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主要工作举措及成效
1.坚持机制不变
2.坚持力度不减
3.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开展情况
3.产业发展情况
4.稳岗就业促收入情况
5.防贫救助落实情况
6.项目建设情况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7.乡村治理开展情况
8.驻村工作开展情况
9.抓党建促振兴开展情况
10.其他常规工作开展情况
(二)存在的问题
1.部分县乡村干部对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系统谋划、思考不够
2.实现群众增收目标压力较大
3.资金拨付困难
二、2023年工作计划
(一)形式分析
1.利好形势
2.不利因素
(二)目标任务与工作措施
1.抓实防返贫监测和帮扶
2.紧盯农民增收目标
3.抓实村庄规划编制
4.启动乡村建设行动
5.开展乡村基层治理示范工程
6.构建多方参与帮扶大格局
7.持续推动沪滇协作帮扶
8.紧抓党风廉政建设不放松
9.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
三、有关工作建议
(一)强化指挥体系
(二)明确各级责任
(三)严肃跟踪问效
XX县乡村振兴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2022年以来,县乡村振兴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XX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把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重点工作全力推进,落实好“四个不摘”的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狠抓责任、政策、工作落实,努力推进。现将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主要工作举措及成效
1.坚持机制不变,狠抓责任落实。一是强领导。调整充实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下设8个专项工作指挥部。继续沿用脱贫攻坚期间的作战指挥体系,实行县级领导挂乡联村、省市县挂包单位包村和三级书记带头遍访低收入人口工作制度,并与疫情防控“三户五户”联防联控网格化体系紧密结合。二是强部署。2022年以来,县委常委会3次、县政府常务会4次、县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5次专题研究部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日常工作由综合协调指挥部开展“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督查”,做到高位推动,压实责任。制发了《XX县2022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重点任务分解方案》《XX县农村居民持续增收三年行动计划》《XX县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全面安排部署推动工作落实。三是强队伍。严格落实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全县共选派驻村工作队83支,工作队员251名,其中第一书记(工作队长)83名,实现了全县83个重点村工作队选派全覆盖。
2.坚持力度不减,狠抓政策落实。一是强化教育保障。健全完善控辍保学工作机制,确保全县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零辍学。2022年以来,共发放学生资助资金4116.59万元,惠及学生76915人次。二是落实医疗保障。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100%享受医疗救助。截至8月,监测人口和脱贫人口通过“三重保障”实际报销比例达80%以上。三是巩固住房保障。实现农村居民住房认定全覆盖,切实保障脱贫人口住房安全稳固。开展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65283栋,发现存在安全隐患567栋,已完成整改520栋,整改完成率91.7%。四是抓实兜底保障。继续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脱贫人口纳入救助供养范围。全县共有脱贫人口、监测人口67642人,其中纳入低保等政策兜底保障10613人。五是确保饮水安全。巩固维护好已建成农村供水工程成果,保障脱贫人口、脱贫村饮水安全,城乡居民已全部实现供水入户,农村饮水管网入户率达100%,现行标准下集中供水率达86.87%,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7.1%。
3.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开展情况。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常态化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确保监测全面精准。截至目前,全县纳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监测对象2768户9829人,已消除风险1737户6686人,未消除风险1031户3143人。脱贫户及监测对象中,人均年收入7000元以下94户328人,7000—10000元共1902户8129人。对排查出来的监测对象,及时制定“一户一方案”,落实帮扶措施,跟进帮扶成效。
3.产业发展情况。不断巩固提升“两烟”、甘蔗、蔬菜、咖啡、茶叶、水果、肉牛、XX黄山羊等传统产业。积极培植石斛特色产业,全县石斛种植面积达3.6万亩,实现石斛鲜条产量7500吨,实现产业链产值47亿元,紫皮石斛种植面积及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81个村(社区)1.6万户6.5万人从事石斛产业,占全县总人口的21.25%,其中覆盖脱贫户5000余户2万余人。XX被列为2022年度XX省“一县一业”中药材产业(石斛)特色县,正在申报“一县一业”示范县,石斛产业已成为XX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2022年争取各级财政衔接资金12576.45万元(其中,中央衔接资金9437.13万元,省级衔接资金2720.5万元,市级衔接资金418.82万元),规划实施项目98个,重点用于促进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种养殖业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业帮扶全覆盖,全县有产业发展条件及意愿的脱贫户和“三类对象”“双绑”率分别达96.49%、96.25%,全县种养殖产业共覆盖农户73334户次,其中脱贫户20657户次。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截至目前,全县登记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396个,注册资金3.65亿元,入社社员7.26万人,覆盖全部乡镇和行政村。
4.稳岗就业促收入情况。一是不断加大就业政策宣传力度,抓实转移就业培训,做好就业精准帮扶,推动农村劳动力大规模、高质量转移就业。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2758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23369人次;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31826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培训9592人次。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创业的作用,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全县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11户,金额9786万元,带动就业1332人。大力开发就近就地就业岗位,全县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2357个,带动脱贫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2357人。二是持续扶持搬迁人口就业。搬迁脱贫户户均享受2项以上产业扶贫政策支持,带动搬迁农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安置区周边共有带贫企业25个。搬迁脱贫人口中,有劳动力3219户7867人,转移就业3110户5570人;公益性岗位就业351人;自主创业、灵活就业911人;其余2297人稳定从事农林牧业产业,实现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搬迁家庭至少1人就业。三是加大转移就业力度。以“红色劳务”扩大就业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工作为抓手,不断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力度。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2498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2.1%。
5.防贫救助落实情况。一是防贫基金。去年以来,防贫基金共救助80户305人,其中:第一季度28户116人,救助资金12.3万元;第二季度18户58人,救助资金8.2万元;第三季度12户48人,救助资金2.8万元;第四季度22户82人,救助资金8.5万元。二是防贫保险理赔。截至目前,共结案赔付防贫保险项目案件148起,结案赔付金额1712142.94元(其中因病案件114起,赔付医疗费用755565.34元;因意外案件24起,赔付身故赔偿金68万元;因灾案件10起,赔付财产损失276577.60元)。三是政府救助平台。截至目前,共累计申请1875件,办结1555件,办结率82.93%。从具体申请事项看,临时救助申请604件,低保申请1103件,特困供养申请34件,找工作申请92件,找培训申请3件,农村危房改造申请23件,大病救助申请5件,医保参保登记申请2件,异地就医未报销申请1件,慢病健康管理申请6件,大病专项救治申请5件。
6.项目建设情况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一是项目库建设情况,已经完成XX县2022年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实施方案编制。2022年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年初计划整合1660.97万元,年中调整计划整合17164.06万元,截至9月底,整合资金到位17164.06万元(其中衔接资金11545万元)。截至目前,已经录入国家防返贫监测系统项目109个,项目预算总投资17943.69万元,已经开工109个,开工率100%;二是扶贫资产后续管理情况。对2013年以来实施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形成的资产,已建立健全资产统计管理基础台账,对资产进行分类、分项、分年度明细登记,稳步推进项目资产的清产、核资、确权、移交、系统录入、建章立制等后续管理工作,同时做好年度新增项目资产的统计、造册登记等相关工作,对达到条件的项目资产进行及时的确权、移交、系统录入,确保项目资产持续发挥作用。截至目前,我县共录入扶贫资产5608条资产原值48.95亿元,按资产类别管理经营性固定资产160条资产原值2.07亿元,公益性固定资产3276条资产原值37.29亿元,到户类资产管理2172条资产原值9.56亿元。三是财政衔接项目稳步落实。2022年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年初计划整合1660.97万元,年中调整计划整合17164.06万元,截至目前,财政衔接资金到位11545万元,实施项目97个,已开工项目83个,未开工项目14个(未开工项目正在招投标),已完工项目13个,未完工项目84个,已拨付资金2128.5388万元,拨付率18.44%,未拨付资金9416.4612万元。四是沪滇协作有序推进。编制了《XX县2022年沪滇协作工作方案》,呈报县委、县政府审核通过后行文下发。2022年共投入沪滇资金3947万元,共实施项目19个,其中市级项目7个,项目资金3182万元;区级项目6个,资金315万元;街镇项目6个,项目资金450万元。截至目前,项目已全部开工,项目开工率100%,完工项目8个。截至目前,共召开专题研究沪滇协作工作会议8次,选派7名干部及医生到闵行区相关部门挂职锻炼和跟岗学习,组织3批次总价值117.25万元物资驰援上海,消费帮扶效益3686.57万元,引进1500万元注册企业1个。
7.乡村治理开展情况。一是合理规划。积极整合各种治理资金,按照先易后难,梯次推进,通过试点示范不断探索,先点后面,带动整体提升。全县3年应完成121个村庄规划,其中2021年应完成33个,已全部完成,2022年应完成41个,目前正在实施中。二是借助“自强、诚信、感恩”“爱心超市”积分兑换、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党史学习教育宣讲等活动,有效凝聚了干部群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共识和合力。截至目前,已组织开展红色教育系列活动580余场次,受众达17万余人次。
8.驻村工作开展情况。一是持续增强驻村工作力量。选优配强新一轮驻村工作队员,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县共选派驻村工作队83支,工作队员251名,其中,第一书记(工作队长)83名,实现了全县83个重点村工作队选派全覆盖。二是“部门包村”机制不变。各挂包单位发挥部门优势,积极完善后继帮扶措施。
9.抓党建促振兴开展情况。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抓好示范带动,围绕“抓点成典、推典成景”的要求,以“一村一示范”为主抓手,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落地见效、开花结果。今年以来,通过“点点到”方式检查验收乡村振兴示范点17个,兑现奖补资金600余万元,预计年底可完成80余个示范点创建。
10.其他常规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结合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及“党员日”+集中学习专题教育活动的开展,继续抓好局内集中学习和理论中心组学习。截至目前,召开党风廉政工作会议2次,专题研讨会3次,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7份,开展廉政提醒谈话2次,理论中心组学习8次,党员日+集中学习10次,按月完成网评作业,报送信息25条,县级采用11条。二是党建工作。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落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和“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