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2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一)投资:投资增速有所回落
(二)消费:全国疫情散发
(三)就业:失业率走高
(四)价格:CPI同比涨幅超x%
(五)外贸和外汇:贸易波动增大
(六)债务与杠杆:债务总体风险可控
(七)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
1.疫情叠加俄乌冲突
2.美国持续加息不可避免
二、促进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政策建议
(一)稳定消费
(二)推动重点行业企业稳定并吸纳就业
(三)畅通基建融资机制
(四)坚持“房住不炒”
(五)稳定股市
(六)稳定供应链和粮食供给
(七)提振互联网平台企业信心
(八)增加教育投资
(九)修好政府与市场经济学
(十)加强国际交流与沟通
2022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范文)
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叠加,使中国经济增长面临严峻挑战。2022年上半年国内疫情多点暴发,xx、xx等城市生产生活遭遇严重冲击,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受到较强干扰,投资增速回落,消费跌入收缩区间,贸易不确定性增强,失业率走高、债务风险仍需关注,经济增长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同时,国际上不稳定因素增多,毒株频繁变异下疫情持续蔓延,俄乌冲突短期内难解,部分国家尤其是经济基础较差的发展中国家可能陷入粮食困境、能源困境和债务困境,美欧高通胀下持续加息可能增大相关经济体“硬着陆”风险,加之美国加大力度拉拢盟友谋求降低产业链对中国的依赖甚至对中国实施围堵,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有持续恶化风险。总之,中国经济当前面临众多挑战,应综合施策、积极应对。若关措施有效到位,2022年下半年中国GDP增速有望稳定在合理区间。
一、2022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2022年以来,中国经济遭遇众多困难挑战甚至是超预期因素冲击,某些方面的困难程度堪比甚至超过20xx年疫情暴发期。投资增速回落,消费明显收缩,失业率走高、年轻群体就业形势尤其严峻,原材料价格猛涨、压力可能向中下游传导,贸易波动增大,人民币汇率一度呈现贬值趋向,杠杆总体风险可控的同时局部债务风险有显性化苗头,稳增长的压力明显增大。展望下半年,亟待综合施策、积极应对,努力使经济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
(一)投资:投资增速有所回落,稳增长作用进一步凸显
2022年x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2022年第一季度有所回落,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被动扩大。2022年x—x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x.x%,增速较2022年第一季度回落x.x个百分点;三年平均增速为x.x%,低于前值x.x个百分点,也低于20xx年同期水平。分投资类别来看,房地产投资、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回落。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来看,2022年x—x月投资完成额大致与20xx年同期水平相当,但如果剔除价格因素,实物量投资规模明显低于20xx年同期水平。从单月来看,2022年x月投资完成额占2022年x—x月投资完成额的xx.x%,这一比例为20xx年以来新低。在投资增速下行的同时,消费和出口同样呈现疲弱态势,2022年x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xx.x%,较x月回落x.x个百分点;出口同比仅增长x.x%,较x月回落xx.x个百分点,均大于固定资产投资下行幅度。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反而被动扩大,对稳增长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基建投资增速回落,后续有望恢复上行。
2022年x—x月,全国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长x.x%,增速相较于2021年全年上升x.x个百分点,但较2022年第一季度回落x个百分点。基建投资增速回落,一方面是受疫情影响,此轮疫情波及地区广,尤其是发达地区受影响较大,一些项目受物流、人流制约难以正常运转,短期内拖累了基建增速;另一方面,财政收入增速明显放缓,使得用于基建投资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相应减少,对基建投资增速产生负面影响。截至x月底,全国专项债发行规模达x.xx万亿元,占全年额度的xx%,发行进度超过过去x年水平;但如果只看x月,仅发行xxxx亿元专项债,创20xx年以来新低,对x月基建投资短期有所拖累。考虑到近期国内疫情形势逐渐好转,预计疫情对基建投资的制约将有所减弱。值得关注的是,x月末,国务院发布了六方面三十三项一揽子政策措施支持稳住经济大盘,其中已披露的政策中有多项涉及基建方面。例如,专项债发行使用将进一步加快,预计在x月底前将2022年已下达的x.xx万亿元额度基本发行完毕,并力争在x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x月发行进度相比x月已经明显加快,基建投资增速有望恢复上行。
制造业投资动能减弱,投资意愿和能力下降。2022年x—x月,全国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xx.x%,较2022年第一季度回落x.x个百分点,PMI下跌至xx.x,较前值回落x.x个百分点,新订单、新出口订单PMI也分别回落x.x个和x.x个百分点,均在荣枯线以下,投资动能有所减弱,投资意愿和投资能力下降。一方面,俄乌冲突爆发,全球疫情形势反弹、海外多国新增确诊病例数创新高,海外订单不确定性继续加大,需求相应放缓;CCFI综合指数2022年以来连续xx周下跌;美国ISM制造业PMI和欧元区Markit制造业PMIx月分别下滑至xx.x和xx.x,分别创20xx年x月和2021年x月以来新低,欧美制造业发展陷入持续低迷。另一方面,2022年x月以来,国内疫情影响面扩大,消费、人流和物流受到抑制,部分制造业企业被迫停工停产;大宗商品价格继续高位运行,价格指数自x月初以来持续高位运行,挤压了利润空间,导致制造业投资预期减弱、投资意愿下降。x月以来,国内制造业景气程度有所好转,PMI回升至xx.x,新订单、新出口订单PMI也分别回升至xx.x和xx.x,大宗商品价格指数自x月中上旬以来有小幅回落,目前已重新回到xxxx点以下,预期制造业投资动能将有一定恢复。
房地产投资再次转负,土地购置持续疲弱。2022年x—x月,全国房地产投资同比下跌x.x%,相比第一季度回落x.x个百分点,投资增速再次转负。土地购置疲弱趋势持续,x月当月同比下降xx.x%,降幅较x月扩大x.x个百分点。2022年x—x月,建筑和安装工程投资额累计增长x.x%,较前值明显下降;全国房地产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下降xx.x%。
(二)消费:全国疫情散发,短期内消费明显收缩
受全国疫情散发的不利冲击,居民外出购物、就餐等消费活动受到较大的影响,2022年x月以来居民消费增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
2022年x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由正转负(-x.xx%),x月降幅更是达到xx.x%。其中,x月的商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x.x%,餐饮收入同比下降xx.x%。
从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情况来看,x月份同比下降xx%。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同比下降xx%;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xx.x%。其中,占比较大的大额消费品以及非必需消费品的下降幅度较大,部分类别的零售额下降超过xx%。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xx.x%;金银珠宝类零售额下降xx.x%;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下降xx.x%;化妆品类零售额下降xx.x%;通信器材类零售额下降xx.x%。
居民收入增速明显下滑是消费疲软的重要原因。2022年第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下降至x.xx%,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同比增速下降至x.xx%。居民对未来经济和就业的不确定性预期增强,导致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当期消费减少,消费动力不足。2022年下半年,居民消费的恢复仍然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与未来疫情散发封控情况以及经济刺激政策效果密切相关。
(三)就业:失业率走高,年轻群体就业形势严峻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城镇失业率高企,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走高,收入增速下滑,影响了居民消费支出。2022年x月的城镇调查失业率为x.x%,达到20xx年xx月疫情暴发以来的次高水平(仅低于20xx年x月的x.x%)。2022年x月,xx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达到x.x%,创有统计以来新高,明显高于20xx年第一轮疫情期间的最高值(20xx年x月达到x.x%)。xx—xx岁人口的就业人员失业率更是达到了xx.x%,成为该数据自公布以来(20xx年x月)的最高值。据教育部统计,2022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破千万大关,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四)价格:CPI同比涨幅超x%,PPI同比增速仍维持高位受到全国疫情散发以及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2022年5月CPI同比增长x.x%,与x月持平,x月CPI环比下降了x.x个百分点,相比x月回落x.x个百分点。
xxxx年x月,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增长x.x%,与x月同比增速持平。可见,食品和能源类价格的上涨是造成x月CPI超过x%的主要原因。其中,x月的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同比上涨高达xx.x%,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分别上涨xx.x%、xx.x%和xx.x%。在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预计未来核心CPI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
xxxx年x月的食品类CPI同比增长x.x%,比x月增加x.x个百分点,是造成x月CPI涨幅上升的重要原因。xxxx年x月鲜果(xx%)、鲜菜(xx.x%)、蛋类(xx.x%)等日常食品上涨幅度较高,对CPI的上涨形成了一定的推动作用。xxxx年x月的非食品类CPI同比增长x.x%,而xxxx年x—x月的非食品CPI上涨幅度分别为x.x%、x.x%、x.x%和x.x%,总体上保持相对稳定。
xxxx年x月,PPI同比增速为x.x%,相较于xxxx年x—x月增速(x.x%、x.x%、%和x%)有所回落,但仍处于较高位。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x.x%,相比x月的涨幅回落了x.x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x.x%,相比x月的涨幅扩大了x.x个百分点。而x月份PPI生产资料中的采掘业价格同比增长xx.x%,原材料价格同比增长xx.x%,仍处于较大幅度的上涨过程。俄乌冲突下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国内采掘业等原材料价格的传递效应较为明显,是PPI生产资料以及PPI上涨的主要原因。而国内保供稳价政策的贯彻与实施,对PPI的涨幅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得x月的PPI同比增速和环比增速都有所回落。
从需求端来看,当前消费需求依然偏弱,消费复苏情况有待进一步确认,需求端对CPI上涨的拉动作用较小;从供给端来看,国际油价高位震荡和猪肉价格反弹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成本传导带来能源和食品CPI的上涨压力。预计2022年下半年CPI同比增长x.x%左右,全年CPI同比增速x%左右,消费领域没有过大的价格压力。俄乌冲突下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保持高位震荡,但考虑到2021年高基数的影响,2022年下半年PPI同比增速将有所放缓,预计下半年的CPI同比增速在x.x%左右,全年PPI增长x%左右。
(五)外贸和外汇:贸易波动增大,稳外贸压力较大,人民币汇率不确定性增强
在2021年进出口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受俄乌冲突、外需疲弱、疫情干扰等因素影响,2022年以来中国进出口增速有所放缓,尤其是进口,以美元计价的x月份进口同比增速已经降至x.x%。2022年x月贸易增速因新一波疫情冲击而进一步放缓,以美元计价x月单月出口同比仅增x.x%,进口同比齐平。随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逐步落地生效,x月贸易呈现复苏迹象,以美元计价的单月出口同比增长xx.x%,进口增长x.x%。贸易顺差保持扩张态势,2022年x—x月顺差总额达到x.xx万亿元(约xxxx亿美元),比2021年同期扩大xxxx亿元,增幅近xx%。从贸易伙伴来看,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月度波动性明显增大。第一季度中国对前三大贸易伙伴——东盟、欧盟、美国贸易分别增长x.x%、xx.x%、x.x%,而2021年度增速分别为xx.x%、xx.x%、xx.x%,xxxx年x—x月则分别放缓至x.x%、x.x%、x.x%,x—x月又分别回升至xx.x%、x.x%、xx.x%。月度波动增强既有外需不确定增强的因素,又有国内供给能力和物流堵点的影响。从贸易商品来看,一方面,部分中国优势出口商品出口数量和金额都明显收缩,如xxxx年x—x月中国出口家用电器数量同比下降x.x%、金额同比下降x.x%。尤其是x月份,多种商品面临“量价齐跌”(即出口数量下跌、出口金额下跌,且出口金额跌幅大于数量跌幅)挑战,包括医药材及药品、存储部件、家用电器、游戏机及零部件、分析仪器、数字照相机、手机、电动载人汽车、船舶等。另一方面,部分商品出口金额维持增长,但主要是价格驱动,出口数量明显下降。例如,xxxx年x—x月虽然手机和集成电路出口金额分别同比增长x.x%、xx.x%,但出口数量分别收缩xx.x%、x.x%。从跨境物流来看,进出口货运量和运输工具通关量仍处于收缩区间。进出口货运量xxxx年x月同比下降x.x%,x—x月累计下降x.x%,监管运输工具进出境总数x月同比收缩xx.x%,x—x月同比收缩xx.x%。
展望未来,随着疫情好转以及稳外资相关政策落地,外贸堵点有望逐渐清除。新出口订单指数2022年x月已经从x月的xx.x恢复至xx.x,但仍明显低于2022年第一季度的平均水平。考虑到俄乌冲突短期内难以化解,美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双转向”可能导致全球流动性收缩乃至部分地区经济衰退,加之美国拉拢相关盟友谋求降低产业链对中国依赖甚至借助“印太经济框架”等加大对中国的围堵,中国的外需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稳外贸压力仍然较大。
虽然外贸压力暂时未体现在经常账户上,货物贸易顺差仍保持较大幅度扩张,但市场预期走弱导致资本账户资金流出增加,加之未来贸易形势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国际收支承受较大压力。从银行结售汇数据来看,2022年x—x月,银行累计结售汇顺差xxxx亿元人民币,而2021年同期为xxxx亿元人民币,下降幅度达xx.x%。从外资证券投资数据来看,根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数据,2022年x月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市场托管的债券额为xxxxx.xx亿元,相较于xxxx年末减少xxxx.x亿元。在国际收支承压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不确定性可能增大,不排除人民币有进一步贬值的可能。
(六)债务与杠杆:债务总体风险可控,局部风险点需高度重视
宏观杠杆率总体水平保持稳定。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CNBS)数据,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宏观杠杆率(居民、政府和非金融企业债务之和/GDP)水平达到xxx.x%,较20xx年x月从xxx.x连续降低至xxxx年末的xxx.x以来,首次出现回升。具体来看,主要是2022年第一季度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回升与地方政府杠杆率上升。2022年第一季度,居民部门杠杆率有所下降,从2021年末的xx.x微降至xx.x,近两年来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延续20xx年前的涨幅,其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居民购房意愿近年来有所减弱,房地产的边际放松短期内较难改善居民购房意愿;另一方面,局部疫情反弹与经济复苏出现压力,抑制了居民消费的增长。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疫情发生后持续降低至2021年末的低点xxx.x,这一“降杠杆”现象可能反映了疫情对企业融资和投资的冲击,而2022年第一季度首次出现反弹,达到xxx.x。这可能反映在央行综合利用各种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的情况下企业融资增加。2022年第一季度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xx.x%,贷款余额同比增长xx.x%,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xx.x%。中央政府杠杆率水平稳中略降,而地方政府杠杆率明显上扬,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值得警惕。
房地产行业当前债务压力较大,其信用风险持续释放。受社会预期下行、融资环境持续收紧、信用风险溢价明显上升等因素影响,房地产行业多环节出现持续恶化,债务风险明显增加。从消费端来看,2022年房地产销售面积持续收缩,呈现加速下滑态势。2022年x—x月,当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为-x.xx%、-x.xx%、-xx.xx%、-xx.xx%、-xx.xx%。从融资端来看,一方面,地产融资发行金额连续回落,xxxx年第一季度已经回落至xxxx年新低,仅新增融资xxx亿元,综合融资成本也随之下滑至x.x%,新增融资向财务状况良好的央企国企高度集中;另一方面,地产全行业融资到期规模自2021年以来持续处于高位。地产销售数据持续疲软与债务滚动循环中断,导致地产行业信用风险溢价急剧增加,违约数量迅速上升。20xx年至2022年x月底出现债券违约的房地产企业数量达到xxx家,其中xxxx年全年新增xx家,xxxx年x—x月新增xx家。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升高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个别地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过快可能给经济增长带来新的风险点。地方政府显性债务主要包括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与专项债务。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末,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与专项债务组成的显性债务余额规模达到xx.xx万亿元,同比增长xx.xx%。近x年来,地方政府显性债务余额规模平均同比增速达xx.xx%。截至2021年末,地方政府显性债务余额占GDP比重约为xx%,较20xx年末显性债务余额占GDP比重上升约x个百分点。总体来说,地方政府显性债务余额规模增长较为有限,而潜在风险点中更多地集中于隐性债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有息债务是以地方政府信用背书进行融资,其中重要的形式是各地城投平台的城投债。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末,地方融资平台城投债余额规模达到xx.xx万亿元,同比上升xx.xx%。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有息负债除城投债之外,还包括城投平台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各种类型有息债务,如银行贷款、明股实债、票据等。据上述全口径测算,截至2021年底,地方政府城投平台有息债务余额达约xx万亿元,占GDP比重达约xx%,较20xx年底疫情发生前上升约xx万亿元,占GDP比重上升约x个百分点。从整体来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有息负债占比明显大于地方政府显性债务占比,并且在地方政府显性债务规模总体增速趋稳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有息负债规模在个别地区上升速度仍然较快。如果同时考虑地方政府的显性债务与当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有息负债的水平,截至2021年底二者之和占当年GDP水平超过60%,明显高于政府显性债务余额占当年GDP比重,这一结果基本符合当前业界和学术界共识。
(七)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
1.疫情叠加俄乌冲突,世界面临三重危机
2022年x月xx日,联合国成立“粮食、能源和金融的全球危机应对小组”。x月xx日,联合国GCRG小组发布了第一个报告,分析发现由于疫情和俄乌两国冲突,世界面临三大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金融体系危机。
一是粮食危机。俄乌两国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大国,冲突发生后,两国粮食产量和出口预期下降,国际粮食价格大幅上升,国际粮食供应链紊乱将危及世界各国尤其是中低收入国家的粮食安全。俄罗斯统计局数据显示,俄乌两国出口约占全球xx%的小麦和大麦,五分之一的玉米,以及一半以上的葵花籽油。全球有xx个国家从俄乌两国进口大量小麦,如蒙古、亚美尼亚等国。俄乌战争或将导致这些国家陷入饥荒。面对俄乌冲突和粮食紧缺,各粮油出口国政府纷纷实施粮食出口管制。乌克兰政府宣布禁止出口小麦、燕麦等主食农产品以及粟米、荞麦等;白俄罗斯将该国粮食出口禁令延长x个月,包括向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的出口;俄罗斯暂停向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出口小麦、黑麦、大麦和玉米等谷物,暂停向第三国出口白糖和原蔗糖。除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之外,埃及、印度尼西亚、阿根廷、土耳其、保加利亚等多个粮油出口国也开始实施出口管制,以确保本国供应。不仅如此,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化肥出口受限直接导致全球尿素和钾肥的供应紧张,这将进一步推动粮价上涨和加剧粮食紧缺。俄罗斯不仅是主要粮食出口国,而且是化肥生产和出口大国。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xxxx年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化肥出口量约占全球化肥供应量的xx.x%。其中,两国钾肥出口占世界钾肥总出口的xx%,氮肥(尿素)和磷肥占比则分别为xx%和xx%。俄罗斯化肥出口主要面向巴西、中国、印度、美国和欧洲国家。俄罗斯实施化肥出口配额,且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两国因受制裁化肥被禁运,导致全球钾肥及氮肥供应面临长期中断风险。
俄乌冲突带来的连锁反应会进一步恶化疫情引致的全球粮食紧缺状况。2022年以来,在联合国粮农数据库的六类价格指数中,植物油价格指数涨幅最大,从xxx.x%涨到xxx.x%,其次是谷物价格指数,从xxx.x%涨到xxx.x%。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化肥和粮食供应链波动对中国的粮食进口和生产的总体影响可控。中国小麦和大米基本能自给,进口量较少,但大豆和油料的对外依赖度较高。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大豆进口占进口总量的xx.x%,来源国主要是美国和巴西;玉米进口占粮食进口总量的xx.x%,主要来自美国(xx%)和乌克兰(xx%)。中国从乌克兰主要进口玉米和大麦,以满足生猪等畜牧业生产需要。2022年x月x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会晤,双方签署了允许从俄罗斯所有地区向中国出口小麦和大麦的双边协议。由于西方各国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俄罗斯有意愿向中国扩大小麦和大麦出口。总体来看,中国的粮食进口受俄乌冲突的负面影响有限。同时,中国化肥行业整体自给率水平较高,进口总量整体逐年下降。中国的化肥产业总体呈贸易顺差,主要出口尿素,进口中钾肥占据主要份额,主要来源国为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钾肥进口国之一。2021年,中国同白俄罗斯签订钾肥大合同,价格为xxx美元/吨。伴随海外钾肥价格的上行,中国的钾肥进口价格仍然维持相对低位,这有利于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二是能源危机。俄乌冲突发生以来,原油供给紧张,世界原油价格和天然气价格迅速上升。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俄乌冲突发生后,俄罗斯受到美欧制裁,石油开发投资和销售出口受阻,布伦特原油现价从2022年初的xx.xx美元/桶上升到x月的xxx.xx美元/桶。天然气价格指数从xxxx年初的xxx%上升到x月的xxx%。随着疫情的好转,防疫政策放松,居民出行恢复,成品油消费旺季即将到来。但是,原油供应边际增量有限。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测,xxxx年x—x月美国原油平均产量为xxxx万桶/天,较x—x月均值上升xx.xx万桶/天,增量较为有限。OPEC成员国增产意愿不强,实际原油产量的边际增量存在不确定性,xxxx年x月OPEC-xx国产量为xxxx.x万桶/天。x月以来,美国和国际能源署(IEA)其他成员宣布释放石油储备,但仍然无法扭转供需基本格局。此外,航运成本继续上升。航运综合指数克拉克海指数(ClarkSeaIndex,油轮、散货船、集装箱船和天然气船收益加权平均指数)在xxxx年第一季度达到了xxxxx美元/天,比xxxx年的平均xxxxx美元/天提高了xx%。
xxxx年x月xx日,克拉克海指数上升至xxxxx美元/天,接近金融危机后的xxxxx美元/天的高点。
中国是石油进口大国和商品贸易大国,俄乌冲突对中国能源安全的影响较大。美欧对俄罗斯实施制裁,造成国际能源价格飙升,使中国能源成本负担加重。xxxx年x月,美国总统拜登在日本东京正式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IPEF),试图拉拢东盟和日韩等国,通过在亚太地区建立“小圈子”围堵和遏制中国。美国可能会围堵中国的主要能源运输航道,这可能使中国的油气战略通道隐患加大。
三是金融体系危机。俄乌冲突导致国际资本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美联储加息,加剧了发展中国家资本外逃风险和债务困境。美联储在2022年x月(xx个基点)、x月(xx个基点)、x月(xx个基点)分别加息,同时进行缩表。全球资本流动和汇率的不稳定性增加。全球利率上升,发展中国家偿债成本上升,特别是低收入国家国债利率前x个月最高为x.x%,发展中国家面临较大的外债支付风险。《xxxx年可持续发展融资报告:弥合融资鸿沟》显示,“xx%的欠发达国家及其他低收入国家正处于债务困境高风险状态,或已经陷入债务困境中”。俄乌冲突后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债券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外资净流出现象,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x.x左右开始贬值,最低点甚至接近x.x,出现了短时间较为剧烈的贬值。但近期中国长期国债利率大体稳定,没有跟随美国加息而提高,中短端利率(包括七天回购利率、一年期国债利率)的下行趋势则较为明显。
2.美国持续加息不可避免,“硬着陆”风险加剧
进入2022年,美国经济在震荡中下行,衰退风险开始叠加。2022年第一季度,美国GDP年化环比下降x.xx%,低于先前预期的高于x%的正增长,自20xx年第二季度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在联合国x月xx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中,将对于美国全年GDP增速的预测从x%下降为x.x%,且不排除继续下调的可能性。
美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国际角度来看,全球疫情反复与俄乌冲突的影响相互叠加,美国经济面临的外部不确定性有所上升,食品和能源价格上升造成较为严重的供给受阻。从其国内角度来看,美联储为应对疫情带来的负面冲击而实施的一系列超常规的量化宽松政策持续推高通胀率,截至2022年x月连续xx个月通胀率超过x%。2022年x月,美国年度总体通胀率升至x.x%,为xxxx年以来的最高水平,x月份美债长短期收益率倒挂,这一超出预期的物价上涨与随之而来的衰退风险开始引起市场警觉,纳斯达克和标普xxx等股指从x月底开始趋势性下调,并于x月创下xxxx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
2022年x月x日,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新闻发布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美国经济能够实现“软着陆”。x月x日,美国前财长拉里␎萨默斯公开否定了鲍威尔的判断,提出美国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