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读《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心得体会VIP免费

读《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心得体会

同志们:

按照区党工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党员读书月”的活动安排,结合近期我的读书学习情况,下面我简单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没想到,易中天、邓晓芒两位先生合著的《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竟然经历了那么有趣而漫长的历程。

这两位当代中国思想界、文学界、历史学界举足轻重的人物,30多年前曾是武汉大学的同学。易中天是中文系78级研究生,邓晓芒是哲学系79级研究生。他们曾在同一栋宿舍楼里饮食起居,一同向往着诗与远方。当年读书时,邓晓芒写下一个创作提纲,多年后,这个提纲就变成了这本皇皇巨著《黄与蓝的交响》,它是二人共同开创的中西美学、哲学比较理论的学术里程碑。

据说,当年易中天读了邓晓芒刚刚完成的创作提纲后,不仅成为难得的知音,更欣然加入论道。几年之后,二人将这个提纲合作为一篇《中西美学思想的嬗变和美学方法论的革命》论文。这两个正当而立之年的青年人,当时在学术界还属于青涩后生,他们没想到论文在交流会议上引起了重视,之后发表于《青年论坛》,并得到业界权威的高度评价。著名哲学教授方鸣建议他们将论文扩展为一本专著。两个青年人得到肯定之后,欣喜之情难以言表,兴奋得马上就投入了狂热的写作过程。三年之后,初稿完成。那年3月,二人一起捧着一大摞手抄的30余万字书稿去邮局寄挂号邮件时,那心情就像捧着刚出生的婴儿。1989年,原书名为《走出美学的迷惘——中西美学思想的嬗变和美学方法论的革命》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之后,成为大学里的美学课、哲学课教材,并一再出版。我手上捧着的这本,已是几经修改完善、历久弥香的美学成果。

黄色与蓝色,是地球最基本的色调。中华民族的摇篮是黄河流域黄土高坡,如果说黄皮肤的中华民族是“大地之子”,与此相反,古希腊民族则是“海的女儿”。黄与蓝,这是中西两大文化最概括而又最直观的象征。这两种文化土壤上生长的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各具特点。东方文化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读《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心得体会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