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教育改革的新指引
(一)战略高度的新认识
(二)改革目标的新明确
二、当前教育领域改革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教育资源不均衡
(二)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
(三)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四)科技赋能教育
(五)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度提高
三、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一)深化育人方式改革
(二)推进素质教育
(三)推进集团化办学
(四)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
(五)强化管理体制改革
(六)完善保障机制改革
四、加强组织领导
(一)加强党的领导
(二)强化宣传引导
(三)加强监督检查
中心组发言:“育”见未来,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领教育改革新征程
同志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下面,根据要求,我结合我们教育系统实际,谈一下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的理解和认识。
一、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教育改革的新指引
(一)战略高度的新认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教育改革提升到了关乎国家现代化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这不仅是对教育事业重要性的再次强调,更是为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教育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作用。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基础工程,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二)改革目标的新明确。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全会中,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一目标为教育改革指明了具体的方向和任务。我们必须紧紧围绕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核心目标,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具体来说,在育人方式上,我们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未来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在办学模式上,我们要加强产教融合、校地合作,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使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更好地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
二、当前教育领域改革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教育资源不均衡。尽管近年来我们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仍然存在。例如,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落后,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要认真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思考如何通过政策引导、资源调配等方式,逐步缩小教育资源的差距。
(二)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仍然存在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制约了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要结合全会精神,探索建立更加科学、全面的教育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品德、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评价,引导学校和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三)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目前,我们的教师队伍在数量、结构、素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优秀教师流失、学科结构不合理、教师培训效果不明显等。我们要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加强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
(四)科技赋能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要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强在线教育、远程教育等新型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应用,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方式。例如,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开展优质课程共享,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五)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度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也日益旺盛。这为我们推进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群众基础。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机遇,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合作,争取更多的支持和资源,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推进教育领域改革的具体举措
(一)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