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属性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部社会生活(指人类不断进行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总和,包括整个社会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也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推动正确的实践,错误的认识导致错误的实践。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深入阐释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论过程:“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中去”。他指出,要完全解决“理论的东西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这个问题,“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其根本是做人的工作,而人思想的形成、发展与转变,始终是在具体的社会实践过程中进行的,这意味着实践性必然是贯穿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的重要属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一旦脱离了实践,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失去活力和生命力。实践如果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也容易“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他强调,我们推进各项工作,根本的还是要靠实践出真知。这一深刻论述,为我们立足实践性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系统把握认识发展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实践过程中的难题堵点;又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基础上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
由此,首先需要防止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重理论轻实践导致理论成果“虚化”。如果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缺少实践支撑,对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具体问题缺乏感知、对实践需求缺乏回应,那么,相关成果中对现存问题的分析,工作体系的建构、工作路径的研究,就难以契合工作实际,更无法回答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的真问题,最终使理论变为脱离实际的“空对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