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VIP免费

提纲:

一、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

二、创新驱动成效彰显

三、新发展格局构建蹄疾步稳

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走深走实

五、绿色低碳转型步伐稳健

六、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七、安全基础持续夯实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回顾这五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明显增多。面对复杂局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掌舵领航,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中国号”巨轮顶住了惊涛骇浪冲击、经受住了重大风险考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壮阔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步。

一、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综合国力显著跃升

十四五”时期,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成功抵御了世纪疫情冲击,有效化解外部环境变化的不利影响,推动经济总量接连突破,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经济总量连续跨越新关口。“十四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接连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三个大台阶,2024年超过134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2020年增长23.9%,年均增长5.5%。“十四五”时期经济增量预计将超过35万亿元。对于我国这样超大体量的经济体而言,能够实现这样的稳步发展殊为不易,在各种风险挑战交织的背景下更显可贵。

人均发展水平取得新突破。我国人均GDP2020年的10632美元提升至2024年的13445美元,连续两年超过1.3万美元,位居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前列;全员劳动生产率(按2020年价格计算)从13.8万元/人提升至17.4万元/人,年均增长6.0%,快于同期经济增速0.5个百分点,发展的质量效率明显提升;人均预期寿命从77.9岁提高到79.0岁,居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

国际影响力实现新提升。2024年我国经济总量按年平均汇率折算约18.9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7%左右,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地位稳固。从全球范围看,我国经济表现依然亮眼,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是世界经济发展最稳定、最可靠的动力源,充分展现了大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十四五”时期,我国不断站上一个又一个大国重器的创新制高点,在船舶制造领域就集齐了船舶工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上图为2024428日,国内首艘12000立方米LNG运输加注船“海洋石油302”在江苏启东海工船舶工业园中集太平洋海工码头顺利交付(中新社图片许丛军/摄);中图为202457日,我国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在首航试验中(新华社图片丁子羽/摄);下图为202546日,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靠泊青岛国际邮轮母港,正式拉开爱达邮轮中国海岸巡游的序幕(新华社图片李紫恒/摄)。  

二、创新驱动成效彰显,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

十四五”时期,我国始终将创新置于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实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培育新动能新优势,新质生产力在实践中逐渐发展壮大,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日益显现。

科技创新实力显著提升。研发经费投入屡创新高,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超3.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2025年,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首次跃升至第10位,比2020年上升4位,在全球中等收入经济体中保持领先地位,百强创新集群数量位列全球第一。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加快,“上天入海”等大国重器频频亮相,人工智能、量子通信、高端芯片等前沿领域创新硕果累累,我国正从全球制造中心大步迈向全球创新中心。

创新成果应用迈出新步伐。知识产权储备稳步增长,截至20256月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501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3件。知识产权运用取得新成效,一批高价值专利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场景中加速落地,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由2020年的44.9%提升至2024年的53.3%。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高质量科技供给加快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目前,我国累计培育形成60多个新兴产业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十四五”以来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0万家。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驶入快车道。农业现代化发展向好,全国农机总动力超11亿千瓦,农耕机械化率超过75%,农机装备“新引擎”不断催生农业发展“新动力”。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新兴产业加速培育,制造业结构更加优化。2021—2024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实际增长9.2%,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8.4%。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新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01%,比2020年提高1.5个百分点。建成全球最大、覆盖最广的网络基础设施,截至20257月末共建成5G基站459.8万个,目前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连接数超过1亿台(套),有力支撑了数智化应用落地普及。

三、新发展格局构建蹄疾步稳,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十四五”时期,我国牢牢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改革,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协同推进做强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新突破。

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不断巩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不断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深厚潜力,内需驱动力持续提升,消费主动力作用增强。2021—202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达86.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平均贡献率为59.9%,比“十三五”时期提高11.1个百分点。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持续发挥,2021—2024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年均增长13.5%,明显快于整体投资增速。

国内大循环空间布局逐步优化。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2024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7.00%,比2020年末提高3.11个百分点。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积极进展,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展,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020年的2.56缩小至2024年的2.34。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纵深推进,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三大经济引擎持续发力,中西部地区后发优势持续发挥。2024年,中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合计提升至42.9%

国内国际双循环质量稳步提升。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深度融入国际大循环,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货物贸易规模从2020年的32.2万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43.8万亿元,年均增长8.0%,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更加稳固。“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增和扩大开放口岸40个,累计总数达311个,基本形成水陆空立体化、东中西全方位口岸开放格局。服务贸易规模稳居世界第二,2024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中国游”、“中国购”持续升温,旅行服务成为服务贸易增长最快的领域。

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走深走实,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

十四五”时期,我国推动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推动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在促发展、增活力、强动能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扎实构建。市场经济基础制度规则不断健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从2020年版的123项缩减至2025年版的106项,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基础制度更加完善。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国资国企改革走向深化,民营经济促进法颁布施行。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十三五”末的68.8万亿元增加到2024年末的91万亿元;民营企业数量持续增加,截至2025年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连续21个季度同比增长。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加快完善,物流服务有序降本增效,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商品服务和资源要素流动更加顺畅。202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4.1%,市场化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升至63%

多元化贸易格局加速形成。面对逆全球化愈演愈烈的复杂外部环境,我国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引导企业深耕传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多元化贸易格局巩固拓展。目前,我国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比重由2020年的29.1%升至2024年的50.3%,“十四五”前四年与东盟、拉美、非洲、中亚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年均增长10%以上。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6个国家200多个城市,累计开行量突破11万列。

制度型开放不断扩大。自贸试验区等制度型开放“试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