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二)聚焦重点领域监管
(三)强化市场主体培育
二、存在问题
(一)主动服务意识的深度和广度仍有不足
(二)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的壁垒依然存在
(三)监管方式的精细化和智慧化水平有待提升
三、下步打算
(一)深化理念变革
(二)攻克数据壁垒
(三)创新监管模式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度工作情况报告
2025年以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扎实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群众教育,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核心抓手,聚焦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在深化改革、强化监管、优化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有力激发了市场活力,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现将本年度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年度,全局上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放管服”改革与事中事后监管双轮驱动,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市场环境呈现出规范有序、活力迸发的良好态势。
(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是企业开办便利度实现新突破。全面依托“一网通办”平台,将企业登记、印章刻制、发票申领、社保登记等多个涉企服务事项进行深度整合,实现了企业开办全流程线上办理。二是政务服务集成化水平显著提升。坚决贯彻“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工作要求,以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一窗通办”改革。通过整合内部股室与外部协同部门的服务资源,成功上线运行“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开办餐饮店一件事”“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等多个主题式、套餐式服务场景。市场主体由过去“跑多门、进多窗、交多份材料”转变为现在“一窗受理、一次办结”,极大提升了办事效率和群众体验感。据统计。三是主动靠前服务机制不断健全。全局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服务意识,变被动审批为主动服务。建立了“局领导+股室负责人+业务骨干”三级包联走访机制,定期深入园区、企业、个体工商户,通过现场座谈、问卷调查、窗口交流等多种形式,“零距离”了解市场主体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诉求。针对收集到的融资难、用工缺、政策兑现慢等80余条问题,建立台账、明确责任、销号管理,切实为市场主体排忧解难,有效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
(二)聚焦重点领域监管,安全底线坚实牢固。一是事中事后监管效能持续增强。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并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相结合,实现了对守信者“无事不扰”、对失信者“利剑高悬”的差异化监管。二是食品安全守护行动扎实有效。以“四个最严”为遵循,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雷霆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重点对酒类市场、校园周边、农村集体聚餐等高风险领域进行了专项整治。特别是在中高考等重要节点,对考点及周边餐饮单位实施驻点保障,确保了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三是特种设备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常抓不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对全县范围内的电梯、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进行拉网式排查。同时,针对社会关注的绒毛制品、农资产品、成品油等重点产品,组织开展了专项监督抽查,依法查处了一批质量违法案件,有力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市场经济秩序。
(三)强化市场主体培育,发展活力有效激发。一是惠企政策落实精准高效。建立“政策找企、企找政策”双向对接机制,通过线上政策推送、线下专题宣讲、上门精准辅导等方式,推动减税降费、稳岗补贴、创业扶持等惠企政策直达快享。组建政策解读专班,针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不同市场主体特点,编制政策“明白卡”“流程图”,切实缓解企业经营压力。二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聚焦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加大对科技型企业、创新型主体的培育力度,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库,提供技术指导、项目申报、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站式”服务。同时,搭建政企产学研合作平台,促成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三是重点群体创业帮扶扎实推进。针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重点创业群体,出台专项扶持政策,优化创业补贴申领流程,降低创业担保贷款申请门槛。建设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免费场地、创业培训、导师指导等服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各类技能人才,帮助劳动力实现技能就业、稳定就业,为市场主体发展提供充足人力支撑。
二、存在问题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和市场主体的新期待,我们的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主动服务意识的深度和广度仍有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