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坚持迎难而上
(二)优化支出结构
(三)优化财政配置
(四)发挥财政职能
(五)坚持底线思维
(六)强化监督管理
(七)聚焦产业优势
(八)强化党建引领
二、2025年工作谋划
(一)坚持强基固本
(二)坚持保障重点
(三)坚持改革破题
(四)坚持底线思维持续防范化解财政风险
(五)坚持从严从实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X县财政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谋划
2024年以来,县财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坚持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主动担当、攻坚克难,有力支持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一、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坚持迎难而上,财政运行稳中有进。
一是“稳”的基础持续夯实。一是“稳”的基础持续夯实。2024年1-11月份,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X亿元,同比增长X%,全市第X名,其中税收占比X%,全市第X名。二是“争”的势头更加强劲。紧盯国家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积极争取资金要素支持,全年累计向上争取资金X亿元,其中:争取转移支付资金X亿元,专项债券X亿元,一般债X亿元,再融资X亿元。三是“进”的动能不断增强。抓住政策机遇,成功争取2024年特色农业保险肉羊项目试点县,为全市唯一名额,为我县养殖业健康发展,确保养殖户利益和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优化支出结构,强化重点支出保障。
一是坚持厉行节约过紧日子。将过紧日子作为预算管理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大力压减非刚性支出节约财力,“三保”支出足额保障到位。二是强化重点领域支出保障。围绕基本民生领域和民生工程项目,加强资金调度,做好资金保障。全县财政支出完成X亿元。其中,民生支出完成X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X%。三是强化国债项目资金监管。第一时间分配上级增发国债资金,落实配套资金要求。督促相关部门及时完善国债监控系统信息,加快项目进展,提高国债资金使用效益。
(三)优化财政配置,财政助力民生。
一是民生保障持续改善。推动更高质量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年投入社会保障和就业资金X亿元;拨付卫生健康支出X亿元,为我县城乡居民的卫生健康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从每人每月X元提高每人每月X元、基本公共卫生财政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X元提高到每人每年X元,民生福祉得到切实改善。二是绘就“和美乡村”画卷。把乡村振兴作为财政保障重点,投入农业综合改革资金X万元,用于X个乡镇X个村农村公益事业项目;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目前支付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X万元;安排X万元超长期国债用于农机报废补贴。三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在财力紧张、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持续加大教育支出力度,年初预算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X万元,较上年预算安排增长X万元。截至目前,教育支出X万元,在预算执行中,认真落实各项教育经费政策,为教育工作提供财力保障,确保实现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两个只增不减”。
(四)发挥财政职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落实营商环境举措,助企发展添动力。以建设“一流信息平台,高效采购流程,公平市场格局,强化政策功能”为目标,进一步优化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努力营造“标准高、审批少、速度快、服务优”的营商环境。今年以来,我县共实施政府采购项目X个项目,采购金额X万元,节约资金X万元,节约率达到X%。二是加快担保体系建设,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作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已完成营业执照办理,并正式投入运营。机构设立以来,县财政局积极与市诚信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对接,推动业务合作。三是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助力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多形式开展减税降费政策宣传活动,线上线下齐发力,通过网络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进行政策宣传解读。积极开展减税降费宣传月活动,走进文冠花节、文化广场、通过发放宣传册、明白卡等形式,为群众讲解税费优惠政策及便民举措,提高服务人群覆盖面,拓宽优惠政策知晓面。推动了我县科技创新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五)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运行风险。
一是坚决守牢“三保”风险底线。持续完善事中“三保”动态监控、事后应急处置的风险管控长效机制,建立完善“三保”应急处置预案。对可能存在的“三保”支出保障风险,做到有措施、能应对,切实提高风险防范的前瞻性、主动性,兜牢“三保”底线。2024年“三保”支出总需求为X万元,安排“三保”预算X万元,保障率达X%。二是坚决守牢债务风险底线。采取积极措施,切实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提升政府债务管理工作水平,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债务风险的底线。将政府债券还本付息资金足额列入年初预算,并积极申请上级再融资债券资金。在债券还本付息资金到期前15天,将资金提前汇缴至省厅指定账户。截至目前,未发生一起政府债券逾期事件,维护了政府信誉。2024年化解隐性债务X万元,实现清零。
(六)强化监督管理,优化国企国资活力。
一是完善制度建设。召开了国企改革部署会和推进会,起草了《X县县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暂行办法》《X县县属国有企业考核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并且拟定了第一批X家改制企业。规范企业经济行为,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加强国企规范管理。对平台公司开展经营业绩目标值考核、季度监督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