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压实责任
(一)压实工作职责
(二)规范信访业务
(三)强化信访事项办理
二、源头治理
(一)聚焦信访疑难复杂问题
(二)聚焦构建多元调处体系
(三)聚焦依法化解积案矛盾
三、健全机制
(一)完善制度体系
(二)推动依法履职
(三)强化跟踪问效
信访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信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信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规范业务流程,坚持把信访制度优势转化为解决信访问题、化解信访矛盾的社会治理效能,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进一步履行“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职责使命,有效助推信访工作提质增效,扎实推动解决群众反映的诉求,信访形势持续平稳向好。现将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和2025年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压实责任,规范流程,提升信访工作质效
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充分认清形势,坚决扛起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使命担当,进一步健全信访工作责任体系,完善制度,细化目标,层层压实责任。
(一)压实工作职责。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经常抓、抓具体的工作机制,落实专人专岗、负责具体信访办事流程。把信访工作纳入主要议事日程,利用每周例会时间调度梳理当前事项,着眼于“见之于未萌,识之于未发”,把目标分解到各职能股室,压实责任主体。召开信访问题专题会议X次,日常调度X次。实行“首问负责、登记受理、分类转办、核查督改、回访调查、结案销号”的闭环办理机制,对信访案件实行周汇总、月分析,不定期开展信访问题事项“回头看”,变被动查处为主动出击,强化问题解决和处置,切实做到将矛盾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化解在基层。
(二)规范信访业务。严格落实信访事项接谈、登记、转送、交办、督办、办理、答复、送达、评价等各项制度规范。建立预防法治化机制,开展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收集建议X条,从源头压减信访数量。建立“弱信号”排查分析机制,及时发现、了解和掌握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苗头,预判涉事人员信访倾向,做到早一步介入、早一步解决。结合上级文件要求与工作实际,制定信访事项受理办理法治化工作规则,为各单位受理、办理信访事项提供指引和参考;建立信访与调解对接司法确认联动机制,发挥调解在预防化解信访矛盾中的重要作用。今年以来,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100%,按期办结率100%,调解化解率名列前茅,四级信访量占比逐渐回归理性,推动信访工作由“被动防”向“精细治”转变。
(三)强化信访事项办理。高度重视初信初访办理,加强跟踪督办,找到问题症结,一盯到底,避免一转了之和小事拖大。确保初信初访高质量办结,提高一次性办结率和群众满意度,避免初访转重访。规范考核,修改完善《2024年度信访工作考核办法》,以绩效评估结果作为考量领导干部、领导班子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以考核促工作落实。规范流程,制定了《信访事项受理办理工作实施办法》,从规范自身流程做起,对群众的每一项来访事项,坚持完整概括信息,精准梳理诉求,做到应录尽录,全过程监督,实现工作具体化。定期召开重点信访事项调度会,按照“五个法治化”要求进行复盘,组织复盘X件,息诉X件。
二、源头治理,及时处置,推动矛盾纠纷化解
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工作重心前移,致力于在源头治理、防范化解信访矛盾上下功夫,把化解矛盾的重心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预防上来。
(一)聚焦信访疑难复杂问题。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工作方法,创新建立“触发式”领导干部下访工作机制,实行因人数数量触发干部下访,因属事、属地触发干部下访,因岗位、职责触发干部下访的工作机制,最大限度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属地。今年以来,参与接访下访领导班子成员X人次,接待群众X人次,有效化解矛盾X件,辖区信访形势总体平稳、信访秩序良好。制发各级领导干部包案化解信访事项工作方案,发挥领导干部“战斗员”作用,紧盯重复访案件、疑难复杂案件、硬骨头案和陈年旧案,凝聚起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分管领导定期督导、业务领导具体推进的强大合力。
(二)聚焦构建多元调处体系。对受理的信访事项及矛盾纠纷分门别类,主动靠前说事、评理、调解;对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进行分析研判,无法化解的矛盾纠纷,及时报告并提级化解。通过整合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