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建工作
(二)民生保障
(三)养老育幼服务
(四)基层治理
(五)惠民工程
县民政局工作总结
xxxx年,xx县民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民政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党建工作。局党组全年专题研究部署党建工作10余次,中心组集中学习12次,制定完善学习、检查督办等5项制度,规范开展“三会一课”、中心组学习和支部主题党日等活动,持续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强化理论武装。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专题学习党的XX大精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不断巩固深化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继续以党史学习照亮前行之路、洗涤心灵之尘,不断提高全局干部职工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抓廉洁重实效。按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求,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扛稳扛牢主体责任,将从严治党与民政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督察、同考核。树牢廉洁责任观念,督促全体职工履好“一岗双责”,将“廉洁民政”理念植入血液,努力形成“人人有重担,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民生保障。始终坚持“托底线、保民生”的原则,统筹运用救助政策,有序开展低保、特困等救助工作,实现社会兜底保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优化最低生活保障。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因各种原因导致家庭基本生活困难、符合城乡低保的困难家庭全部及时纳入低保范围。全面落实实施“单人户”政策,将家庭人均收入和家庭财产状况符合规定的一、二级重度残疾人和重特大疾病患者,参照“单人户”按程序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重视因疫因灾救助,将因疫情影响、因突发事故或意外灾害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符合低保条件的城乡居民及时按程序纳入保障范围。全县新增农村低保3102户3312人、城市低保65户78人、特困人员160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049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313人,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4763.2万元。开展社会救助专项治理。加强社会救助对象动态管理和改革创新,将临时困难救助资金400万元下拨乡镇,实现乡镇(街道)对辖区居民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重病、重残等特殊情况开展先行救助,提高救助及时性。完善困难群众进退机制,强化困难群众精准识别,准确发放救助资金,4—6月,在全县开展了城乡低保及特困人员精准识别、清理复查和残疾人补贴对象专项清理等工作,对全县在册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残疾人两项补贴领取对象进行专项清理,提高救助对象的精准度。适度提高社会救助帮扶水平。将农村、城市低保兜底对象的低保金、家庭有特殊困难的低保家庭的补差标准、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费均作了适度提高,有效保障其基本生活。开展专项救助行动。救助流浪乞讨人员596人次,其中:省外123人、省内411人、查询不到户籍地的8人;救治精神病人14人次、危重病人16人次、护送返乡14人次,向乞讨人员发放衣物106件套,发放牛奶、饼干面包、矿泉水等食物234件,全年支付救助资金98.26万元。提升救助管理服务质量,争取省级资金40万元完善站点建设,有力提升乞讨人员临时安置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养老育幼服务。坚持以全面保障老幼福利为目标,努力提升全县养老机构和未成年人保护质量。持续加强对全县敬老院、民办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安全管理、生活照料、环境卫生、健康管理、档案管理等进行专项检查。落实领导包片,人员包干责任制,制定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对好中差的养老机构及时通报,限时整改,按时销号,夯实养老机构保障措施,检查养老机构500余次,整改安全隐患8起,发放口罩3万余个、消毒液500斤、酒精200斤,核酸检测1.6万余次。宣传力度不断加强。开展打击和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在养老服务领域扎实开展摸底排查、宣传教育,采取寓教于乐、灵活多样的方式,提示老年人针对冒充“公检法”电话诈骗、保健品诈骗、“以房养老”诈骗等几类常见诈骗,时刻保持警戒心理,切实守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充分利用主题宣讲、专题展板和微信平台等,继续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助推未成年人保护落到实处,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养老机构改革建设有力推进。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顺利完成了罗家、兴旺等片区养老院资源整合和“共建民营”试点工作,社会效益显著。争取省级项目资金400余万元成功打造周口街道磨子东街社区综合体和相如街道城南桥社区综合体建设,投入使用。顺利招商引进四川天伦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投资1.1亿元筹建城南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新增护理床位200张;依托城南区域养老中心建立失能特困人员照护中心,新增护理床位200张;投资112万元为300余户特殊困难老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顺利启动金溪、锦屏和罗家区域中心提升改造项目,新增护理床位350张;县、乡和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得到改善。探索创新养老机构管理模式,提升养老机构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