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目标
二、监管重点内容
(一)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健全和运转情况
(二)经营性房产出租情况监管
(三)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执行和效果情况监管
1.项目投资建设情况
2.重大资产处置情况
3.产权(股权)转让、兼并收购等重要事项的依法合规情况
(四)财务会计监管
1.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
2.账户管理和动账提醒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
3.银行对账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
4.网银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
5.大额资金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
6.票据管理和使用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
7.财务印鉴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
8.库存现金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
(五)领导人员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
(二)压实主体责任
(三)健全工作机制
国资XXXXXXXX强化监管工作指引
为深入贯彻中央和市委审计委员会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加强国资穿透式监管,依据《xxxxxxxxxx关于xxxxxx经济安全审计监督网格化治理机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健全内控机制,防范财务舞弊风险,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夯实经济安全基础,xxxxxxx制定了《xxxxxxx国资系统强化监管工作指引》,具体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推动经济责任全面落实、内部控制全面过硬为目标,进一步强化区管、委管国有企业内部管理、规范权力运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通过自查揭示企业内控体系存在的漏洞,反映现有内控制度未发挥应有作用、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不力等问题,促进国资国企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有效发挥“治已病、防未病”的免疫系统功能,加强与xxxxx审计、xxxxx审计、巡视巡察等的沟通协作,实现监督全覆盖的体系创新和流程再造。
二、监管重点内容
(一)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健全和运转情况。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是否建立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人员是否配备到位,是否制定各议事规则,重点监管党委会、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召开记录、决议、执行效果情况,“三重一大”决策程序执行情况。是否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建立内部审计机构或配备专职审计人员,是否制定本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责任科室:xxxxxxxx\xxxxxxxxx)
(二)经营性房产出租情况监管。重点监管《xxxxxx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经营性房产出租管理办法》(xxxxxx国资〔2021〕64号)《关于xxxxxxx监管企业进一步做好房产管理和使用工作的通知》等规定的落实情况,是否规范履行内部决策和审批程序,出租价格确定是否规范公允,租金是否及时收取入账,重点分析是否存在采取名义上合作、入股、加盟等方式任何形式的转租行为。(责任科室:xxxxxxxxxxxx)
(三)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执行和效果情况监管
1.项目投资建设情况。监管重大投资项目尤其是xxxxxx批复项目的决策程序、关注项目进展与完成情况、关注投资风险、注重投资效果分析、注重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完善企业投资决策机制,提高项目成功率和投资收益,总结投资经验。
2.重大资产处置情况。相关制度是否完善,是否明确重大资产处置程序,监管期间内重大资产处置事项的内部决策程序和内容是否符合公司内部制度规定,是否履行审批程序;资产评估机构是否具备相应资质,评估程序是否规范;处置执行是否合法、合规,是否严格执行决策文件有关要求;处置手续是否完整,实物、价值转移以及会计处理是否及时且符合规定。重点关注是否存在因违规操作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
3.产权(股权)转让、兼并收购等重要事项的依法合规情况,是否按照制度规定履行审批决策程序,价格是否公允,是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存量参股企业的管理及投资收益情况,是否依法履行股东权利并加强财务监管,重点分析长期亏损未分红、非持续经营的参股企业,对于属于低效无效的是否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退出方案。(xxxxxxxxxxxxxxxxxxxxx)。
(四)财务会计监管
1.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是否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否严格执行责任制,确保货币资金的审批和执行、支付和对账、核算和稽核等工作不由一人兼任,是否严禁其他不具备职权的部门或人员经办货币资金业务,是否严禁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是否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出纳人员是否违规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2.账户管理和动账提醒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开立的所有银行账户是否均已纳入财务核算,是否存在违规设立银行账户、公款私存、资金体外循环、设立“小金库”等情况。是否存在因违法、违纪、涉诉等原因导致账户被查封、冻结、限制使用等问题。是否利用本单位银行账户为其他单位和个人套取现金,或将归属于本单位的资金存储于个人或其他单位银行账户等。是否建立银行账户动账提醒制度,是否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科学设定提醒限额,超过限额的支付款项由开户银行通过短信形式或其他信息化手段,将付款信息发送至xxxxx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财务部门负责人、会计和出纳人员,便于主要负责同志和相关人员实时掌握本单位资金动向。
3.银行对账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是否指定专人定期核对银行存款余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