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围绕中心
1.大型演出成功举行
2.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稳步推进
3.非遗传承活动广泛开展
4.“送戏进万村”深入开展
5.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6.文旅市场平稳有序发展
7.夜间经济繁荣发展
(二)加强管理
1.艺术培训市场整治成效显著
2.上网服务管理力度不断加大
3.娱乐场所规范有序运行
4.宗教领域治理持续加强
二、存在的问题
(一)艺术培训市场仍有待规范
(二)部分电影院线仍存在违规行为
三、下一步计划
(一)聚焦主责主业
1.组织多种形式的文艺演出和展览活动
2.加强对基层文化工作的指导和支持
3.举办各类文化交流活动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
4.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
5.加大对重大文旅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
市文化文艺科2024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的坚强领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担当作为,推动全市文化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围绕中心,落实工作
1.大型演出成功举行。成功举办了“喜迎XX大欢乐进万家”系列活动之“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唱响新时代”等15场大型群众性主题文艺演出。其中,“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专场演出在市人民会堂演出,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主题,讴歌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唱响新时代”专场演出在市文化艺术中心演出,以“中国梦·劳动美”“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两场演出均由我市优秀文艺工作者自编自演,节目精彩纷呈、亮点纷呈、高潮迭起,让现场观众沉浸在艺术的海洋中,不时响起热烈掌声。同时,还组织了3场“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送戏下乡活动,把文艺精品送到基层、送到群众身边。
2.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稳步推进。加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城市社区“15分钟阅读圈”97个;县市区公共图书馆9个、文化馆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06个、行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08个;新建城市书房9个、24小时自助读书吧10个、城市书屋10个;新增国家级非遗传承基地2处、省级非遗传承基地3处、市级非遗传承基地1处;新建县级“两馆一场一中心”(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全民健身中心)9个。
3.非遗传承活动广泛开展。今年上半年,我市新增市级非遗项目名录3项,其中传统医药类2项:《陈氏太极拳》《王氏砚台制作技艺》;社会体育类1项:《襄城龙舟》。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15项,省级非遗项目名录36项,市级非遗项目名录58项。积极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组织参加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全省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会议暨非遗购物节活动、全市非遗保护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开展了“喜迎XX大欢乐庆端午”“粽情飘香过端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系列非遗宣传活动;利用端午节契机,在襄城区古城组织开展了“2024年中国东津渡民俗文化旅游节”,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参与体验。
4.“送戏进万村”深入开展。今年上半年,共组织各类文艺团体赴各县市区开展送戏下乡文艺演出活动30余场次,受益群众约3万余人。同时,积极组织我市优秀剧团参加省文旅厅组织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湖北地方戏曲展演”“湖北省戏曲进校园活动”,并荣获“优秀表演奖”。联合市农业农村局举办了“2024年乡村春晚”活动,用文艺的形式展现了我市乡村振兴新风貌。
5.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数字化平台服务建设、“农家书屋+互联网+外卖配送”服务模式、农村电影放映“一网一台一院一队”模式等工作;大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对基层文化工作的政策支持和业务指导;持续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加强与省外和全国知名文艺院团合作交流力度;加强与省内市州文化交流互鉴。
6.文旅市场平稳有序发展。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放松。按照“限量、预约、错峰”要求,科学合理控制人员规模和流量密度。强化文旅市场监管与执法工作。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巡查监管和执法检查,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予以处置。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共检查旅行社6家次、旅游团队16个、旅游客运车辆8辆次、星级饭店5家次、娱乐场所6家次,责令整改1家次,暂未发现涉嫌养老诈骗案件。开展涉文企业安全检查行动。对我市10家涉文企业进行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开展旅游景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对全市10家A级旅游景区开展了消防安全专项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