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坚持教育引导驱动
1.突出“领”字抓示范
2.强调“常”字抓普及
3.注重“准”字抓关键
(二)坚持监督管理驱动
1.着眼体系构建
2.聚焦风险领域
3.狠抓问题整改
(三)坚持制度建设驱动
1.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2.强化廉政风险防控
3.推进政务公开制度
二、工作成效
(一)廉政意识显著增强
(二)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三)廉政风险有效防控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完善清廉责任体系
1.构建责任共同体
2.打造协作共同体
3.营造参与共同体
(二)拓展清廉建设网络
1.点上突破
2.线上延伸
3.面上拓展
4.整体提升
(三)强化清廉工作闭环
1.建立科学统筹协调机制
2.构建有效评价考核机制
3.完善闭环管理落实机制
机关单位2024年清廉机关建设工作总结
2024年以来,在上级党委和纪委的指导下,本机关单位党委坚决扛起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聚焦清廉机关建设,从教育引导、监督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着力,积极探索创新“3+3”工作模式,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以清廉建设推动机关单位高质量发展。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坚持教育引导驱动,夯实清廉思想基础
1.突出“领”字抓示范。党委班子成员在每次党委会议前,安排“廉政十分钟”学习环节,深入学习党纪党规、中央和地方的廉政政策以及典型案例,通过班子成员的带头学习,强化廉洁从政意识,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同时引导党委班子始终保持对廉政建设的高度重视,不断增强纪律观念和法治思维,提升科学决策和精准管理水平。
2.强调“常”字抓普及。各党支部设立“周五廉政课堂”,将廉政教育纳入“周五学习”的固定内容,通过观看廉政教育片、学习廉政法规、开展廉政讨论等形式,将廉政教育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促使全体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廉政意识,掌握必要的廉政知识,形成正确的廉政观念。此外,组织《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专题考试,以考促学,加深对准则的理解和贯彻,确保每位党员干部都能做到知廉、守廉、倡廉。
3.注重“准”字抓关键。针对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人员,开展针对性的廉政警示教育。组织财务、采购、人事等关键岗位人员参观廉政教育基地,通过实地参观和现场讲解,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职务犯罪的严重后果,从而起到警示、自省的作用。同时,开设“机关廉政之声”线上交流平台,鼓励参观人员分享心得体会,进一步扩大廉政教育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
(二)坚持监督管理驱动,强化权力规范运行
1.着眼体系构建。建立以机关纪委为“核心枢纽”,各科室廉政监察员为“联络节点”,群众监督员为“基层触角”的全方位监督体系,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聚焦风险领域。围绕人事任免、财务管理、物资采购等风险领域,加强内部监督检查。通过定期检查、专项审计等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今年以来,共发现涉及人事管理、财务报销、物资采购等方面的问题80余个,提出整改建议60余条,并制定了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清单,形成了监督检查的“成果册”。
3.狠抓问题整改。建立健全问题整改长效机制,切实做好监督检查的“后半篇文章”。出台《问题整改工作实施细则》,明确整改责任、整改流程、整改时限和结果运用,形成发现问题、反馈问题、整改问题、复查问题的闭环管理模式。同时,将问题整改情况纳入科室和个人绩效考核,对整改不力的进行严肃问责,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三)坚持制度建设驱动,筑牢廉政风险防线
1.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对机关单位现有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和完善,重点修订了财务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物资采购制度等,进一步明确了各项工作的流程和标准,堵塞了管理漏洞,防范了廉政风险。
2.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围绕机关单位各项工作职能,对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点进行全面排查,制定了《机关单位廉政风险防控手册》,明确了风险点的等级、防控措施和责任人,实现了对廉政风险的精准防控。
3.推进政务公开制度。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力度,通过网站、公告栏等多种渠道,及时公开机关单位的各项工作信息,包括人事任免、财务收支、项目招标等,接受社会各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