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视学习
(一)提升理论水平
(二)提高业务能力
二、锐意进取
(一)发展特色产业促增收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三)优化营商环境
三、强化民生保障兜底线
(一)实施就业帮扶项目
(二)开展困难群体动态监测
(三)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四)推进危房改造工作
(五)落实惠民惠农政策资金发放“一卡通”
(六)做好医保参保工作
四、加强基层治理聚合力
(一)推进法治建设
(二)深化平安村(社区)建设
(三)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五、提升服务效能树新风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
(二)优化政务服务流程
(三)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六、严于律己
(一)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二)严格遵守财经纪律
(三)从严要求家人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
驻村第一书记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精神和******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按照省市县关于乡村振兴的安排部署,团结带领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员、党员群众,以产业发展为抓手,以人居环境改善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全力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视学习,做勤学善思的表率
始终把加强学习作为履职尽责的基础,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一)提升理论水平。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积极参加市、县组织的专题培训,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党中央决策部署。利用“学习强国”“干部在线”等平台进行自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
(二)提高业务能力。结合驻村实际,认真钻研《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涉农政策文件,不断丰富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知识储备。同时,积极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各类培训班,系统学习驻村帮扶、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业务知识,切实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
二、锐意进取,做干事创业的表率
牢固树立“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理念,大力推动产业发展促增收。
(一)发展特色产业促增收。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引进山东寿光农业专家指导村里蔬菜种植技术,通过反租倒包的方式将108亩土地流转给专业合作社经营,每年收取承包费5万元;依托300亩生态林地及100余亩集体预留山林地发展林下经济,打造XX村百果园项目,种植黄桃30亩、梨树20亩、杏树15亩、桑葚10亩、草莓5亩;整合闲置用房10间建成农家乐,并与周边农户合作开办民宿6家;成立专业合作社2个、家庭农场3家、农业专业大户7户,带动村民就业180人。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托绿水青山优势资源,积极引进客商到村投资兴办工厂、创办企业,今年已成功引进山东某生态农业公司投资1000万元建设高效生态养殖基地。
(三)优化营商环境。针对村里无工可开、无事可干的现象,组织村“两委”干部外出考察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做法,鼓励有条件的群众开办农家乐、家庭旅馆等小型服务业,解决村民就近就业问题。
三、强化民生保障兜底线
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
(一)实施就业帮扶项目。依托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积极与青岛即发服饰有限公司对接,帮助村里富余劳动力到该公司务工。今年以来共帮助28名脱贫人口实现就业。
(二)开展困难群体动态监测。每月定期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动态监测走访。今年以来累计走访脱贫不稳定户19户52人、边缘易致贫户1户2人、突发严重困难户3户8人,对符合条件的8户23人纳入低保或临时救助范围。
(三)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根据上级政策要求,及时将脱贫人口和“三类人员”中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范围,确保应保尽保;对符合参保条件的脱贫人口按规定及时兑现参保资助。
(四)推进危房改造工作。按照“应改尽改”的原则对全村C、D级危房全部拆除重建到位,新建住房完全达到安全住房标准。
(五)落实惠民惠农政策资金发放“一卡通”。严格按照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发放“一卡通”的要求,所有补贴资金直接打卡发放到户(含个人银行账户),确保资金足额按时精准发放到位。
(六)做好医保参保工作。持续完善医疗保障服务网底建设,截至目前全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3348人(含特困供养人员)、参保率达到100%,超额完成2024年度目标任务数。
四、加强基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