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党的领导
1.开展“一支部一特色”创新活动
2.依托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做好主题教育工作
二、推进产教融合、医教协同
1.推进省级重点项目建设
2.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3.建设一流核心课程
4.开发优质新形态教材
5.建设高水平双师队伍
6.提升教师专业教学水平
7.积极推进“双创”建设
8.提升服务行业发展能力
9.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10.加强实践教学建设
11.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三、深化科教融汇、团队创新
1.组建以硕、博士为核心力量的科研团队
2.积极协助完成我系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申报、开题工作
3.科研成果丰硕
4.通过2024年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结题验收
5.组织开展特色科研与教学研究
四、多措并举赋能教师成长
1.落实“师德师风提质年”活动
2.组织系部青年教师开展教学能力比赛
3.组织教师进行学生技能大赛调研会
4.教师培训进修情况
5.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6.引进4名新入职教师
五、加强社会服务能力
1.推动“1+X证书”制度实施
2.开展职教周活动
3.积极组织教师进行社会服务活动:教师申报科技特派员
4.于2024年5月14日-2024年5月23日举办XX省2023年度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国家级培训工作——“产业导师特聘培训”项目
六、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
1.申报成功2022-2025年XX省创新行动计划药学专业群教学资源库项目
2.2023年职业教育药学专业群教学资源库的资源建设任务主要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药物化学》《药剂学》《中药炮制技术》6门课程
3.讲授课程全部线上开课
七、扩大对外交流合作
八、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九、强化“过紧日子”意识
1.以党政联席会和系部教师大会的形式
2.在保证正常教学运行的情况下
十、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
药学系2024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党的领导,提升党建工作质量
1.开展“一支部一特色”创新活动
以提高育人质量和育人环境为宗旨,积极创建以“党建引领,药你健康”为主题的特色品牌,打造三支队伍,致力于学生身心健康,带领学生爱心服务社会,着力提升药学系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社团为依托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依托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做好主题教育工作
(1)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积极组织理论学习。
(2)以“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为核心,探索构建以“党的建设”为核心“1”,“教学、科研、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各项工作为变量“X”的“1+X”工作模式,推进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同频共振、双向提升。
二、推进产教融合、医教协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推进省级重点项目建设
按建设方案推进XX省创新行动计划(2022-2025年)药学专业群、职业教育药学专业群教学资源库两个项目的建设。
2.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充分发挥委员会在专业建设中的作用。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对照教育部颁发的职业教育专业简介及国家教学标准,完成了2024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业建设、课程思政改革等方面工作。组织修订了我系4个专科专业、1个药学现代学徒制专业和1个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建设一流核心课程
药学专业群教学资源库项为XX省职业教育优质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包含子项目28项,累计上传素材5275条,练习题10137条,已在药学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上开设课程52期,微课511门,平台实名注册用户数将近15000人。以资源库建设为契机打造药学专业群优质课程,包括药学专业的《药理学》《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药学的《中药鉴定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医药市场营销》《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实务》,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的《药物制剂技术》等。通过优质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持续推动专业群教学改革与创新,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建有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7门,分别是《有机化学》《药剂学》《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实务》《实用药物学基础》《分析化学》《中药鉴定技术》,建有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库1个。本年度新申报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3门,分别是《无机化学》《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积极准备申报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目前建有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
4.开发优质新形态教材
(1)规划教材编写获得新突破。陈俊荣教授主编《药理学》入选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刘清新教授任副主编的《药物分析》(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获得全国优秀教材(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二等奖。2024年出版主编教材1部,参编规划教材4部。
(2)活页式教材开发。持续开展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学校导师与企业教师积极研讨,持续更新《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实务》、《医药物流管理》、《医药市场营销》等课程的活页式教材;鼓励教师积极开发数字教材;本年度新编写培训手册式教材《实用零售药店培训手册》1部。
5.建设高水平双师队伍
依托XX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产教联合体,积极引进京津冀地区校企合作单位高水平技术人员、技能大师担任校外专业带头人,共同组建混编师资队伍,目前“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5%;建有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入选国家产业导师库2人,共建“双师型”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4个,实现人员双向流动,能力互通。本年度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不少于2个月的轮岗锻炼,督促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生产实践和技术创新。目前已建成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的“双师”队伍。其中,博士研究生4人,副高级以上职称9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达86%。
6.提升教师专业教学水平
(1)教师教学比赛成效显著,获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XX省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
(2)指导学生获得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争夺赛“化学实验技术”赛项铜奖1项;2024年XX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药学技能比赛二等奖1项;2024年XX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化学实验技术比赛二等奖1项;2024年XX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高职)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赛项三等奖1项;2024XX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高职)药品生产赛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7.积极推进“双创”建设
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包括“挑战杯”、“互联网+”在内的创新创业比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业精神;组织教师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核心备赛实用指南训练营,找差距、补短板,提高参赛团队素质能力水平和双创实践能力,实现促学、促教、促创。
8.提升服务行业发展能力
(1)2024年5月,牵头成立XX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产教联合体,依托联合体积极对接产业园区,进一步拓展合作企业,以专业为纽带,定期研修、协同研究、深度合作。9月,深入XX广祥制药有限公司、北京金城泰尔制药有限公司、北京福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XX分公司、XX维智达美制药有限公司、北京斯利安药业有限公司XX分公司等企业进行走访调研,了解企业需求,洽谈校企双元人才培养合作模式、技术服务等项目,并与园区管委会对接,依托政府扩大需求调研范围,为进一步合作提供依据。目前已和园区内5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针对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开展订单式培养,为企业培养QA及QC岗位人才。
(3)加强社会服务能力。与XX万岁药业有限公司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班;与XX市中心医院签订横向合作协议,获批教育部牵头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项目;与XX廊坊大城县金畅大药房开展零售药店员工培训。
9.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1)2024年新获批省级高水平生产实践项目1个——“产教共频、资源共享、多效多能”药学专业典型生产实践项目。
(2)校企合作,探索“提前就业班”培养。与北京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联合,获批XX省2023年高职院校“提前就业班”项目,探索形成产教深度融合、校企良性互动的人才培养与就业工作新机制。以此合作模式,“中国特色学徒制背景下药学专业‘双元主体、四融五共、能力三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获得“2023年度XX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项目”称号,入围全省“三十佳”。
(3)教育部供需对接项目通过验收。与北京好药师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联合申报并获批教育部第二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顺利完成项目验收,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4)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将“高职药学专业群‘一核引领、四融五共、能力三进’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研究成果应用于药学专业群人才培养全过程,药学专业群办学实力显著增强,技术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培育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校企协同、链群对接、共建共享”高职药学专业群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10.加强实践教学建设
(1)进一步完善了我系在岗实习标准,完善并修订了实习手册和实习大纲。顺利完成了2022级各专业的实习安排;新增XX鼎玺药业有限公司作为实习待就业单位,合作企业规模达33家。
(2)持续推进药学专业群数智化实训基地建设。新建GMP仿真生产实训中心,并利用设备更新采购所需仪器设备,根据建设进度将现有设备搬入实训中心,加速实训中心建成及使用,预计2024年12月投入使用。
(3)完善药学系实训条件。为满足教学需求,新增购进6台液相色谱仪、3台气相色谱仪及对接岗位、专业核心课程、学生技能大赛、职业证书增购虚拟仿真软件,提升实训教学硬件建设,谋划引入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仪器的实训课程体系。
11.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1)招生情况。安排专人在系办接听招生咨询电话并解答家长及考生关于专业情况及志愿填报、录取等方面的问题。经过积极宣传,我系共录取各专业三年制专科学生355人,专科接本科学生39人,报到率95.95%,圆满完成2024年招生录取工作。
(2)就业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