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强化政治引领
1.深化理论武装
2.严明纪律规矩
3.夯实组织基础
(二)聚焦发展要务
1.优化营商环境
2.挖掘消费潜力
3.推进重点项目
(三)深化精细治理
1.深化环境综合整治
2.完善基础设施功能
3.创新管理模式机制
(四)坚持人民至上
1.兜牢社会保障底线
2.优化公共服务供给
3.繁荣发展社区文化
(五)坚守安全底线
1.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2.防范化解社会风险
3.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二、特色亮点工作
1.“廉洁文化进社区”品牌深化
2.“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成效显著
3.“一老一小”融合服务模式探索
4.“商居联盟”助力消费复苏
三、存在问题
1.经济发展动能仍需增强
2.城市精细化管理存在短板
3.民生服务供给存在不均衡
4.社会治理面临新挑战
5.干部队伍能力作风有待提升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聚力政治建设
1.强化思想理论武装
2.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3.锻造坚强有力战斗堡垒
(二)聚焦动能转换
1.打造更优营商环境
2.点燃消费增长新引擎
3.积蓄项目建设新势能
(三)精雕城市品质
1.深化环境综合治理
2.完善基础设施功能网
3.创新精细治理新模式
(四)厚植为民情怀
1.筑牢社会保障兜底网
2.优化公共服务供给链
3.繁荣社区文化生态圈
(五)筑牢安全屏障
1.守牢安全生产生命线
2.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点
3.提升社区善治新效能
街道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5年上半年,X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X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部署,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安全稳定,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
1.深化理论武装,提升政治站位。常态长效抓学习。严格执行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围绕党的创新理论、重要会议精神组织专题学习研讨6次,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分层分类抓培训。依托街道党校、社区教学点举办党员干部轮训班、专题读书班8期,覆盖党员1200余人次,推动理论学习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创新载体抓宣传。打造“理论宣讲轻骑兵”,深入小区楼院、企业园区开展对象化、分众化宣讲活动45场,运用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阵地推送学习资料,营造浓厚氛围。
2.严明纪律规矩,深化作风建设。持续深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将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必修课,组织专题学习会、警示教育会4次,通报典型案例,观看警示教育片,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紧盯重要节点,发送廉洁提醒短信,开展明察暗访,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大力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聚焦民生资金发放、惠民政策落实、集体“三资”管理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集中整治行动。畅通“信、访、网、电”举报渠道,建立问题线索台账,实行销号管理。上半年共核查处理涉及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15条,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人,组织处理8人,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3个。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开展日常廉政谈话提醒150余人次。围绕重点工程项目、重大资金使用等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3.夯实组织基础,建强战斗堡垒。规范基层组织运行。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制度,提升组织生活质效。优化调整网格党支部设置,新成立楼宇党支部2个,扩大组织覆盖。锻造过硬骨干队伍。选优配强社区“两委”班子,组织社区书记赴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加强后备力量储备,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库。落实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建设要求,开展全员业务能力提升培训。深化党建品牌创建。持续擦亮“红色物业联盟”、“家门口议事厅”等特色品牌,推动党建引领网格治理精细化。在3个社区试点推广“智慧党建”平台应用,提升服务管理效能。
(二)聚焦发展要务,激发经济动能
1.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健全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重点企业机制,常态化开展“助企纾困大走访”活动,走访重点企业、潜力企业120余家次,收集问题诉求65项,协调解决率超90%。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深化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推广“掌上办、网上办”。优化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流程,提供“帮办代办”服务。举办政策宣讲会、银企对接会5场,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加强楼宇园区建设。推动XX商务楼宇、XX产业园区提档升级,提升入驻率和服务品质。盘活闲置低效载体资源,引进优质项目3个。完善园区配套服务设施,营造宜业环境。
2.挖掘消费潜力,促进市场回暖。打造特色消费场景。策划举办“XX夜经济消费季”、“周末集市”等主题促消费活动8场,联动辖区商圈、特色街区,有效拉动人气与消费增长。支持老字号、特色小店创新发展。推动文旅商融合。挖掘辖区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文旅线路。鼓励商圈、文化场馆联动,举办艺术展览、文化沙龙等活动,提升消费体验。完善便民商业网络。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优化社区商业网点布局。新增品牌连锁便利店5家,规范提升农贸市场2个,保障居民便利消费。
3.推进重点项目,积蓄发展后劲。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全力服务保障市区重点工程、民生项目在本辖区的顺利实施,做好征地拆迁、施工协调、环境保障等工作。上半年完成XX路拓宽改造、XX公园品质提升等项目的属地保障任务。加快自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街道年度重点实事项目,XX社区服务中心改造、XX口袋公园建设等项目进展顺利,部分已投入使用。积极谋划储备项目。围绕城市更新、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等领域,深入调研,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项目,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三)深化精细治理,提升城市品质
1.深化环境综合整治。攻坚卫生顽疾。聚焦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农贸市场周边等重点区域,持续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清理卫生死角580余处,清运积存垃圾杂物1200余吨。推进垃圾分类提质增效。巩固提升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成果,优化投放点布局与管理。加强宣传引导和执法检查,提高居民参与率和分类准确率。厨余垃圾分出量同比增长15%。强化“门前三包”责任落实。与沿街商户、单位签订责任书,加强日常巡查和督促整改,规范市容秩序。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整治占道经营、乱堆乱放等问题。
2.完善基础设施功能。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全力推进列入年度计划的3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工程,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5%,涉及楼栋外立面、管线、道路、绿化等更新,惠及居民1200余户。畅通城市“微循环”。优化交通组织,施划新增停车位300余个。整治易积水点3处,疏通排水管网。对辖区道路、人行道、路灯等市政设施进行常态化巡查维护。建设智慧应用场景。推进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在部分小区安装智能门禁、车辆识别、高空抛物监控等设备。探索“一网统管”在城市管理、应急响应中的应用。
3.创新管理模式机制。深化网格化治理。优化调整基础网格,配齐配强网格员队伍。明确网格事项清单,完善“发现-上报-处置-反馈”闭环机制。网格员日均巡查上报有效事件量显著提升。推进“综合执法+联合执法”。整合城管、市场监管、安监等执法力量,建立联动响应机制。针对复杂问题、重点区域开展联合整治行动,提升执法效能。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参与城市管理。推广“社区规划师”、“市民监督员”等做法,拓宽公众参与渠道。
(四)坚持人民至上,增进民生福祉
1.兜牢社会保障底线。精准落实救助政策。动态管理低保、特困、低收入家庭等困难群体,及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资金。开展特殊困难群体定期探访关爱服务。上半年新增低保对象XX户,临时救助XX人次。强化就业优先导向。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6场,提供岗位信息2800余个。开展职业技能培训8期,培训人员400余人次。重点帮扶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城镇新增就业XX人。提升养老服务品质。推进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功能优化,拓展日间照料、助餐助浴、康复护理等服务。支持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开展适老化改造XX户。培育发展社区为老服务社会组织。
2.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推动教育优质均衡。配合做好辖区中小学、幼儿园学位保障工作。关爱未成年人成长,依托社区家长学校、儿童之家开展活动。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深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能力建设,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织健康义诊、科普讲座进社区活动30余场。加强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完善“一老一小”服务。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新增备案托育机构1家,提供托位XX个。优化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点功能。整合资源,丰富青少年假期及课后活动。
3.繁荣发展社区文化。建强文化服务阵地。提升街道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服务效能。建设特色文化空间(如城市书房、文化驿站)2处。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管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围绕传统节日、重大主题,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文艺汇演、书画展览、全民阅读等群众性文化活动80余场次,参与群众超万人次。涵养社区文明风尚。深化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选树宣传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典型。推广普及文明礼仪规范,倡导移风易俗,提升居民文明素养。
(五)坚守安全底线,维护和谐稳定
1.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定期召开安委会会议,分析研判形势,部署重点工作。深化隐患排查治理。聚焦消防、燃气、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全覆盖、拉网式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建立隐患台账,实行闭环管理。上半年排查整改各类隐患XX处。提升应急处突能力。修订完善街道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组织开展消防疏散、防汛防台等应急演练4次。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管理。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
2.防范化解社会风险。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和多元化解机制。发挥街道、社区调解中心和品牌调解室作用,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XX件,调解成功率XX%。深化社会治安防控。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应用,提升技防水平。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组织“红袖标”治安巡逻。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盗窃等突出违法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上半年辖区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X%。做好重点人员服务管理。加强对刑满释放、社区矫正、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和动态管控,落实帮扶措施,预防和减少个人极端案事件发生。
3.提升社区治理效能。深化社区协商议事。推广“居民议事会”、“院落板凳会”等协商形式,引导居民有序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决策和管理。上半年各社区共协商解决小区停车、环境整治等事项XX项。推动业委会(物管会)规范运行。加强对业委会(物管会)组建、换届和日常运行的指导监督。引导其依法履职,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辖区业委会(物管会)覆盖率达XX%。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加大对社会组织的培育扶持力度,引导其参与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实施公益创投项目,支持社会组织承接社区服务项目XX个。
二、特色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