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部署与实施概况
(一)明确目标
1.净起来:全面清除村域范围内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农业生产废弃物
2.绿起来:在村庄主要道路、公共空间、房前屋后等区域见缝插绿、植树增绿
3.亮起来:对村内主次干道、公共活动广场等关键区域进行亮化升级
4.美起来:通过拆除危旧闲置房屋、修缮传统民居、美化墙体立面等方式
(二)强化领导
(三)分步实施
1.宣传动员阶段: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微信群、乡村广播以及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
2.集中整治阶段:此阶段是攻坚克难的核心时期
3.巩固提升阶段:在完成基础整治后
4.长效管护阶段:在集中整治的同时
二、主要工作成效与量化指标分析
(一)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
1.道路交通系统优化:聚焦村民“出行难”问题
2.环境卫生设施完善:为解决垃圾存放与清运难题
3.农田水利设施修复:为保障农业生产和雨季排涝
4.公共服务功能提升:对村部广场及配套设施进行了全面翻新
5.村庄亮化工程全覆盖:在村内主次干道及公共区域新安装太阳能节能路灯60盏
(二)村容村貌实现根本性改观
1.环境卫生状况彻底改善:行动期间
2.安全隐患与视觉污染同步消除:依法依规对村内2户闲置多年的危旧土坯房进行了拆除
3.生态绿化水平显著提高:在村庄主干道两侧、公共广场周边及拆旧腾退的空地上
(三)乡风文明与治理能力协同提升
1.群众参与热情空前高涨:通过党员带头、示范引领
2.居民满意度大幅攀升:为客观评估整治成效
三、工作中的难点、经验与启示
(一)面临的主要困难与对策
1.思想观念转变之难:整治初期
2.后续资金投入之难: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
(二)形成的主要经验与启示
1.坚持党建引领是根本保障
2.坚持群众主体是核心力量
3.坚持因地制宜是科学路径
4.坚持建管并重是长久之计
四、长效机制建设与下一步工作展望
(一)健全网格化精细管理体系
(二)完善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村规民约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深化垃圾治理:在现有基础上
2.推进“美丽经济”:将“美丽庭院”创建与发展庭院经济、乡村旅游相结合
3.补齐设施短板:积极谋划并申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
4.提升文化内涵:挖掘本村历史文化资源
XX乡XX村2025年度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总结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县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战略部署,XX乡XX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紧密结合本村实际,于2025年度系统性地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本次行动以“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为核心目标,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治理,致力于从根本上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生活品质,为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奠定坚实基础。本报告旨在全面总结本年度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实施情况、主要成效、经验启示及未来规划。
一、总体部署与实施概况
(一)明确目标,科学规划
行动伊始,我村便确立了“四起来”的总体目标,并将其细化为具体可行的工作任务。
1.净起来:全面清除村域范围内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农业生产废弃物;彻底清理河道沟渠、坑塘的淤泥和漂浮物;集中整治房前屋后的乱堆乱放现象,消除卫生死角。
2.绿起来:在村庄主要道路、公共空间、房前屋后等区域见缝插绿、植树增绿;鼓励村民发展庭院经济,打造微田园、微菜园、微果园,显著提升全村绿化覆盖率。
3.亮起来:对村内主次干道、公共活动广场等关键区域进行亮化升级,安装节能环保的路灯设施,解决村民夜间出行不便的问题,提升乡村夜间形象。
4.美起来:通过拆除危旧闲置房屋、修缮传统民居、美化墙体立面等方式,提升村庄整体建筑风貌的协调性与美观度;结合“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引导村民美化家庭环境。
(二)强化领导,保障有力
为确保整治工作高效有序推进,村“两委”成立了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工作的统筹协调、组织实施与督导检查。我们按照“边整治、边宣传、边引导”的工作思路,将全村划分为5个网格化管理区域,村社干部及公益性岗位人员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在资金保障方面,本次整治行动总投资约65万元。资金来源采取“上级补助+乡级配套+村民自筹”相结合的多元化模式,其中,积极争取并获得上级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45万元,乡级财政配套15万元,并通过村民“一事一议”自筹及投工投劳折算资金约5万元。所有资金均由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专款专用,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三)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根据工作计划,整治行动分为四个阶段有序开展:
1.宣传动员阶段: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微信群、乡村广播以及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和卫生健康知识。累计开展专题宣传活动10余场,入户动员覆盖率达100%,有效引导村民从“要我干”的思想观念向“我要干”的行动自觉转变。
2.集中整治阶段:此阶段是攻坚克难的核心时期,集中力量开展“清垃圾、建道路、拆危旧”三大行动。全村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带领群众对重点区域进行地毯式清理和建设。
3.巩固提升阶段:在完成基础整治后,工作重心转向绿化、亮化和美化等提升性工程,进一步刷新人居环境“颜值”,提升村庄品位。
4.长效管护阶段:在集中整治的同时,着手构建长效管理机制,将环境卫生管护纳入村规民约,确保整治成果能够长期巩固,防止问题反弹。
二、主要工作成效与量化指标分析
经过近八个月的扎实工作,XX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
(一)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
1.道路交通系统优化:聚焦村民“出行难”问题,实施了“脚底下的幸福”路面硬化工程,共为21户村民修建入户道路1400平方米,并成功夯实了XX社硬化社道路基320平方米。道路建设严格遵循XX省农村公路建设技术规范,路面采用C30标号混凝土,厚度达到18厘米,确保了工程质量和耐用性,彻底解决了部分区域“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困境。
2.环境卫生设施完善:为解决垃圾存放与清运难题,在XX社、XX社等人口聚居区科学选址,新建标准化密闭式垃圾仓各1个,有效遏制了垃圾乱扔、二次污染等问题。
3.农田水利设施修复:为保障农业生产和雨季排涝,组织力量修建了XX社社道旁的水渠,总长度达50米,有效提升了区域的灌溉和防洪能力。
4.公共服务功能提升:对村部广场及配套设施进行了全面翻新,更新了部分健身器材,修缮了公共座椅和宣传栏,为村民提供了更加舒适、美观的休闲活动空间。
5.村庄亮化工程全覆盖:在村内主次干道及公共区域新安装太阳能节能路灯60盏,不仅实现了村庄主要公共区域夜间照明100%覆盖,而且每年可节约大量电费支出,兼具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村容村貌实现根本性改观
1.环境卫生状况彻底改善:行动期间,累计组织人力和机械清理各类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及陈年积存垃圾超过15吨,全面清腾房前屋后柴草、粪土、杂物等“三堆”50余处。通过建立“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体系,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村庄保洁覆盖率达到100%,从源头上改变了过去脏乱差的局面。
2.安全隐患与视觉污染同步消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