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XX县XX乡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五年过渡期工作总结VIP免费

提纲:

一、基本情况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情况

  (二)实施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战略情况

  (三)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情况

  (四)乡村振兴扶持措施落实情况

  (五)拓宽农村居民增收渠道

二、存在问题

  (一)产业发展基础仍需夯实

  (二)人才支撑瓶颈亟待破解

  (三)乡村治理效能仍需提升

  (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仍有短板

三、下步打算

  (一)聚焦产业提质增效

  (二)聚焦人才队伍建设

  (三)聚焦和美乡村建设

  (四)聚焦民生福祉改善

XXXX乡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五年过渡期工作总结

2021年至2025,XX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XX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四个不摘”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五年过渡期即将结束,回首过去五年,XX乡全体干部群众砥砺奋进,攻坚克难,成功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全面巩固和拓展,乡村全面振兴迈出坚实步伐。现将五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情况

五年来,XX乡始终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确保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一是动态监测帮扶机制精准高效。我们严格按照“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的原则,建立了覆盖全乡的网格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体系。通过农户自主申报、干部走访排查、部门数据比对等多渠道预警方式,对全乡所有农户,特别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户进行常态化监测。五年来,全乡累计识别纳入防返贫动态监测对象189586,针对每一户监测对象,我们均第一时间启动响应程序,组建帮扶专班,“一户一策”制定精准帮扶计划,明确帮扶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截至20259,已成功消除风险175542,风险消除率达到92.5%。剩余1444人仍在持续帮扶中,返贫致贫风险总体可控。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建立的这套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机制是及时、精准、有效的,为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核心帮扶政策保持总体稳定。我们深刻认识到,摘帽不是摘责任,脱贫不是终点。五年来,我们坚决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保持了主要帮扶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教育方面,持续落实从学前到高等教育阶段的各项资助政策,累计为1580余名脱贫家庭学生发放各类补助资金超过450万元,有效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在医疗方面,全面落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参保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稳定在85%以上,有效防止了因病返贫致贫。在住房安全方面,持续开展农村房屋安全动态监测,五年累计完成42户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加固,确保所有脱贫群众住上了“放心房”。在饮水安全方面,投资近300万元实施农村供水保障提升工程,新建和改造集中供水点5,管网延伸入户率达到100%,水质达标率持续稳定。

三是“志智双扶”激发内生动力。巩固脱贫成果,根本在于激发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我们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通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光荣榜”评选、“最美家庭”创建等活动,大力宣传脱贫致富先进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群众摒弃“等靠要”思想,树立“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价值导向。同时,依托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等平台,大规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五年来,累计组织开展茶叶种植、精品水果管护、畜牧养殖、电子商务、家政服务等各类技能培训80余场次,培训群众超过5500人次,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田秀才”“土专家”,让脱贫群众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致富”,发展的信心和能力显著增强。

()实施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战略情况

XX乡坚持把实施“五大振兴”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根本路径,统筹谋划,一体推进,着力绘就乡村全面振兴的壮美画卷。

一是聚焦产业振兴,夯实发展根基。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是群众增收致富的源头活水。我们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坚持长短结合,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一方面,做优做强传统主导产业。持续巩固提升2.5万亩生态茶园和1.8万亩精品水果基地的品质和效益,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成功打造了“XX云雾茶”“XX蜜桃”等区域公共品牌,茶叶和水果产业年综合产值由2020年的1.2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1.8亿元。另一方面,积极培育新兴特色产业。成功引进了XX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发展肉牛、肉鸽规模化养殖,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带动超过300户农户年均增收8000元以上。同时,依托XX村的古村落资源和XX河谷的自然风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康养产业,打造了集观光、采摘、民宿、农家乐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带,五年累计接待游客超过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5000万元。目前,全乡85%以上的脱贫户和监测户至少参与了1项以上产业发展项目,产业带动增收效果日益凸显。

二是聚焦人才振兴,激活源头活水。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我们坚持“内育外引”相结合,着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实施“乡土人才培育计划”,建立乡级人才信息库,120余名种养大户、农村工匠、电商达人等纳入重点培养对象,通过政策倾斜、项目扶持、导师帮带等方式,支持他们做大做强。实施“雁归兴乡”工程,通过乡情感召、优化创业环境、提供“保姆式”服务等措施,五年累计吸引35名在外优秀青年返乡创业,他们带回了资金、技术和新的发展理念,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同时,加强对村“两委”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的培训和管理,每年组织集中培训不少于4,不断提升其引领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

三是聚焦文化振兴,铸牢乡村之魂。我们深挖乡土文化内涵,以文化人,以文润乡,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深入推进XX古村落活化利用与文化传承项目,修缮保护了一批具有历史价值的传统民居,建设了乡史馆、民俗展览馆,让乡愁记忆得以延续。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常态化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广场舞大赛、篮球友谊赛等文体活动,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大力推进移风易俗,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XX乡蔚然成风。

四是聚焦生态振兴,擦亮美丽底色。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全面实施XX全域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深入推进“厕所革命”,五年累计完成户用卫生厕所改造3200余座,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以上。建立“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垃圾处理体系,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扎实开展河道“清四乱”专项行动,全面落实河长制,XX河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标准。大力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创建省级森林乡村2,村庄绿化覆盖率超过40%。如今的XX,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一幅“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生态宜居画卷徐徐展开。

五是聚焦组织振兴,筑牢战斗堡垒。我们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于乡村振兴全过程。持续深化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对全乡12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全面升级改造,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通过盘活闲置资产、资源发包、发展物业经济等多种模式,全乡所有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超过10万元,其中3个村超过50万元,为基层组织服务群众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等治理方式,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提高,基层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得到全面增强。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情况

XX乡紧抓作为XX县城乡融合发展试点乡镇的机遇,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一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我们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动城乡融合的“先手棋”,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交通方面,五年累计投资超过1.2亿元,完成了XX过境省道XX乡段的新建工程,改造提升了19公里的旅游环线公路,新建和硬化村组道路超过200公里,实现了从“村村通”到“组组通”“户户通”的跨越,彻底打通了连接城乡的“最后一公里”。能源通信方面,实施了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供电可靠性显著提升。实现了5G网络和千兆光纤在行政村的全面覆盖,城乡居民享受着同网同速的通信服务。水利设施方面,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稳步推进,集镇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成投用,日处理能力翻番,城乡基础设施的差距持续缩小。

二是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我们聚焦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推动城镇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延伸覆盖。教育方面,通过实施“城乡教育共同体”计划,XX县第一小学、第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XX县XX乡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五年过渡期工作总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