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XX县“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评估报告VIP免费

提纲:

一、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一)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二)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

  (三)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

二、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加快推进绿色转型

  (一)强化生态系统建设

  (二)加大环保项目投资

  (三)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三、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全面夯实工作基础

  (一)强力推进问题整改

  (二)持续加强执法监管

  (三)切实提升应急能力

四、主要成效与经验启示

1.高位推动与战略引领: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全局工作的核心位置

2.投资驱动与项目支撑:巨额的环保基础设施投资是环境质量改善最直接、最有效的驱动力

3.激励约束与绩效导向:将生态环境质量考核结果与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紧密挂钩

4.依法治理与严格监管:建立和完善强有力的执法监管体系

五、存在不足与“十五五”展望

1.深化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在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基础上

2.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从单一要素治理转向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3.推动治理体系数字化转型:深度应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

4.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积极探索GEP核算应用

XX县“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评估报告

十四五”规划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亦是生态文明建设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XX县深入贯彻国家生态文明战略思想,聚焦XX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核心任务,以空前的决心与力度,系统性推进污染防治、结构优化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报告旨在对XX县“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的梳理与评估。

一、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十四五”期间,XX县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原则,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各项指标均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空气质量显著提升

XX县以PM2.5和臭氧(O3)协同控制为主线,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六大标志性战役”。具体措施涵盖了从工业源、移动源到生活源的全方位管控。在工业领域,严格推进燃煤锅炉综合治理,强化涉气企业的常态化监管与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在城市管理方面,严格落实建筑工地扬尘管控“六个百分百”措施,扎实开展餐饮油烟专项整治。同时,统筹加强物料运输车辆、烟花爆竹燃放及农村地区“四烧”等面源污染的管控力度。

得益于上述综合性措施,“十四五”期间,XX县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PM2.5PM10平均浓度均圆满完成XX市下达的年度指标任务。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初,全县空气质量继续保持优良水平,这一成绩的取得,为居民健康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水环境安全得到保障

XX县坚持“三水统筹”与“四水四定”原则,全面构建水环境安全保障体系。在饮用水源保护方面,完成了对XX水源地保护区的科学调整与划分,并持续推进全县5个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标准化建设工程,确保了水源地水质安全。辖区内2个地表水国控断面及5处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年水质达标率均稳定达到100%

在水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方面,成果尤为突出。规划期内,先后完成了XX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城区生活污水处理中心提标扩容改造、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及中水回用等关键项目。特别是城区生活污水处理中心的提标扩容工程,不仅提升了处理能力,其出水水质标准也普遍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提升至一级A标准,有效削减了排入自然水体的污染物总量。与之配套的污水管网建设累计完成54.6公里,基本实现了城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的目标。此外,19个乡镇污水处理站的建成投运,极大地提升了农村地区的水环境治理水平。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土壤环境风险有效管控

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XX县以农村环境整治和建设用地准入管理为两大抓手。通过实施总额达380万元的中央和省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完成了11个行政村的环境整治任务,并持续加强农村生活污水与黑臭水体的治理,使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升至30.2%。在建设用地管理上,严格执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制度,已完成6宗重点建设用地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从源头上防范了“毒地”风险。

在固体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的管理上,建立了覆盖全过程的监管体系。严格落实危险废物计划管理、电子转移联单及经营许可等制度,确保了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历年来的危废规范化评估考核达标率均达到100%,有效防范了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风险。

二、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加快推进绿色转型

XX县将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与全过程,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补齐设施短板,成功推动了区域经济向绿色、循环、低碳模式转型。

()强化生态系统建设,筑牢绿色安全屏障

XX县大力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在林业建设方面,通过荒山造林、退化林修复、森林抚育及封山育林等措施,五年间累计完成人工造林4.92万亩、退化林修复15.81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已达到47.25%,成功创建了5个省级森林小镇和4个国家森林乡村。在水土保持方面,精心实施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固沟保塬等工程,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05.11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高达82.18%,并因此荣获“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称号。这些举措不仅改善了区域生态基底,也为维护XX流域的生态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加大环保项目投资,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十四五”期间,XX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紧密对接国家和省级投资导向,围绕生态修复、环境质量改善等六大领域,系统谋划并实施了19个重大工程项目,总投资额高达14.88亿元。这些项目包括XX片区污水管网提升工程、XX水库水源地保护项目、XXXXXX段环境整治项目等,为全县生态环境质量的根本性好转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工程保障。

尽管投入巨大,但公开的检索结果未能提供生态环保项目具体的投资回报率(ROI)及对地区生产总值(GDP)贡献率的精确数据。这反映出当前对生态效益进行经济量化核算的普遍性难题。然而,其间接效益是显而易见的:优良的生态环境提升了地区吸引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XX县“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评估报告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