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X区交通工程建设中心2025年工作总结及2026年工作思路VIP免费

提纲:

一、2025年5项亮点工作

  (一)聚焦民生改善

  (二)聚焦资金保障

  (三)聚焦土地要素

  (四)聚焦项目攻坚

  (五)聚焦成本管控

二、存在的问题及短板

  (一)项目谋划深度不够

  (二)民生项目资金保障不足

三、2026年5项重点工作

  (一)锚定目标

  (二)前瞻布局

  (三)提速增效

  (四)担当攻坚

  (五)从严从实

四、意见建议

  (一)关于项目竣工验收阶段智能交通分项电表安装问题的建议

  (二)关于将规划核实手续的办理时间调整至竣工备案之前的建议

  (三)关于跨镇街项目的投资额分配由业主单位分配的建议

X区交通工程建设中心2025年工作总结及2026年工作思路

2025年以来,区交通工程建设中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民生福祉、项目攻坚和效能提升,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在民生工程、资金保障、土地保障、项目突破及成本节约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多项工作荣获区委红榜激励,充分彰显了X筑路者在推动“科教兴区、山水X”建设中的使命与担当。截至9月底,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91亿元,提前并超额完成了年度投资任务的130%。成功实现了X快速路二期一标高架段、X线等7条道路的完工通车;X国道X段顺利获得省政府土地批复,X国道X段及X连接线成功入库。X快速路二期项目的建设更是得到了市委X书记的高度肯定。

一、20255项亮点工作

(一)聚焦民生改善,打通“断头路”提升群众幸福感。今年以来,我们着力破解“断头路”畅通、“开学路”保障等民生难题,精准施策推动“关键小事”落地。截至目前,X街道X路(X路至X路)、X街道2号路、X路(XX)等7条道路已完工通车,涉及里程约8公里,有效缓解了学校周边的交通拥堵问题,显著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该项工作荣获区委红榜提名。

(二)聚焦资金保障,创新举措破解重大项目融资难题。X二期快速路工程作为省市级重大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规模大、资金需求紧。我们通过专项债创新突破,成功争取11.58亿元资金支持,创全市本级发债额度新高,并成为全市唯一跳发项目,同步解决了建设资金短缺与房票拖欠问题。该项工作获区委红榜提名。市域铁路S3线一期工程房票陆续到期,涉及兑付金额约15亿元,其中超出概算内政策处理费用约10亿元。我们通过多方筹措资金,已兑付172户约4亿元,年内力争完成全部到期房票兑付。

(三)聚焦土地要素,创新机制实现征收与建设双提速。X国道XX段改建工程作为省市重点工程,由区委主要领导挂牌领衔。自今年接手项目以来,我们创新性地采用“三线并进”征收模式,在30天内高效完成233亩土地征收协议签订及权属核查;仅用72小时便完成168宗地籍校核,成为全市首个通过新政审查的交通项目。通过三级联动机制,历时132天获得省政府批复,较同类项目提速58%。在施工准备阶段,我们提前进场搭建临时设施,并与街道紧密合作,顺利完成3处关键节点的交地工作。418日,项目成功入库纳统,创下中交一公局在X项目进场最快纪录。该项目较原计划提前60天完成土地保障工作,为全面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两项工作均获得区委红榜激励。

(四)聚焦项目攻坚,“技术+管理”双轮驱动助力重点工程提前通车。X快速路二期一标高架段(1845米)与X线二三期(2055米)作为我市“强城行动”的关键交通项目,我们通过“技术攻坚+精细管理”模式,于51日同步实现通车。其中,X高架段创新应用全预制拼装技术,成功将工期缩短30%、碳排放降低20%,并攻克市域铁路S3线交叉施工难题;X线则通过设计优化与施工统筹,较原计划提前5个月完工,有效打通X中心区至X的交通脉络。两个项目的通车,有效缓解了南片城区的交通拥堵,形成了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充分展现了基础设施建设“又快又好”的示范效应。该两项工作均荣获区委红榜激励。

(五)聚焦成本管控,实现集约化高效利用,释放交通社会效益。通过实施项目捆绑机制,将X线三角地公园工程(总投资200万元、占地6500平方米)纳入南环线X隧道工程,将XX小学X校区新东路工程(总投资约100万元、占地1755平方米)纳入霞北路工程,从而减少项目立项、初设、招标等流程,有效缩短前期工作时间。同时,采用以大带小模式优化资金配置,通过共享施工资源、优化采购渠道、统筹施工工序,实现资金集约化使用,加速民生项目落地。针对南环线X隧道两侧连接线工程进度滞后的情况,担当作为,主动协调各方力量,推动隧道于国庆节实现临时通车,显著缓解X中心区与南部新区的交通压力,充分释放交通社会效益。

二、存在的问题及短板

(一)项目谋划深度不够。市政工程规划阶段对周边环境要素的系统性评估存在缺失,包括未建立与既有建筑的间距协调机制、缺乏与道路标高的竖向衔接论证、忽视排水系统的承载力匹配分析。施工前期未开展地下管线综合探测、地质条件专项勘察及交通影响评价,导致政策处理阶段出现用地权属争议、管线迁改滞后、居民投诉激增等衍生问题,暴露出规划阶段多专业协同不足、基础数据采集不完整、利益相关方沟通机制缺失等深层次矛盾。

(二)民生项目资金保障不足。在当前宏观经济背景下,政府财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X区交通工程建设中心2025年工作总结及2026年工作思路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