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县生态环境局2025年度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报告VIP免费

提纲:

一、政治生态建设总体情况

  (一)理论武装“铸魂”工程扎实推进

  (二)责任落实“强基”工程纵深推进

  (三)队伍建设“提质”工程成效凸显

  (四)作风建设“清朗”工程持续深化

二、存在的短板弱项及具体表现

  (一)理论学习的“深度”与“转化”存在差距

  (二)责任传导的“密度”与“实效”有待加强

  (三)队伍建设的“力度”与“精度”仍需提升

  (四)政治文化的“温度”与“感染力”仍需增强

三、问题根源剖析

  (一)政治站位的高度不够

  (二)责任落实的硬度不够

  (三)创新突破的力度不够

  (四)人文关怀的温度不够

四、下一步整改提升措施

  (一)以“学深悟透”为关键

  (二)以“压实责任”为抓手

  (三)以“锻造铁军”为目标

  (四)以“文化浸润”为载体

县生态环境局2025年度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报告

根据《关于常态化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工作的实施意见》(组发〔202512号)文件要求,县生态环境局党支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通过专题调研、谈心谈话、查阅资料、征求意见等方式,全面梳理2025年以来全局政治生态建设情况,深入查摆存在的短板弱项,深刻剖析问题根源,针对性提出整改提升措施。现将分析研判情况报告如下。

一、政治生态建设总体情况

2025年以来,县生态环境局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推动政治生态持续向上向好,为高质量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服务县域经济绿色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

(一)理论武装“铸魂”工程扎实推进,政治方向更加坚定

局党支部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2025年累计召开党支部会21次,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13次,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专题研讨6场,覆盖干部职工180余人次。创新“理论+实践”学习模式,结合“世界环境日”“全国低碳日”等节点,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企业、社区、农村开展“生态宣讲进万家”活动8场,发放《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手册2000余份;依托“学习强国”“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建立“每日打卡+每周晾晒+每月评比”机制,全局人均年度积分达12800分,在全县机关单位中排名第3.特别值得肯定的是,执法大队老党员张同志坚持手写学习笔记20余万字,其“从'要我学''我要学'”的学习心得被《日报》刊发,成为全局理论学习的鲜活典型。

(二)责任落实“强基”工程纵深推进,管党治党更加严实

局党支部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定《2025年党建工作要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细化分解任务32项,签订《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56份。建立“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科室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三级责任体系,全年召开党风廉政专题会议4次,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12轮,梳理重点岗位风险点23个,制定防控措施28条。创新“嵌入式”监督模式,在环评审批、环境执法、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设置“纪律观察员”,2025年以来对12个重点项目、56家企业开展“伴随式”监督,发现并整改苗头性问题7个。突出“以案促改”,组织观看《围猎·行贿者说》《生态环保领域违纪违法警示录》等专题片4场,开展“以案说纪”微课堂6次,干部职工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显著增强。

(三)队伍建设“提质”工程成效凸显,担当作为更加彰显

坚持“选育管用”全链条培养干部,2025年通过“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活动选拔业务骨干12名,其中3人入选市生态环境系统“青年尖兵库”;选派5名年轻干部到省厅跟班学习、3名干部到乡镇环保所锻炼,干部队伍“梯队结构”进一步优化。聚焦“急难险重”任务,在夏季臭氧污染防治、秋冬季秸秆禁烧、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等工作中,成立“党员突击队”7支,设立“党员先锋岗”15个,党员干部连续奋战60余天,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异味扰民、黑臭水体等问题28个,相关事迹被《中国环境报》报道2次。2025年全局共有12人次获县级以上表彰,其中执法大队被评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先进集体”,1名干部获“县最美公务员”称号。

(四)作风建设“清朗”工程持续深化,政治文化更加清明

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2025年全局“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18%,会议文件数量同比减少25%。大力整治“庸懒散慢拖”问题,开展“作风建设提升月”活动,建立“周督查、月通报、季考评”机制,通报迟到早退、脱岗串岗等问题12起,批评教育15人次。弘扬“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在环评审批中推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模式,将平均审批时限从20个工作日压缩至12个工作日;在环境执法中落实“首违不罚”“柔性监管”,全年开展普法宣传37次,帮助企业完善环保手续19家,实现“执法温度”与“监管力度”有机统一。干部职工普遍反映,“现在加班多了但干劲足了,压力大了但心气顺了”。

二、存在的短板弱项及具体表现

对照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政治生态建设“十看”要求,经深入查摆,仍存在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理论学习的“深度”与“转化”存在差距

部分干部职工存在“完成任务”心态,学习停留在“读原文、记笔记”层面,结合实际思考不够。如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专题研讨中,个别同志发言照搬课件、空喊口号,未能结合本县“化工园区整治”“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等具体工作谈落实;个别科室存在“重业务、轻学习”现象,2025年第三季度督查发现,污防科3名干部学习笔记未按要求记录“党的XX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专章”内容,补学记录存在“补抄应付”问题。

(二)责任传导的“密度”与“实效”有待加强

虽然建立了三级责任体系,但在“最后一公里”落实上仍有薄弱环节。个别班子成员对分管领域的廉政风险研判不够主动,如在今年某企业环评审批中,分管领导仅审核了材料合规性,未深入了解企业是否存在历史环保问题,导致后续因群众举报需重新核查,影响审批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县生态环境局2025年度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报告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