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暨“千万工程”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VIP免费

提纲: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

三、对标先进、系统推进

四、强化领导、压实责任

在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暨“千万工程”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暨“千万工程”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委工作要求,总结前期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回顾总结会,更是一次加压奋进的动员部署会。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做好巩固衔接与乡村振兴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今年以来,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优先位置,统筹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一是巩固脱贫成果更加有力有效。我们始终把防止返贫作为底线任务,持续优化监测帮扶机制,依托大数据平台进行动态预警,确保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全市上下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深化协作帮扶,特别是与XX地区的对口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扎实推进,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形成强大合力。就业是巩固脱贫成果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今年以来,我们实现了34.91万脱贫人口的稳定务工就业,易地搬迁“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脱贫群众的收入渠道更加稳定。

二是乡村产业发展更具规模特色。我们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稳定增收的治本之策,深入实施“五个农业”,大力发展帮扶产业、富民产业、特色产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上半年,全市特色农业全产业链综合产值预计达到36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3%,增速位居全省第二,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特别是我们的茶叶、中药材等主导产业,带动能力显著增强。茶叶产业带动了22万户茶农,户均增收18100元;中药材产业带动了21万户种植户,户均增收2万元。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突破10万亩大关,达到10.64万亩,稳居全省第一,带动农户增收超过5000万元。这些沉甸甸的数据背后,是千家万户生活水平的真实提升,是我们产业富民政策的生动体现。

三是和美乡村建设更富内涵品质。我们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深化“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活动,乡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十百千”示范创建圆满收官,成功创建了12个市级示范镇和90个示范村。农村“厕所革命”扎实推进,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3.25%;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的自然村覆盖率超过95%,“六乱”整治成效显著。一批像XX县、XX镇、XX村一样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他们因地制宜,探索出了支部引领、群众参与、共建共享的乡村建设新模式,为全市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和弱项。比如,一些地方的监测帮扶还不够精准及时,对潜在风险的识别和处置能力有待加强;产业发展的链条还不够长,精深加工能力不足,联农带农机制的稳定性、紧密性还有提升空间;乡村建设中存在“盆景”与“风景”不协调的问题,一些地方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个别干部存在松劲歇脚、麻痹厌战的思想,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对于考核反馈的问题,我们必须照单全收、立行立改;对于自身排查出的问题,更要主动认领、坚决整改。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各项工作。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必须把这项工作作为政治任务,抓得紧而又紧、实而又实,确保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第一,要全力做实监测帮扶,确保“防”得准、“帮”得实。防止返贫,关键在于一个“早”字。要继续发挥好防返贫监测预警平台的作用,优化识别比对措施,将数据采集和线下排查紧密结合,把功夫下在平时,及时发现并识别收入骤减、支出骤增的家庭,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绝不允许出现任何遗漏。对于已经识别的监测对象,要严格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量身定制帮扶措施,实行“一户一策”精准管理,确保帮扶取得实效。特别是要持续深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完善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大力发展配套产业,千方百计促进搬迁群众充分就业,让他们不仅“搬得出”,更能“稳得住、能致富”。要继续深化XX对口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主动对接,积极作为,争取更多项目、资金和技术支持,为巩固脱贫成果注入更强动力。

第二,要全力做强富民产业,夯实“稳”的基础、“增”的后劲。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我们必须在“土特产”上做足文章,推动产业全链条升级。一是要在延伸产业链上下功夫。我们不能满足于只做“原料”供应商,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支持经营主体建设冷链、仓储、烘干等设施,推动一产“接二连三”,提高产品附加值。像XX县建成全市首条果蔬冻干生产线,就是很好的探索,把小草莓做成了大产业。我们要鼓励更多这样的创新,让农产品“身价”倍增。二是要在健全联农带农机制上下功夫。产业发展的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在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暨“千万工程”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