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正视问题不遮掩”的清醒
(一)党建引领作用弱化
(二)纪律执行存在短板
(三)作风建设仍有差距
二、以“深挖根源不手软”的担当
(一)思想认识有偏差
(二)责任落实有缺位
(三)制度机制有漏洞
三、以“狠抓整改不松劲”的行动
(一)强化思想引领
(二)压实责任链条
(三)完善制度机制
在局党支部全面从严治党专项检查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局党支部全面从严治党专项检查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既是对前期专项检查反馈问题的集中“复盘”,也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再动员”。此次专项检查,上级党委精准指出了我们在党建引领、纪律执行、作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指明了方向。开好这次民主生活会,关键要做到“三个聚焦”:聚焦问题不回避、聚焦根源挖到底、聚焦整改见实效,真正把专项检查的“问题清单”转化为从严治党的“成效清单”。下面,我结合支部实际,讲三点意见。
一、以“正视问题不遮掩”的清醒,把准整改“方向标”
专项检查反馈的问题,是对支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政治体检报告”。只有敢于直面问题、精准认领问题,才能为后续整改筑牢基础。从检查情况来看,我们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账。
(一)党建引领作用弱化,与业务工作“两张皮”。一是政治站位不够高。部分党员干部对“党建是最大政绩”的认识不深刻,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倾向,在谋划工作时,往往先考虑业务指标完成情况,再“顺带”安排党建任务,导致党建工作沦为“配角”。例如,今年上半年的〔具体业务项目〕推进中,支部未及时围绕项目中的廉政风险点开展专题党建活动,未能发挥党组织“把关定向”作用。二是党建与业务融合不紧密。党建活动设计缺乏针对性,多以“读文件、学报告”为主,未能结合业务工作中的难点堵点开展“党建+攻坚”“党建+服务”等特色活动,导致党建对业务的“助推器”作用未充分发挥。三是党组织凝聚力不足。部分党小组活动参与率偏低,党员干部在业务工作中“各自为战”,缺乏通过党组织协作解决问题的意识,例如在〔具体工作协调事项〕中,因党员干部未主动以党组织为纽带沟通配合,导致工作推进滞后15天。
(二)纪律执行存在短板,制度“长牙带电”不足。一是纪律教育流于形式。虽然定期组织纪律学习,但多停留在“学过就算”的层面,缺乏结合身边案例的深度剖析,部分党员干部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法规的具体条款理解不深,存在“不知纪、不畏纪”的情况。例如,在今年的纪律测试中,仍有%的党员对“六项纪律”的具体内容回答不完整。二是制度执行打折扣。支部制定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制度》《党员干部日常行为规范》等制度,在实际执行中存在“宽松软”现象,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多以“提醒”为主,缺乏刚性约束。例如,个别党员干部存在“上班迟到早退”“工作时间处理私事”等问题,支部仅进行口头批评,未按制度进行通报问责。三是监督机制不健全。党内监督存在“老好人”思想,批评与自我批评时“辣味”不足,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未能及时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在上半年的组织生活会上,有%的批评意见停留在“工作不够细致”“学习不够深入”等表面问题,未触及思想和纪律层面。
(三)作风建设仍有差距,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未打通。一是形式主义问题突出。部分工作存在“重痕迹、轻实效”倾向,例如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时,过度注重拍照留痕、材料归档,对群众反映的〔具体民生问题〕解决进度跟踪不力,导致问题办结率仅为%。二是担当作为意识不强。少数党员干部存在“怕出错、怕担责”的心态,面对复杂业务工作时,存在“等靠要”思想。例如,在处理〔具体疑难业务事项〕时,相关党员干部因担心承担责任,未主动向上级请示、与群众沟通,导致问题搁置近一个月。三是服务群众能力不足。窗口服务岗位的党员干部,在接待群众咨询时,存在“政策解读不清晰”“服务态度不耐烦”等问题,今年以来共收到群众关于服务质量的投诉起,反映出我们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上还有差距。
这些问题的存在,看似是工作细节上的不足,实则是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不到位的体现。我们必须端正态度、认领问题,绝不能有“过关”思想、“侥幸”心理。
二、以“深挖根源不手软”的担当,找准整改“突破口”
问题表象背后,往往隐藏着思想、责任、机制等深层次原因。只有把根源挖深、挖透,才能做到“对症下药、靶向治疗”。结合专项检查反馈和支部实际,问题根源主要集中在三个维度。
(一)思想认识有偏差,“从严治党”理念树得不牢。一是政治意识淡薄。部分党员干部未能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将其视为“党务部门的事”,而非全体党员的共同责任,导致在工作中缺乏主动参与、主动落实的意识。例如,个别业务科室的党员干部认为“从严治党是支部书记和委员的责任,与我无关”,在日常工作中忽视纪律要求。二是宗旨意识弱化。少数党员干部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工作中更关注“完成任务”,而非“群众满意”,导致服务群众时缺乏耐心和责任心,这也是群众投诉的主要原因。三是纪律观念松弛。部分党员干部存在“小节无害”的错误思想,认为“偶尔迟到、轻微违规不算大事”,未能认识到“破法”必先“破纪”的道理,久而久之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最终导致小问题演变成大隐患。
(二)责任落实有缺位,“一岗双责”链条拧得不紧。一是主体责任压得不实。支部书记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在统筹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上用力不足,对部分党小组工作的指导缺乏针对性,导致责任传导“层层递减”。例如,对〔具体党小组〕的党建工作,仅满足于“听汇报、看材料”,未深入实地调研解决实际问题。二是“一岗双责”落得不力。支部委员和科室负责人,在履行分管领域业务责任的同时,未能同步履行党建和廉政责任,存在“只抓业务、不管党建”“只看业绩、不查纪律”的情况。例如,某科室负责人在部署时,未同步强调廉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