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基层为核心
(一)优化基层资源配置
(二)完善基层服务模式
(三)提升基层管理水平
二、以创新为驱动
(一)推进管理体制创新
(二)强化科技创新支撑
(三)促进服务模式创新
三、以预防为先导
(一)加强疾病监测预警
(二)强化预防接种工作
(三)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四、以中西医融合
(一)促进中西医协同发展
(二)传承创新中医药事业
(三)推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
五、以健康为导向
(一)强化政策协同联动
(二)优化健康资源配置
(三)完善健康保障制度
六、以共享为目标
(一)加强社会动员参与
(二)促进健康公平可及
(三)推动健康产业发展
在卫健委党组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前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
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卫生健康事业肩负着重要使命与责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卫生健康领域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将卫生健康工作与国家发展大局紧密相连,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坚实的健康根基。借此机会,我谈几点体会。
一、以基层为核心,筑牢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一)优化基层资源配置。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基层的资金投入和设备更新,确保基层具备基本的诊疗条件和服务能力。合理规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布局,根据人口分布、地理环境等因素,优化机构设置,提高服务的可及性。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定向培养、人才引进、在职培训等方式,提高基层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二)完善基层服务模式。建立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提高签约服务质量,为居民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推广社区首诊、分级诊疗制度,引导居民合理就医,形成有序的就医秩序。加强基层与上级医疗机构的协作,建立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三)提升基层管理水平。建立科学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机制,加强对服务质量、服务效率、群众满意度等方面的考核,激励基层人员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实现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等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诊疗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二、以创新为驱动,激发卫生健康事业活力
(一)推进管理体制创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医院治理结构,提高医院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多元化的医保支付体系,激励医疗机构控制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卫生健康领域的行业监管,建立健全综合监管机制,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
(二)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加大对卫生健康科技创新的投入,建立稳定的科研经费保障机制,支持医疗机构和科研机构开展前沿性、创新性研究。加强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打造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基地和协同创新中心。完善卫生健康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科技成果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应用率。
(三)促进服务模式创新。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开展在线诊疗、远程医疗、健康咨询等服务,为群众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推广智慧医疗服务,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提高医疗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加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创新,建立健全医养结合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的健康养老需求。
三、以预防为先导,构建公共卫生安全屏障
(一)加强疾病监测预警。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疾病监测网络,加强对重点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职业病等的监测,及时掌握疾病的流行趋势和变化规律。完善疾病预警机制,提高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作,形成联防联控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预防接种工作。加大预防接种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预防接种的认识和接受度。加强预防接种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预防接种操作规程,确保接种安全。优化预防接种服务模式,提高接种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及性。
(三)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的协同性和实效性。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确保应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