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落实的方向”角度
1.近日
2.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3.粮食总产再创新高
4.折不扣抓落实
5.经济工作从来都不是抽象的、孤立的
6.做到不折不扣抓落实
7.但也要看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顽瘴痼疾
8.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要站在全局谋划一域
二、“抓落实的作风”角度
1.敢作善为抓落实
2.有的地方和部门工作落实看上去风风火火
3.高效落实
4.全部落实就是不作选择、不搞变通、不讲条件
5.任何工作都有一定的时效要求
6.工作推进中
三、“抓落实的态度”角度
1.推进工作要实打实、硬碰硬
2.不折不扣抓落实
3.要胸怀“国之大者”
4.敢作善为抓落实
5.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
6.雷厉风行不是一味求快
7.要大干快干
四、“抓落实的方法”角度
1.抓落实
2.深入查找分析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问题及其根源
3.把主题教育解决问题的实效体现在推进中心工作上
4.雷厉风行抓落实
5.求真务实抓落实
6.不折不扣抓落实
7.健全工作体系
8.在全面深化改革中
9.雷厉风行抓落实
10.掌握科学工作方法
“求真务实、狠抓落实”方面问题查摆材料汇编
一、“抓落实的方向”角度,共8条
1.近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对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和工作群组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正是努力为基层真减负、减真负的务实举措。作风建设是攻坚战、持久战。既解决老问题也察觉新问题,既解决显性问题也解决隐性问题,既解决表层次问题也解决深层次问题,拿出更大的决心、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举措,发扬钉钉子精神,始终保持突出问题的整治力度,不断健全基层减负的长效机制,为基层卸下不必要的负担,才能让基层党员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工作落实,让经营主体放开手脚、轻装上阵,专心致志搞发展。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着眼的是全局、把握的是大势、体现的是方向、谋划的是根本,真正让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必须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不能刻舟求剑、拿一个模子去套。比如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扬长补短,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再比如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关键是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发挥自身优势,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要用好主题教育成果,大兴调查研究,落实“四下基层”制度,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2.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3.粮食总产再创新高,就业物价总体稳定,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基本完成,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扩大,抗洪灾、化债险、保交楼成效明显,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
4.折不扣抓落实,首先要在完整准确全面把握上下功夫,对“国之大者”领会到位,对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了然于胸,深刻领悟党中央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为贯彻落实打下坚实基础。
5.经济工作从来都不是抽象的、孤立的,而是具体的、联系的。只有站在政治高度看,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才能领会更透彻,工作起来才能更有预见性和主动性。
6.做到不折不扣抓落实,既要完整准确全面落实,确保执行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也要突出目标导向、效果导向,以创造性工作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变形走样、把好经念歪,说到底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祟,是典型的不作为、乱作为,贻误党和国家事业、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危害无穷。要及时准确发现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切实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切实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7.但也要看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顽瘴痼疾,就像“牛皮癣”,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且花样不断翻新,特别是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容易产生一些新变种、新现象。比如有的地方工作应用软件过多过杂,一些基层干部疲于在各类应用软件、公号上打卡、“留痕”;有的地方热衷于举办各种论坛,论坛过多过滥既浪费钱又浪费时间。这些占用了基层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增加了基层工作人员的负担,必须下大力气坚决纠治,切实打通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8.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要站在全局谋划一域,干好一域服务全局,把党中央决策部署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努力创造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二、“抓落实的作风”角度,共6条
1.敢作善为抓落实。抓落实,干部是关键。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考验党员干部的能力和作风。心中谨记“落实什么”,常思“如何落实”,党员干部要有甘当“钉子”的行动自觉,攀高山、涉险滩、破藩篱,既要有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也要有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同时,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在发展主场树立起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用人导向,引领干部敢担当善作为,更好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
2.有的地方和部门工作落实看上去风风火火,实则落而不实、骛于虚声,做表面文章、耍花拳绣腿。有的同志在落实上级工作要求时,把布置作业当落实了、把督导当落实完了,站着不动“喊号子”;遇到急难险重工作任务时,挑三拣四、推拖绕躲,拈轻怕重“打太极”;履行日常工作职责时,推推动动、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凡此种种,奉行的都是所谓“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处世哲学“,与我们党和国家对干部的要求完全相悖。
3.高效落实,就是“全部落实”,不是“选择落实”。有的同志回避困难,对容易完成、锦上添花的工作就快落实,对攻坚克难、啃硬骨头的工作就慢落实甚至不落实,这是一种不作为的典型表现。
4.全部落实就是不作选择、不搞变通、不讲条件,敢于较真碰硬、咬住不放。不折不扣全部落实,是“有效落实”的关键。有效落实,就是要“落地见效”,不是“正在落实”。
5.任何工作都有一定的时效要求,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完成,达到一定的工作效果,才算是达成了预定的目标。
6.工作推进中,我们不仅要为“有望达成意向”“有望落地开工”“有望妥善解决”而努力,而且更要早日把“有望”变为“有效”,把“进行时”变成“完成时”。落地落靠、见到实效,完成设定工作目标,是“有效落实”的根本。
三、“抓落实的态度”角度,共6条
1.推进工作要实打实、硬碰硬,解决问题要雷厉风行、见底见效。
2.不折不扣抓落实。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搞变通,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基本要求。要完整、准确、全面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实质,学到精髓、谋实思路、扎实工作,坚决防止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阳奉阴违、自行其是等问题。
3.要胸怀“国之大者”,自觉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对标对表党中央要求,积极担当作为,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深悟透、融会贯通,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奋进力量,转化为确保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落地落实的具体行动,转化为不断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实际成效,确保最终效果符合党中央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