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守政治引领
(一)把监督体系打造成忠诚践行“两个确立”的坚实堡垒
(二)把监督体系打造成正风肃纪的锐利武器
(三)把监督体系打造成提升治理水平的强大引擎
二、坚持系统谋划
(一)构建全方位协同监督体系
(二)完善上下联动监督机制
(三)强化基层监督网络建设
三、聚焦关键环节
(一)压实监督责任链条
(二)深化监督场景运用
(三)推进监督标本兼治
四、突出创新驱动
(一)创新监督理念
(二)创新监督方式
(三)创新监督制度
五、强化队伍建设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二)加强业务能力建设
(三)加强纪律作风建设
纪委书记在市委常委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前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持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环节。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重要力量,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严的工作标准、更实的工作举措,推动监督体系的健全完善,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借此机会,我谈几点浅见。
一、坚守政治引领,精准领会健全监督体系核心要义
(一)把监督体系打造成忠诚践行“两个确立”的坚实堡垒。健全完善监督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政治意义,其核心在于忠诚践行“两个确立”。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两个确立”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推动完善我市的监督体系,必须将忠诚拥护“两个确立”贯穿于体系建设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要时刻胸怀“国之大者”,紧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强化政治监督,确保党中央的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切实把“两个确立”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把监督体系打造成正风肃纪的锐利武器。健全完善监督体系是党依靠自身力量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制度安排。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一些不良作风和腐败问题仍时有发生。我们必须着眼于打好党风廉政建设持久战,构建科学有效的监督体系。要压实各级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特别是要强化各级“一把手”的管党治党政治责任。通过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做到对不良作风及时纠正、对违纪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对制度漏洞迅速修补,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把监督体系打造成提升治理水平的强大引擎。健全完善监督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对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坚持将监督工作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的关键环节、为民服务的重点领域以及安全稳定的重要任务,加强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全方位监督。通过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治理对策,推动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显著提升,为我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二、坚持系统谋划,积极探寻健全监督体系有效路径
(一)构建全方位协同监督体系。健全完善监督体系需要树立系统观念,强化整体设计。我们要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监督格局,推动各类监督主体协同发力。一方面,要建强纪检监察专责监督体系,优化内部运行机制,深入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和巡视巡察监督的统筹衔接,深化运用“室组地企校”联动机制,实现监督全覆盖从“有形”向“有效”转变;另一方面,要协助党委建好主责监督体系,构建党内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相互贯通、相互协调的大监督格局,形成监督合力,实现监督效果的最大化。
(二)完善上下联动监督机制。健全完善监督体系要注重上下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我们要督促各级党委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加强对下级党委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横纵结合的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党的工作部门的职能监督作用,完善省市县三级一贯到底的主责监督体系。同时,要强化上级纪委监委对下级纪委监委的领导,推进纪检监察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加强对派驻(派出)机构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纪检监察机构的领导指导,切实增强专责监督的穿透力,确保监督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强化基层监督网络建设。健全完善监督体系必须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我们要充分发挥县级党委的领导和统筹作用,整合县乡村三级监督机构力量,配齐配强县级纪委监委人员队伍,汇聚各方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要聚焦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将基层监督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基层监督长效机制,切实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让群众感受到监督就在身边、正风肃纪就在身边。
三、聚焦关键环节,切实提升健全监督体系实际效能
(一)压实监督责任链条。要以压实责任为关键,构建严密的监督责任体系。建立“责任台账”,围绕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市委的工作要求,明确监督重点和目标任务,建立清晰明确、可量化可评价的监督台账,完善对账、清账和督促落实机制,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形成“责任清单”,对照各地区、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将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细化分解,明确责任主体和工作要求,通过纪委的协助推动和党委的组织领导,引领各部门积极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开展“监督谈话”,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进行常态化的监督谈话,谈话前深入调研了解情况,谈话中严肃指出问题、提出整改要求,谈话后跟踪监督整改落实情况,通过全链条的监督谈话,压实责任、传导压力。
(二)深化监督场景运用。要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优化监督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