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如何写好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的创作方法和写作技巧VIP免费

提纲:

一、调查研究的本质

二、当前办公室干部调研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学习不勤

  (二)定位不准

  (三)钻研不深

  (四)打磨不精

三、调研报告的创作方法和写作技巧

  (一)突出重点

1.选题要力求一个“准”字

2.选材要力求一个“精”字

3.选方法要做到一个“宽”字

  (二)抓住关键

1.谋观点要在创意点上下功夫

2.谋布局要在大视野上下功夫

3.谋角度要在独特性上下功夫

4.谋规律要在创造力上下功夫

  (三)统筹兼顾

  (四)注重转化

浅谈如何写好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的创作方法和写作技巧

调查研究不仅是老话题老课本,而且也是常讲常新,常用常新的新课题新教材。调查研究是党务干部、办公系统干部的一项基本功。从两个角度看:从工作的角度,调查研究是决策的基础,到一线获取情况、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提出对策,从而推动问题解决和工作落实,并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全面的参考信息;从材料的角度,调查研究也是综合材料写作的基础,写好领导讲话、工作报告、工作方案等综合材料,必须要以做好调查研究为前提,这是写好一切文章的前提,基础条件。调查研究与综合材料写作如果出现两张皮,你调研的问题和要写的文章没走一条线,跑火车道永远不搭线,那这篇调研文章我相信领导不会满意。即便你的综合材料的辞藻再华丽、语句再硬朗,那文章的实用价值也不会太大。所以,今天我要跟大家讲调研报告的创作方法和写作技巧,这也是抓住了综合材料的矛盾所在,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是主要矛盾,换句话说也是核心。调查研究,调查报告写好了,其他材料可能也迎刃而解了。所以领着大家在处发力产出新意,新意就是思想、观点、方法;在地破解回答新题,在传统手段的工具箱里拿起解决现实问题的武器,使调查研究更加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感,更具有现克难举措的创新性和实效性。

一、调查研究的本质

调查研究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创造思想。用形象比喻来讲,调查研究是特殊的思想市场、是特殊的创意产业,是特别的智慧经济、是特别的方法超市。总之,调查研究是归纳现状的分类器,是发现问题的显微镜,是分析问题的扫描仪,是解决问题的“公开讲话”。不仅是机关公务人员办公干事的基本功,而且也是领导干部履职施政的方法论;不仅是领导者决策的智库,而且还是干部破解难题的法宝

毛主席有一句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我们在工作开展中一项重要且必不可少的途径与手段,没有调查研究就没办法直观地掌握实情,没办法深刻地了解问题所在,更没办法科学地制定措施办法。于党内干部而言,其重要性更要加深一层,因为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还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都要求我们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调查研究。可以说,调查研究是所有党员干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项必备技能,也是我党联系群众的一个极端重要途径。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大问题。因此,党员干部要时刻不忘调查研究,时刻把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二、当前办公室干部调研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学习不勤,胸中无墨

有的干部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花在读书看报、查阅资料、收集素材上的时间和精力不多造成知识储备跟不上形势需要,接到调研任务时,感觉书到用时方恨少。或是虽然能积极抽出时间学习,但仅仅满足零星式、碎片化地获取知识,缺乏有效整合和加工,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更谈不上思想积淀。还有相当一部分干部把写作当成苦差事,主观上存有畏惧逃避情绪,造成了从不想写、不愿写不会写、不懂写的恶性循环贻误了提升自身素质的机会。

(二)定位不准,手中无题

有的干部虽然有调研的主观意愿,但由于视野不够开阔、定位不够准确等原因,找不到适合的题材开展调研,存有不知该写什么的困惑。或因没有掌握选题要诀,出现一些不成功的选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选题过高。如动辄选取涉及国家宏观决策层面的题材,实际上由于站位、认知、学识等原因,一般的基层同志根本难以驾驭。二是选题过大。有的未对主题作具体的定义和明确的界定,导致涉及面太广,重点不突出,限于文章篇幅,难以将情况问题讲清楚。三是选题过空。有的题材理论性太强,内容空洞,脱离实际,无法有效指导实践。四是选题过旧。一些题材是多年以前的老调重弹,跟不上形势发展,甚至与当前的新要求、新提法相悖,失去了开展调研的意义。

(三)钻研不深,心中无策

有的干部在调研中,虽然能够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却不擅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些情况较为复杂的主题,显得束手无策,提不出针对性、建设性较强的解决意见。有的年轻干部对事物的认知浮于表面,不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不善于剖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难以找准解决问题的最佳切入点。更有些干部不愿主动思考,奉行拿来主义,照搬照套他人的调研成果,缺乏与实际情况有效的结合。

(四)打磨不精,文中无泽

有的干部,在撰稿过程中随意发挥、天马行空,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没有紧扣调研主题,虽然全篇洋洋洒洒数千字,却内容空洞、言之无物、不着边际。另有一些文稿虽然粗看没有明显问题,却经不起认真推敲,如段与段之间过渡不自然、句与句之间衔接不顺畅,一些表述不精炼、不准确、不具体,甚至出现病句、错别字和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等低级失误。

三、调研报告的创作方法和写作技巧

任何一种题材的材料都离不开勤学勤练的学习积累,在学习调研报告写作技巧前,我们最基本的要提高博读、厚积、勤练的学习能力。博读。首先,要多读党报党刊和上级文件,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和上级政策,了解党和国家对当前各项工作的最新要求,确保政治上不跑偏。其次,要多读与自身岗位职责紧密相关的资料,熟练掌握业务知识,做到干一行精一行。再次,多读刊载在主流报刊上的优秀调研文章,认真研究其谋篇布局、语句运用、论证方式等方面的规律和要领,做到体有所摹。厚积。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对于接触到的一些有价值的素材,如一篇好的文章、一套好的标题、一些精妙的语句等,要通过剪报、笔记、扫描、拍照、存电子文档等方式进行收集,并实行分类归档,不断丰富自己的资料库,在需要引申运用的时候,便可以信手拈来,引经据典,增强调研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勤练。熟能生巧,勤于动笔、多写多练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不二法门。要善于自我加压,保持一定强度的调研写作训练量,形成笔耕不辍的习惯。每年提前选好调研课题,制定调研写作任务时间表,并严格按照既定时间节点完稿,确保每年都能推出一定数量的调研成果。要着力培育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调研式思维,将调研写作的艺术和技巧融入其他日常公文写作中,使文稿更具前瞻性、建设性和实用性,切实发挥以文辅政的作用。

结合个人学习材料心得和自身实践感悟所得,借鉴、归纳、总结、提炼出以四选四谋五性五用为主要内容的四四五五创作方法和写作技巧,今天,重点和大家分享这个写作技巧,以供大家在实际工作中参阅参考,不当之处,恳请匡正。

(一)突出重点,把握四选

四选的主要内容就是:选题、选材、选法、选时。其中的关键所在,即实用、有用。

1.选题要力求一个字。选题决定成败。决定报告能否进入领导决策,产生良好社会反响,核心就是能用上。选题要磨炼自己先知先觉的敏锐嗅觉,力求传送时代信息、拨动时代琴弦、把握需求者的脉搏。要紧贴党委政府工作重点选题、要聚焦社会热点选题、要突出工作亮点选题、要围绕发展难点选题。

一是要以司令员的位置去选题,谋求新战略。考虑问题要从战略性、宏观性位置出发。做到三个关注:关注领导行踪、关注领导言语、关注领导的指示。坚持四个做到:与市委、市政府在思路上共振、在时机上吻合、在意向上趋同、在需求上贴近。选题一方面要服务于前置规划。如,就一项工作的开展思路、战略目标及规划开展调研,厘清工作思路和工作要点,提出目标和措施。另一方面要服务于跟踪落实。如,就一项重要决策,重点工作的贯彻落实情况开展调研,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推动落实。

二是要以情报员的视角去选题,搜集新事物。搜集新事物、新线索,善于抓住带有方向性、倾向性、预见性的问题,重要但尚未引起重视的问题,看似平常却很有价值的问题。要抓住这些容易忽视的细节问题,找出新的思路,提出应对措施,供决策层参考,为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作出贡献。

三是要以老百姓的口味去选题,符合新要求。老百姓想什么、急什么、要什么?要时时搞清楚、处处搞明白、读懂群众心,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困、所难、所怨所要、所求、所需。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真正读懂了百姓心才能获得真知灼见。第一,要围绕民众广泛关注的问题开展调研,揭示真相,以正视听。第二,要围绕与群众利益攸关的社会问题,开展调研,了解情况,维护民利。第三,要围绕群众意见大,呼声高的问题深入调研,查实情况,研究对策。如:2009年《新时期、新农民、新企盼》,农民心中有十盼、十怕、十需求”——来自三农一线的调查报告。获《江城日报》年度一等奖,被《祖国万岁》建国六十周年大型图书集锦收录。

四是要以评判者的标准去选题,拉高新标杆。要记住四句话八字标准熟悉:就是问自己是否了解这个问题;新颖:就是问你的与别人的有什么不一样;实在:就是问你的东西是否空谈、空说、忽悠人贡献:就是问你的贡献是否完善了理论和制度,是否推动了实际工作。用这个标准及时发掘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中涌现出来的新思路、新做法、新措施、新经验等工作亮点,通过撰写调研报告等形式,及时加以总结提炼推广,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把各项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2.选材要力求一个字。材料是调查报告的血肉。在提炼报告主题、拟定写作提纲后,按照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方法认真研究材料,精选真实、准确、全面、系统的材料。

一是选择什么样的材料?精选四种类型材料:典型性材料。反映事物本质,说明表现主题。必须具体、真实、生动,具有代表性。综合型材料。说明总体概貌的,要处理好典型材料和综合材料的关系。没有综合材料就没有报告广度,没有典型材料就没有报告深度。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反映总体情况。对比性材料。通过对比使报告更加突出,给人更强烈、更深刻的印象。统计性材料。这类材料具有很强的概括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浅谈如何写好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的创作方法和写作技巧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