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想领航强根基
(一)以理论清醒夯实思想根基
(二)以问题导向推动作风转变
(三)以榜样力量激发奋进动力
二、政治对标筑防线
(一)以政治对标校准行动方向
(二)以纪律规矩划定行为底线
(三)以制度建设巩固作风成果
三、初心如磐明方向
(一)以初心使命滋养为民情怀
(二)以清风正气涵养政治生态
(三)以群众监督凝聚治理合力
四、理论武装淬党性
(一)以理论学习淬炼党性修养
(二)以实践锻炼提升能力本领
(三)以务实担当树立良好形象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研讨发言材料
同志们: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是党员干部修身正己、干事创业的行动指南。今天,我们围绕“思想领航强根基,作风转变见真章;政治对标筑防线,纪律规矩挺在前;初心如磐明方向,清风正气满乾坤;理论武装淬党性,务实担当树新风”这一主题开展研讨,既是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再学习、再深化,更是以自我革命精神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的再动员、再部署。下面,我结合学习和工作实际,从四个方面谈几点体会。
一、思想领航强根基,作风转变见真章,筑牢理想信念“压舱石”
(一)以理论清醒夯实思想根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首先需要从思想深处正本清源。我们要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精神力量。通过中心组学习、专题党课、研讨交流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例如,某单位开展“每周一课”理论学习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解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历史背景、核心内涵,引导干部从政治高度认识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以问题导向推动作风转变。作风问题本质上是思想问题的外在表现。我们要坚持刀刃向内,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查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比如,是否存在“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消极应付现象,是否存在“重留痕、轻实效”的形式主义倾向。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实行销号管理。某县在开展作风整顿中,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拖沓问题,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服务模式,将审批时限平均压缩60%,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好评。这种以问题整改促作风转变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推广。
(三)以榜样力量激发奋进动力。榜样是最生动的教材,示范是最鲜明的导向。我们要大力宣传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一方面,深入挖掘身边的先进事迹,通过事迹报告会、专题宣传片等形式,讲好党员干部坚守初心、担当作为的故事。另一方面,用好反面教材,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进行通报曝光,开展警示教育,引导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某省纪委监委制作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警示教育片,通过剖析典型案例,深刻揭示作风问题的危害性,在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达到了“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效果。
二、政治对标筑防线,纪律规矩挺在前,树牢政治建设“风向标”
(一)以政治对标校准行动方向。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过开展政治对标行动,对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检查各项工作是否落实到位,是否存在打折扣、搞变通的问题。例如,在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中,某地区严格对标中央要求,聚焦产业发展、生态宜居等重点任务,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这种以政治对标推动工作落实的做法,为我们树立了良好典范。
(二)以纪律规矩划定行为底线。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我们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对违规违纪行为“零容忍”。一方面,加强纪律教育,通过廉政谈话、党纪学习等方式,引导干部知纪明纪守纪。另一方面,强化监督执纪,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某单位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清单”,对公务接待、公车使用等重点领域进行风险排查,制定防控措施,有效防范了廉政风险,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三)以制度建设巩固作风成果。作风建设既要靠教育,也要靠制度。我们要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要求转化为具体的制度规范,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例如,某省修订完善《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差旅费管理办法》等制度,进一步细化标准、明确流程,从制度层面扎紧了“四风”问题的笼子。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