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认识与感悟
(一)学思践悟
(二)知行合一
1.以作风转变促管理效能提升
2.以纪律要求规范工作流程
3.以实干担当破解民生难题
二、查摆存在的差距与不足
(一)纪律意识“松绑”
(二)资金难题“搁置”
(三)创新动力“匮乏”
三、目标方向和下一步措施
(一)开展纪律整顿行动
(二)多渠道筹集资金
(三)激发创新活力
学习教育交流研讨材料
根据中心党委统一安排,我深入学习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分管市容环卫工作的副主任,我深刻认识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仅是作风建设的标尺,更是推动环卫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现结合学习内容和工作实际,将个人认识感悟、差距不足、目标方向向大家汇报如下:
一、学习认识与感悟
(一)学思践悟,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筑牢思想根基
通过系统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我深刻体会到其对党员干部思想淬炼、作风锤炼的重要意义。中央八项规定从“小切口”入手,直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顽疾,释放出全面从严治党的强烈信号。作为基层领导干部,我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无小事,无论是精简会议文件,还是规范公务支出,都与工作效能、群众信任息息相关;为民服务是根本,只有摒弃“面子工程”,坚持求真务实,才能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环境问题;自我约束是关键,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在物资采购、项目审批等关键环节严守纪律红线,以身作则带动队伍清正廉洁。
(二)知行合一,以务实作风推动市容环卫工作提质增效
1.以作风转变促管理效能提升
在分管工作中,我带头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着力精简会议流程,将原本分散的环卫工作部署会、考核通报会整合为“月度工作推进会”,通过数据化、图表化汇报替代冗长报告,会议数量减少30%,效率显著提升。同时,推行“一线工作法”,每月至少3次深入作业班点、公厕等作业现场,与一线工人面对面交流,现场协调解决设备维修、作业安全等问题20余项,避免“坐办公室听汇报”导致的决策偏差。
2.以纪律要求规范工作流程
在环卫物资采购、项目招投标等领域,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联合纪检部门对环卫车辆购置、垃圾分类设施建设等项目开展全过程监督,确保程序合法合规。针对基层反映的环卫作业外包监管难题,牵头制定《环卫服务外包考核细则》,将服务质量与资金拨付挂钩,通过量化评分倒逼企业提升作业标准,今年以来已对5家履约不力的企业扣减服务费。
3.以实干担当破解民生难题
坚持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民生需求紧密结合,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卫生问题。针对公厕异味严重问题,从硬件软件两个方面入手提升公厕扫保质量;针对夏季垃圾异味扰民现象,优化垃圾收运时间;结合市容综合整治等活动,全面提升道路扫保质量,治理垃圾乱倒,为百姓创造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
二、查摆存在的差距与不足
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与不足,具体表现如下:
(一)纪律意识“松绑”,形式主义侵蚀工作实效——与中央八项规定中改进工作作风要求存在差距
在纪律要求方面出现“松劲”心态,这是形式主义作风抬头,与中央八项规定中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核心要求存在差距。在落实垃圾分类宣传等重要工作时,缺乏应有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没有将工作真正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没有深入基层调研群众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需求,只是简单地走过场、做样子,宣传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宣传方式也单一陈旧,无法吸引群众的关注和参与。这种工作态度,使得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流于形式,未能真正起到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分类习惯的作用,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还损害了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反映出我们在工作中存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形式主义问题。
(二)资金难题“搁置”,官僚主义阻滞民生改善——与中央八项规定中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及务实为民精神存在差距
环卫设施建设资金压力较大,垃圾处理设备老化问题尚未彻底解决,这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