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风会风方面
(一)存在问题
(二)整改措施与责任清单
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方面
(一)存在问题
关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经常性整治台账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针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特制定本经常性整治台账,旨在通过深刻查摆、明确责任、狠抓整改,确保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一、文风会风方面
(一)存在问题
一是文件材料存在冗余化倾向。在日常工作中,部分文件过于追求“大而全”,内容堆砌、重点不彰。在起草业务工作部署文件时,常加入过多背景阐述和宏观原则,对具体任务、实施步骤和责任分工等关键要素的阐述不够深入细致,导致文件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截至2025年9月,本单位印发的文件中,篇幅超过10页的占比达到25%,与“短实新”的文风要求存在差距。
二是会议管理缺乏科学性。会议安排的计划性和统筹性有待加强,时间冗长、议题发散的情况偶有发生。部分会议议程设置不合理,缺乏清晰主线,导致讨论偏离主题,难以形成有效决策。根据2025年1月至9月的统计,本单位共召开各类会议135次,平均会议时长达到76分钟,其中一些协调性会议因议题过多、准备不足,未能达成预期效果,与“精简高效”的原则相悖。
三是工作汇报存在形式化倾向。个别汇报材料过于注重形式包装,而忽视了内容的深度和质量。数据罗列多,但深入分析少,未能揭示数据背后反映的工作成效、潜在问题及发展趋势。事实陈述偏于笼统,缺乏鲜活案例和具体细节支撑,导致汇报内容空洞,未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工作实际,与“求真务实”的精神存在偏差。
(二)整改措施与责任清单
一是实施文件精简工程。
整改措施:建立“必要性审查—精准化起草—实效性评估”的闭环管理机制。文件印发前,由牵头部门对发文必要性进行严格审核。起草环节,要求深入一线,精准把握核心要点,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文件印发后,定期开展实效性评估,检验文件落实成效,推动文件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责任单位:办公室
责任人:XX主任
整改时限:2025年12月底前见成效,长期坚持
预期成效:确保2025年第四季度文件总数环比压减15%,5页以内文件占比提升至70%以上。
二是优化会议治理体系。
整改措施:推行“议题预审—限时发言—效果追踪”的管理模式。会前,对议题进行充分论证和严格筛选。会中,明确规定发言时限,提高议事效率。会后,建立议定事项督办台账,明确责任与时限,确保会议决策落地生根。
责任单位:办公室、各业务部门
责任人:分管领导、各部门负责人
整改时限:立即执行,长期坚持
预期成效:将平均会议时长控制在60分钟以内,需决策事项的会议形成明确决议的比率达到100%。
三是强化实干导向机制。
整改措施:构建“问题导向—数据支撑—成效评估”的汇报体系。要求工作汇报必须紧扣实际问题,以数据分析为支撑,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建立科学的成效评估标准,对工作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