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XX县XX镇XX村乡村旅游发展规划VIP免费

提纲:

一、规划背景与发展基础

  (一)政策背景

  (二)市场机遇

  (三)基础条件

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定位

  (三)发展目标

三、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

  (一)总体空间结构

  (二)功能分区详解

四、重点项目与产业规划

  (一)核心产业体系构建

  (二)品牌营销推广策略

五、运作模式与保障措施

  (一)创新运作模式

  (二)保障措施

XXXXXX村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响应《“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等国家战略部署,抢抓乡村旅游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推动我村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特编制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与发展基础

()政策背景

2025,国家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置于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高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化农文旅融合,培育乡村新业态”,为乡村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资金、人才、土地等方面为乡村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构建了前所未有的政策红利期。本规划旨在将国家顶层设计与我村具体实践相结合,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

()市场机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民休闲需求的转型升级,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消费市场的新蓝海。据国家相关规划预测,2025,全国乡村休闲旅游年接待游客人数将超过40亿人次,经营收入将超过1.2万亿元。这一庞大的市场规模为我村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特别是后疫情时代,消费者对开阔、自然、健康的旅游环境更为青睐,以“微度假”、“慢生活”为特征的乡村旅居、康养、研学等体验式业态迎来爆发式增长,市场需求旺盛,前景广阔。

()基础条件

XX村位于XXXXXXXX,区位条件优越,距离XX中心城市约65公里,车程约1.5小时,XX地区重要的近郊旅游目的地。村域内资源禀赋独特,具备打造高品质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坚实基础:

生态资源优越。我村素有“林果之乡”美誉,拥有山、水、林、田、泉、古村落等多样化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村域内林木覆盖率高,空气清新,水系丰沛,拥有独特的竹林、泉水景观和成片的优质桃园,构成了“山水田园、古村新韵”的生态基底。

文化底蕴深厚。村内保存有一处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古村落,传统民居、古树名木、石板路等风貌保存较为完好。深厚的农耕文化、独特的地方民俗和红色文化传承,为发展体验式、沉浸式文化旅游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产业基础初具。我村特色林果产业,特别是桃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近年来,通过初步的农旅结合探索,积累了一定的乡村旅游接待经验,村民参与旅游发展的意愿强烈,为下一步产业的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奠定了群众基础。

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规划先行、保护优先、市场导向、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农文旅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富民强村为根本目标,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村民参与”的运作模式,XX村建设成为集现代农业、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康养研学于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旅居目的地,打造乡村全面振兴的XX样板。

()发展定位

立足XX村的资源禀承和区位优势,面向XX地区等核心客源市场,着力打造:

XX地区都市圈的“后花园”与农产品供应基地。

省内知名的乡村休闲、旅居、康养、研学综合体。

齐鲁文化与田园生活体验地。

农文旅融合、景田一体、产村联动的乡村振兴示范区。

()发展目标

通过五年的努力,XX村建设成为产业特色鲜明、服务设施完善、品牌形象突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的省级乃至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总体目标:2030,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和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标杆项目。

具体指标:

——游客接待量:规划近期,年接待游客量达到80万人次;规划远期,年接待游客量突破200万人次,实现跨越式增长。

——旅游综合收入:规划近期,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2亿元;规划远期,旅游综合收入力争突破2.5亿元,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

——产业带动效应:新增直接就业岗位500个以上,间接带动就业1500人以上。通过股权分红、土地流转、产业收益等多种方式,实现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25年基础上翻一番。

——品牌建设:2027,形成具有高辨识度的乡村旅游IP形象;2030,成功打造1-2个在省级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节庆活动品牌。

三、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

为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产业协同发展,借鉴国内先进田园综合体规划经验,对全村38平方公里的规划范围进行系统性空间布局,构建“一心、一廊、三带、五区”的总体空间结构。

()总体空间结构

一心:入口综合服务中心。作为整个旅游区的门户和游客集散、服务、管理的核心。

一廊:古村新韵文化走廊。串联古村落核心区与新村生活区,形成历史与现代对话的文化景观轴线。

三带:入口服务景观带、花田林果产业带、崮上山水观光带。分别承担形象展示、产业融合、生态游览的功能。

五区:根据资源特性和功能定位,划分形成入口综合服务区、古村文化体验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生态康养度假区、自然山水观光区五大功能板块。

()功能分区详解

入口综合服务区。位于村域入口处,占地约150亩。核心项目为“五瓣花”造型的游客服务中心综合体,集成游客接待、票务、智慧导览、特色商品展销、餐饮、地方文化展示等功能。同时建设大型生态停车场、旅游公厕等配套设施,塑造项目门户形象。

古村文化体验区。以现存古村落为核心,严格遵循“先保护、后开发”、“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古民居进行抢救性修复和功能性活化。引入非遗工坊、民俗博物馆、乡土记忆馆、国学讲堂、特色小吃街、情景式演艺等业态,将古村落从静态的“观赏地”转变为活态的“体验场”。

现代农业示范区。整合现有约4万亩桃园及周边农田,以科技赋能传统农业。核心项目包括:

(1)科技农业体验馆:引入无土栽培、鱼菜共生、航空育种等现代农业技术,打造集科普、教育、观赏、采摘于一体的亲子研学基地。

(2)创意农业大地景观:结合地形地貌,种植不同季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XX县XX镇XX村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