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四五”时期发展回顾
(一)发展成就
1.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2.特色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3.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
4.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5.基层治理效能有效提升
(二)存在问题与挑战
1.产业结构亟待优化
2.科技创新支撑不足
3.三产融合深度不够
4.城乡发展不够均衡
5.要素保障面临瓶颈
二、“十五五”时期发展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驱动
2.坚持产业立镇
3.坚持绿色低碳
4.坚持以人为本
5.坚持系统观念
(三)发展目标
1.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2.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
3.城乡融合发展格局更优
4.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5.社会治理效能全面提升
三、“十五五”时期重点任务
(一)聚焦新质生产力
1.做强先进制造业
2.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
3.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
(二)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做优特色现代农业
2.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3.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三)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2.建设高水平健康XX镇
3.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
4.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四)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
1.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治理体系
2.推进治理方式智慧化转型
3.筑牢安全发展底线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强化要素保障
(三)优化营商环境
(四)严格督查考核
XX镇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为科学谋划我镇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蓝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根据上级党委、政府关于“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统一部署,立足本镇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与发展阶段性特征,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旨在明确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指导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一、“十四五”时期发展回顾
“十四五”时期,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镇上下团结一心,攻坚克难,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为开启“十五五”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发展成就
1.经济实力稳步提升。截至2025年底,全镇地区生产总值(GDP)预计达到50亿元,年均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8亿元,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全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2.特色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初步形成了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的现代工业体系和以精品茶叶、特色柠檬种植加工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体系。其中,新能源产业产值已突破15亿元,成为镇域经济的重要支柱。成功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家,竹木精深加工产业年消耗楠竹超8万吨,总产值逾7300万元,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3.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持续加大,交通路网、供水供电、信息网络等实现城乡全覆盖。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成功创建一批省级美丽宜居村庄。以“硒泉康养”为主题的文旅产业崭露头角,乡村旅游接待人次和综合收入实现年均两位数增长,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格局初步形成。
4.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城镇新增就业岗位逐年增加,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平安建设深入推进,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5.基层治理效能有效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作用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成为常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不断健全,群众诉求响应和处置效率明显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二)存在问题与挑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镇发展仍面临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和挑战:
1.产业结构亟待优化。传统产业占比依然偏高,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大,产业链整体处于中低端环节,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附加值有待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产加销”一体化格局尚未完全形成。
2.科技创新支撑不足。企业研发投入总体偏低,缺少高水平的创新平台和领军人才。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不高,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不足。
3.三产融合深度不够。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多停留在初级层面,农产品精深加工、品牌营销、创意农业、康养旅游等新业态发展缓慢。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联结不够紧密,未能充分释放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
4.城乡发展不够均衡。镇区核心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有待增强,部分偏远村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仍有短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存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不稳固。
5.要素保障面临瓶颈。随着发展空间拓展,建设用地指标日趋紧张,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同时,资金、人才等关键要素的供给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对外部资源的吸引力需进一步增强。
二、“十五五”时期发展总体要求
“十五五”时期是我镇抢抓战略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五年。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聚焦产业升级、乡村振兴、民生改善、基层治理四大领域,奋力谱写XX镇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驱动,质效优先。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发展动能的根本转换和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
2.坚持产业立镇,特色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以产业的兴旺带动镇域经济的全面繁荣。
3.坚持绿色低碳,生态优先。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4.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5.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城乡发展,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安全相统一。
(三)发展目标
到2030年,力争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1.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全镇地区生产总值(GDP)力争达到80亿元,年均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消费市场持续繁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2.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产业结构更趋优化,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8:52:4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显著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