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育局理论中心组党组学习《关于改进领导作风的几项规定》交流材料VIP免费

提纲:

一、祛除“事务主义”迷雾

二、打破“文牍主义”桎梏

三、凝聚“同频共振”合力

四、破除“顽瘴痼疾”考评

五、淬炼“专业引领”内功

六、力戒“铺张浪费”虚浮

教育局理论中心组党组学习《关于改进领导作风的几项规定》交流材料

同志们:

今天重温1983年中共正定县委《关于改进领导作风的几项规定》,深感其穿越时空的思想伟力与实践价值。这份诞生于改革初期的文件,其倡导的务实、为民、清廉作风,正是当下我们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不可或缺的精神航标。对标这份历久弥新的《规定》,结合教育工作实际,逐条查摆反思如下。

一、祛除“事务主义”迷雾,答好教育公平“核心卷”。

《规定》首条要求“总揽全局,抓大事”。反思自身,有时深陷具体事务漩涡,对区域教育发展根本性、长远性问题谋划不足。例如,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虽然硬件投入持续加大,但对师资结构性短缺、城乡校际内涵差距等深层次矛盾的系统性破解不够有力,未能完全从“头痛医头”转向“固本培元”。

今后,必须提升战略眼光,牢牢把握“公平而有质量”这一教育生命线,集中精力破解学位供给、教师素养提升、乡村教育振兴等关键命题,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宏大格局中精准落子,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每个孩子。

二、打破“文牍主义”桎梏,筑牢立德树人“主阵地”。

《规定》第二条痛斥“官衙作风”,力倡深入实际。对照审视,我们仍存在一定的“文件依赖”与“会议惯性”,习惯于坐在办公室听汇报、发指令。比如,对“双减”政策效果的评估,有时过度依赖数据报表,未能足够深入课堂、走近师生,真切感知政策落地中的困惑与心声。

教育是植根于实践的事业,必须坚决打破文牍主义桎梏,建立常态化“沉浸式”调研机制。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把办公室“搬”到教学一线、教研现场、师生中间,在离讲台最近的地方感知教育脉动,让决策的根须深扎于育人实践的沃土。

三、凝聚“同频共振”合力,共谱教育发展“协奏曲”。

《规定》第三条强调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审视党组运行,虽总体和谐,但在涉及跨科室、跨学段协同攻坚时,如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等系统工程,仍有“各扫门前雪”的部门壁垒,未能完全形成“握指成拳”的合力效应。

教育是一项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必须强化“一盘棋”意识。要进一步完善党组议事决策机制,特别注重在涉及全局的重大改革、重点项目上,加强事前充分沟通、事中紧密协作、事后共同复盘,确保班子成员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奏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和声。

四、破除“顽瘴痼疾”考评,树牢科学育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教育局理论中心组党组学习《关于改进领导作风的几项规定》交流材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