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登高望远深刻领会全会的重大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二、融会贯通准确把握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
三、知行合一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XX实践新篇章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
同志们:
大家好!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昂首迈进的关键节点,我们迎来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这次全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之际,在“十四五”规划即将完成、“十五五”规划即将开启的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成功举行,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这几天,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乡村,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正在迅速兴起。就在前几天,州委书记XX同志深入基层,到XX市XX街道XX村和XX市XX镇XX村,与基层干部群众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宣讲全会精神,心贴心共话未来发展。这为我们深入学习、准确把握、有力贯彻全会精神树立了标杆、作出了示范。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专题宣讲会,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方向、鼓舞干劲,推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XX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下面,我将围绕“深刻领会全会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全会核心要义”“紧密结合XX实际贯彻落实”三个方面,与同志们作一个交流。
一、登高望远深刻领会全会的重大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每一次党的中央全会,都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方向的指引、力量的凝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正处在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坐标上,其意义尤为重大而深远。
首先,这是一次在关键时期擘画发展蓝图的战略部署。“十五五”时期,也就是从2026年到2030年,是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过程中,需要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五年。这五年干得怎么样,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进程和成败。全会通过的《建议》,正是为这关键五年量身定制的行动纲领和发展蓝图。它系统总结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科学分析了“十五五”时期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对未来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可以说,这份《建议》就是确保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在未来五年乘势而上、行稳致远的“路线图”和“任务书”。
其次,这是一次在新征程上凝聚奋进力量的政治动员。开启“十五五”,意味着我们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全会发出了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总动员、总部署。它不仅规划了“做什么”,更深刻阐明了“怎么做”和“为了谁”。全会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共同富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充分彰显了我们党“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执政理念。通过学习全会精神,能够让全党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再次,这是一次在全球变局中彰显制度优势的坚定宣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党能够有条不紊地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谋篇布局,本身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国家治理效能的集中体现。全会不仅研究了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还研究了全面从严治党、国家安全等其他重要事项,展现了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驾驭复杂局面的卓越能力。这无疑将极大增强全国人民的信心和底气,让我们在应对外部风险挑战时更有定力、更有实力。
因此,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必须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这次全会的里程碑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二、融会贯通准确把握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
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关键在于把握其核心要义。全会最重要的成果——《建议》,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共分为15个部分、61条,是指导“十五五”时期发展的纲领性文献。要学懂弄通,必须抓住其中的“纲”和“魂”。
第一,牢牢把握“十五五”时期发展的主题主线。全会鲜明提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延续了“十四五”时期的主题,并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它意味着发展不能再简单追求速度和规模,而要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不能再走粗放式发展的老路,而要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绿色低碳的新路;不能只关注物质财富的增长,而要同步实现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改善和生态环境的优化。这条主线,是我们谋划XX州“十五五”发展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
第二,深刻领会“六个坚持”的重要原则。全会系统阐述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六个坚持”重要原则。这“六个坚持”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是根本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根本立场;坚持新发展理念,这是指导原则;坚持深化改革开放,这是根本动力;坚持系统观念,这是思想方法;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这是重要前提。这六条原则,既是“十四五”时期我们取得巨大成就的宝贵经验总结,也是“十五五”时期我们应对挑战、开创新局必须恪守的行动指南。比如“坚持系统观念”,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学会“弹钢琴”,通盘考虑、协同推进,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第三,清晰明确“十五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建议》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目标任务。虽然《建议》全文尚未公布,但从中共中央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透露的信息来看这些任务必然涵盖了以下几个关键领域: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意味着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攻克“卡脖子”技术,同时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这要求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要主动融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在高质量发展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