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四五”时期工作总结
(一)主要工作
1.医保基金规模持续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从2020年的7.67亿元增长到2025年的10.11亿元
3.基金监管效能全面加强:2025年通过智能监控系统筛查可疑线索50余万条
4.医药服务改革深入推进:2025年完成十批国家、十批省级和省际联盟共计890种集采药品和40类高值医用耗材落地和接续续约
5.经办服务能力不断优化:按照“六有一能”的标准
(二)亮点工作
1.2021年6月
2.2023年7月
(三)完成的重大工程项目
(四)存在问题和不足
1.基金收支平衡压力增大: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
2.基层经办服务能力薄弱:乡镇(街道)医保工作站虽实现全覆盖
3.医药机构监管仍有不足: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存在“挂床住院”“超范围用药”等违规行为
4.医保政策宣传不够深入:虽然通过多种渠道开展政策宣传
二、2025年工作成绩
(一)主要工作成效
1.参保缴费工作圆满完成:2025年全县基本医保参保人数69.19万人
2.待遇保障政策精准落实:2025年累计为130.8万人次参保群众报销医疗费用8.67亿元
4.医药改革任务落地见效:执行国家、省级和省际联盟集采药品890种、高值医用耗材40类
5.经办服务质量持续提升:打造“无感办、即时办、一次办”全场景服务体系
1.创新医保基层服务:常态化深入县域内29家定点机构及417个医保工作站进行政策宣传
2.推广集成化服务模式:在全县推行线下医保服务“综合柜员制”
3.推行村级医保服务试点:以白石镇寨子村等医保工作站为试点
三、“十五五”发展规划
(一)工作思路和具体目标
2.基金监管目标:到2030年
3.经办服务目标:到2030年
四、2026年工作打算
(一)工作思路
(二)具体目标
1.参保缴费: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7%以上
2.待遇保障:职工医保住院报销比例保持80%以上
3.基金监管:开展“基金监管提质年”行动
4.医药改革:落实第八批国家集采药品和第四批高值医用耗材落地
5.经办服务:医保政务服务事项线上办理率达94%
(三)重点工作任务
1.稳中有进促保障:以增强全民参保意识为抓手
2.持之以恒稳待遇:以困难群众实际需求为出发点
3.坚定不移护基金:深化对医保基金违法违规问题的专项整治
4.提质增效优服务:持续推进村级医保工作站(点)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职工退休一件事等“高效办成一件事”网上联办
5.多措并举提信度:依托“汶暖万家——公益集市进乡村”主题活动
X县医疗保障局“十四五”工作总结和“十五五”工作计划
一、“十四五”时期工作总结
(一)主要工作
1.医保基金规模持续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从2020年的7.67亿元增长到2025年的10.11亿元,累计增长31.81%,年均增长5%。基金支出从2020年的6.83亿元增长到2025年的10.4亿元,累计增长52.27%,年均增长11.08%。基金运行稳健可持续。基金累计结余从2020年的3.81亿元减少到2024年的1.75亿元,下降54%。下降的原因在于医保政策在2021年实现市级统筹后,当年的县级应收入全部上交市医保局管理,县级支出需要经由从市级申请,导致县级结余有较大程度缩减。2.待遇保障水平持续提升:2025年职工医保住院报销比例达90%,较2020年下降2个百分点;居民医保住院报销比例达76%,较2020年提高6个百分点。门诊慢特病病种调整至2025年的48种。
3.基金监管效能全面加强:2025年通过智能监控系统筛查可疑线索50余万条,是2020年的3倍;查处违规医药机构86家,追回医保基金280万元,是2020年的2.3倍,年均增长18.2%。建立“线上+线下”监管模式,实现全县432家定点医药机构监管全覆盖,较2020年新增定点机构105家,监管覆盖率提升至100%。
4.医药服务改革深入推进:2025年完成十批国家、十批省级和省际联盟共计890种集采药品和40类高值医用耗材落地和接续续约,较2020年集采药品增加778个品种、高值医用耗材40类。建成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覆盖全县28家定点医疗机构,按病种付费病种数从2020年的9044个增加到2025年的9109个。
5.经办服务能力不断优化:按照“六有一能”的标准,依托15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417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28个医院医保办和结算窗口、456个村(社区)卫生室,建设县乡村三级医保工作站点,形成“1+15+N”医保服务网络,将医保经办政务服务事项延伸到群众家门口。按照“六统一”“四最”要求,规范了医保业务流程和经办操作,实现业务制度化、经办规范化、管理精细化,确保了材料最简、流程最优、时限最短,实现27种服务事项“一窗受理”,“最多跑一次”。广泛宣传政务服务网、爱XAPP、济宁医保小程序等网办渠道和操作流程,尽力提升网办占比,让群众“零跑腿”。认真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要求,实现《X省医保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中的27个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市域通办”范围,解决了异地参保群众需要回参保地办理业务的难题。推行“医疗费用报销”一件事,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办理等4个高频事项进行集成办理,简化了流程,提升了办事效率。推行“多说一句话”服务模式,以“群众办一次事收获最大化”为目标,站在专业的角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细致地为群众讲解有关政策,让群众办事办得更清楚、更明白。
(二)亮点工作
1.2021年6月,中共X省委、X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表彰X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X县医疗保障局获评“X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2023年12月,X医保短视频获得“2023年度中国优秀政务新媒体”;2023年12月,X县医疗保障局荣获X省医疗保障工作先进集体;2024年8月,《我和我的医保故事》获全国医疗保障系统“全民参保”典型案例一等奖,全省唯一;2025年3月18日,X省医疗保障局通报表彰2024年度全省医疗保障信息工作先进典型,X县医疗保障局荣获“X省医疗保障信息工作表现突出集体”称号。
2.2023年7月,承办全省医保经办系统练兵比武启动暨“医保明白人讲医保故事”现场观摩活动,省医保局局长左毅等省市领导对我县医保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三)完成的重大工程项目
医保服务网点标准化建设项目:完成全县417个医保工作站的标准化建设,实现医保工作“乡镇有站、村社有点”。
(四)存在问题和不足
1.基金收支平衡压力增大: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康复护理需求增加,医疗费用显著高于年轻人。例如,65岁以上人群人均医疗费用可能是年轻人的数倍,且长期用药、住院需求频繁,导致医保支出快速增长。其次,医疗技术进步带来新药、新技术应用,如进口抗癌药、高端医疗器械等,虽提升治疗效果,但成本高昂。同时,住院人次增长抵消了部分控费措施效果,基金支出压力持续增大。
2.基层经办服务能力薄弱:乡镇(街道)医保工作站虽实现全覆盖,但部分站点工作人员仅有一两名兼职人员,业务熟练度不足,面对群众高频次的咨询、报销需求,存在服务响应不及时、办理效率偏低的问题。
3.医药机构监管仍有不足: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存在“挂床住院”“超范围用药”等违规行为,尤其是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等小型医药机构,因分布散、规模小,监管难度大。
4.医保政策宣传不够深入:虽然通过多种渠道开展政策宣传,但部分群众对门诊慢特病申报、意外伤害报销等业务流程仍不熟悉,群众因政策不了解导致“跑冤枉路”,尤其是农村老年群体。
二、2025年工作成绩
(一)主要工作成效
1.参保缴费工作圆满完成:2025年全县基本医保参保人数69.19万人,其中职工医保8.59万人、居民医保60.6万人,参保覆盖率98.21%。居民医保人均缴费标准400元,财政补助700元,合计筹资1100元/人,较2024年增加50元,筹资总额达6.66亿元,为待遇保障提供坚实支撑。
2.待遇保障政策精准落实:2025年累计为130.8万人次参保群众报销医疗费用8.67亿元,其中职工医保报销1.95亿元、居民医保报销6.72亿元;大病保险报销4072.11万元,惠及4.77万人次。长期护理保险支付护理费用4270万元,服务失能人员5346人。为2.01万名困难群众代缴居民医保费用644.4万元,资助参保率、待遇享受率均达100%。3.基金监管行动成效显著:开展“医保基金监管巩固提升年”行动,检查定点医药机构128家,查处违规机构86家,追回基金280万元,暂停医保服务资格机构12家,解除医保协议19家。运用智能监控平台筛查可疑交易1.2万条,核实违规金额100万元,基金监管震慑力持续增强。
4.医药改革任务落地见效:执行国家、省级和省际联盟集采药品890种、高值医用耗材40类,分别平均降价50%以上和70%以上,预计年度为群众减轻医药负担1.3亿多元。县域内26家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行DIP付费,付费病例占比达92%,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有效控制,2025年县域内次均住院费用较2024年下降4%。
5.经办服务质量持续提升:打造“无感办、即时办、一次办”全场景服务体系,实行医疗救助对象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