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政治站位
(一)深刻领会全会的重大政治意义、历史意义、实践意义
(二)深刻领会“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三)深刻领会“十五五”时期的战略定位和目标任务
(四)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作的重要要求
二、锚定目标任务
(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二)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五)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
三、强化组织领导
(一)加强理论学习
(二)加强宣传宣讲
(三)加强统筹协调
(四)加强作风建设
在市委常委会全会精神专题学习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奋战“十四五”规划目标、推动“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重点研究“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议,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统揽全局的使命担当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市作为经济强市,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必须带头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我市发展放在全国全省大局中谋划推进,以“强市担当”践行“国之大者”,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我市篇章。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市上下要从政治、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领会全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一)深刻领会全会的重大政治意义、历史意义、实践意义。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是指导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全会的召开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同心同德,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深刻领会“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全会系统总结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我市作为革命老区经济强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0亿元大关,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番,城市功能品质持续提升,民生福祉不断增进。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我市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是全市上下团结奋斗的结果。
(三)深刻领会“十五五”时期的战略定位和目标任务。全会明确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强调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要深刻把握“十五五”时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定位,准确理解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安全发展实现新提升等“六个新”的主要目标,对标对表全会提出的“九个方面”战略任务,结合我市实际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我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四)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作的重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考察,提出“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和“五个推进”的重要指示,为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我市作为经济强市,必须带头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国之大者”,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共同富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传承红色基因等方面展现强市担当,努力在中部地区崛起中走在前列。
二、锚定目标任务,结合我市实际谋深谋实“十五五”时期发展蓝图
谋深谋实我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全面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紧密结合我市发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科学确定发展目标,明确重点任务,强化工作举措,奋力开创我市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作示范。全会强调,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我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拥有航空、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2023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8%,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28.5%。“十五五”时期,我们要聚焦做大做强航空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食品、纺织服装、建材4个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一批未来产业等“4+4+X”产业体系,实施“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力争到2027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5%。要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我市大学、财经大学等高校“双一流”建设,支持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航空工业洪都等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突破2.5%,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2000家,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
(二)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勇争先。全会指出,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我市作为内陆经济强市城市,必须以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发展动力活力。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实施“一号改革工程”,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一网通办”“一窗受理”,力争营商环境评价进入全国前20位。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