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背景与总体目标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与主要成效
(一)精准识别帮扶对象确保靶向施策
(二)深入一线入户走访掌握社情民意
(三)建立闭环工作机制推动问题解决
三、工作机制保障与制度创新
(一)强化组织领导与责任分工
(二)探索“文艺+帮扶”的特色模式
四、存在问题与下一步工作规划
XX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关于2025年第三季度深入基层开展帮扶工作的专题报告
一、工作背景与总体目标
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决策部署,确保脱贫攻坚成果的持续稳固,并与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无缝衔接,XX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立足自身职能定位,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于2025年第三季度,特别是在近期,集中组织开展了深入基层的走访慰问与帮扶工作。
本次工作紧密围绕两大核心任务展开:一是精准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重点区域与重点人群,防范化解返贫致贫风险;二是全力深化“结对帮扶·爱心XX”工程建设,通过具体行动传递党和政府的关怀,提升困难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工作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常态化、精准化的入户走访,构建起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闭环工作机制,将帮扶资源与群众的实际需求精准对接,以实际成效筑牢民生保障底线,为XX市的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文化领域的力量。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与主要成效
市文联党组高度重视此次基层帮扶工作,成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的工作组,并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分别前往XX县XX镇XX村、XX县XX镇的XX村、XX村及XX村等地,开展了为期数日的集中走访慰问活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准识别帮扶对象确保靶向施策
为确保帮扶资源的有效利用,工作组在行动前进行了周密部署,将帮扶对象精准锁定在最需要关怀的群体。
首先,聚焦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根据国家政策,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主要包括三类: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工作组重点走访了XX县XX镇XX村的此类家庭。这些家庭或因家庭成员患有重大疾病、或因主要劳动力意外伤残、或因产业经营失败等原因,存在较高的返贫风险。全国范围内的统计数据显示,尽管自2021年至2024年,脱贫不稳定户在监测对象中的占比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但局部地区的个体风险依然不容忽视。通过“拉家常式”的深入交流,工作组细致了解了这些家庭当前的收入结构、医疗支出、子女教育等核心情况,为后续制定“一户一策”的帮扶方案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关注特殊困难群体。在推进“结对帮扶·爱心XX”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工作组将XX县XX镇的残疾人家庭、孤寡老人等群体作为慰问重点。根据《“结对帮扶·爱心XX”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市文联机关科级以上干部与部分特困家庭建立了一对一的结对关系。走访期间,干部们不仅送去了慰问物资,更注重对帮扶政策的解读与落实情况的核查,确保各项社会保障、养老补贴、医疗救助政策能够不折不扣地惠及到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家庭。
本次集中走访累计覆盖了23户困难群众,实现了对重点区域内已识别风险户的全覆盖,确保了帮扶工作的精准性与靶向性。
(二)深入一线入户走访掌握社情民意
工作组坚持“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的原则,摒弃形式主义,采取务实高效的走访方式,深入了解群众的真实生活状况与核心诉求。
在走访过程中,工作组成员与群众促膝而坐,从“今年务工收入怎么样”、“家里看病报销是否方便”、“孩子上学有没有困难”等具体问题切入,耐心倾听群众的心声。这种方式有效拉近了干群关系,让群众愿意讲真话、诉真情。工作组详细记录了每一户家庭的生产生活现状、面临的实际困难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期望,形成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例如,在XX村,工作组了解到某户家庭因缺乏适应本地气候的种植技术,导致农作物连年收成不佳。在另一户家庭中,则发现其对最新的医疗互助保险报销流程不甚了解。
除了倾听与记录,工作组还积极宣讲政策。干部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解读了最新的乡村振兴产业扶持政策、医疗保障政策以及“结对帮扶·爱心XX”工程的具体内容。同时,重点说明了帮扶联系卡的使用方法,告知群众在遇到困难时“有困难找谁、该怎么找”,畅通了群众的求助渠道。此外,工作组还为走访的每一户家庭送上了米、面、食用油等生活物资,鼓励他们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结合村里的产业发展规划,依靠勤劳的双手稳定增收、改善生活。
(三)建立闭环工作机制推动问题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