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工作及成绩
(一)牢筑“主阵地”
1.党建工作有力度
2.师德师风有温度
3.教师发展有深度
(二)畅通“主动脉”
1.制度建设不留白
2.管理团队无死角
3.校区协同齐头进
(三)把牢“主干线”
1.深化课程改革
2.优化校本作业
3.强化课标学习
4.固化课后服务
5.细化教师培养
(四)锤炼“主力军”
1.完善运作机制
2.凝聚人力人心
3.着力体育运动
4.聚焦艺科教育
5.创新劳动教育
6.打造智慧教育
7.切实安全保障
(五)激发“主动性”
1.扎实维修工作
2.精细采购工作
3.深耕后勤工作
4.统筹财务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管理灵活能动性
2.教学前瞻性思维
3.教研专业获得感
3.德育常规反馈机制
4.后勤服务细致性
一、指导思想
二、主要工作
(一)行政管理工作
1.加强职业规范
2.统筹校区管理
3.整合学校资源
4.着力推进“三鹰”教师梯队培养
(二)党支部工作
1.以政治建设为统领
2.以组织建设为基础
3.以清廉建设为底线
4.以质量建设为中心
(三)教学工作
1.做好教学常规管理
2.优化课堂学教方式
3.做好作业质量管理
4.聚焦校园生活重构
(四)德育工作
1.深化“立德树人”
2.美化校园空间
3.开展德育课程
4.完善晋级制度
5.加强协同育人
6.激发“团队”活力
(五)后勤与安全工作
1.优化服务意识
2.加强资产管理
3.科学严控财产
4.推进安全工作
(六)体艺卫科劳工作
1.擦亮体育品牌
2.组建精品乐团
3.发扬劳技特色
4.加强队伍建设
中学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一、主要工作及成绩
(一)牢筑“主阵地”,思想政治“实”起来。
1.党建工作有力度,理论学习揭新潮。学校致力于打造“党建+中心工作”模式,继续实践“党建+教师三鹰层级培养体系”,多维度、多层级、多样态地开展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学习,承红色基因入实践。得益于党建工作的高效开展,学校先后被评为2020-2021年度五星级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党组织,西湖区教育系统共青团工作先进集体。
2.师德师风有温度,清廉建设展新貌。学校以星级支部创建为契机,强化党员“1+3”责任区建设,加大党员帮扶结对力度和下沉教育团队的效度;完善清廉承诺机制,打造“形—型—心—行”特色清廉建设品牌,学校案例被评为西湖区教育系统“清廉学校”优秀案例。
3.教师发展有深度,师资队伍开新局。教师在西湖区课题成果评比中获奖8篇,新立项课题20个,*市课题立项2项。*市论文获奖8篇,西湖区论文评比获奖12篇。同时,学校还完成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课程实施能力系统培训,2022年*省信息能力提升工程方案进入论证阶段。在*市“共享优课”赛课中,教师斩获11个一等奖,***老师荣获“*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特等奖”等等荣誉。
(二)畅通“主动脉”,管理体制“强”起来。
1.制度建设不留白,章程护航有保障。学校不断完善学校章程,7月完成修订并在教代会通过,依法按章程自主办学,根据学校发展需要本年度制定《*市*中学、*中学教职工办公和请假制度》、《*市*中学晚自习各岗位管理职责及要求》等管理制度。
2.管理团队无死角,精诚合作有成就。学校领导班子倾力合作,明确各线分管工作,有计划,立目标,肯实干。同时管理团队时刻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和学科上前瞻性,引领教师全面发展。
3. 校区协同齐头进,蓬勃发展有成效。本学年学校实现一人统筹,两人分管,两校区分步实施各条线工作的思路。学校在西湖区教育系5+1生态绩效考核中斩获5张奖状和1个创新项目,实现大满贯。
(三)把牢“主干线”,教育教学“亮”起来。
1.深化课程改革,提升站位高度。推进项目化学习方式,重构跨学科课程内容,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策划多元化社团活动,开拓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兰里劳动课程,锤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强健学生的人格魅力,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2.优化校本作业,提高作业效度。学校以落实教学目标为关键点,精心设计作业,编制好题,整体规划校本作业。以学生个性发展为出发点分层布置作业,将校本作业的内容设置成“基础夯实”和“能力提升”两个栏目。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切入点评价作业,搭建“橙果校本”平台,“双减”“双效”并驾齐驱。
3.强化课标学习,拓展教学维度。研读课标,以考促学,以评促长。学校开展新课标知识竞赛,助力课标落地,专家引领,聚焦课堂,各教研组积极开展各项项目化教学活动,让学习有实践更生动,有人情更深刻。
4.固化课后服务,延伸教学广度。借助“课后服务一点通”平台,实现云端一体化。构建“1+X”课后服务体系,设置培优辅差特色班。引进校外培训资源,提供个性拓展课程。晚自习以“微测”为抓手,完善评价体系,帮助学生巩固课内,延伸课外。
5.细化教师培养,加快发展力度。优化学校“三鹰”教师梯队过程管理,加大对“兴青年”学堂的指导和建设,落实“青蓝工程”的实施。学校定期开展校区联动,区域交流、兄弟学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等,提供多平台助力教师成长。
(四)锤炼“主力军”,德育品牌“响”起来。
1.完善运作机制,落实德育常规。学校及时调整晚自修接送方案及用餐管理制度,确保高效性;有效开展垃圾分类、光盘行动等活动,培养文明少年;精准疫情防控,培养健康少年;完善五好学生评价体系,培养全能少年;推进青春健康家长沙龙,培养优质少年,同时学校也被评为*市心理辅导优秀站。
2.凝聚人力人心,做精团队活动。德育活动紧紧围绕抓基层、固品牌、创特色三个方面开展活动。开展每周活动,做好每月主题活动,做精“迈好中学第一步”特色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组织大队委竞选,绿色阅读节,阳光英语节,等品牌活动,做好贫困生资质工作,凝聚学生向心力。
3.着力体育运动,“普竞”全面丰收。学校体育组获评西湖区“青年文明号”争创集体、*市教育系统市级青年文明号争创集体;在*省田径锦标赛获3金2银4铜;在省市击剑锦标赛,学生分别获个人和团体双料冠军;在*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冰雪项目,学生获得花样滑冰第二名;*校区代表西湖区获得*市体质健康测试初中第二名;体育代表团在*市各类竞技比赛中获5金5银5铜;在西湖区田径运动会,体育健儿获得男团第二,总团第二的佳绩等等。
4.聚焦艺科教育,两翼齐飞奋进。*校区在科技、艺术比赛中屡获佳绩。学校先后在*省和*市电子竞技类比赛中斩获多个一等奖;在西湖区中小学艺术节中,19名学生斩获一二三等奖等等。
5.创新劳动教育,升华育人价值。学校以劳育人,从三个方面入手:日常劳动类、生产劳动类、服务劳动类。劳动教育系列活动贯穿初中学习生活的全过程。通过劳动教育,学校逐步彰显“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的育人价值。
6.打造智慧教育,推动精准高效。学校积极构建数字教育治理体系,深化数字教育建设,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利用钉钉智慧校园及时反馈各项加扣分情况,常规管理精准透明;及时查看学生健康码,核酸检测时间等信息,防控严格精细。
7.切实安全保障,共筑安心教学。学校实现安全管理网格化,定期列出责任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加强食品安全的检查频次和力度;开展多元安全教育宣传。正是踏实开展安全工作,学校荣获校园安全工作五星级“平安校园”称号。
(五)激发“主动性”,后勤服务“暖”起来。
1.扎实维修工作,建设平安校园。学校顺利完成2022年暑期*校区室内维修工程和*校区室内外维修工程,进一步提升校园办学环境;完善两校区的安澜项目,做到尽改则改,全力保障学生安全。
2.精细采购工作,打造质美校园。*校区完成录播教室部分设施更新,教工宿舍家具和窗帘,中考模拟广播,两校区钉钉双向视频会议系统等设备采购工作。*校区建立教室全覆盖智慧灯光系统;完成西湖区第一批新型教学空间教室的建设和采购工作。
3.深耕后勤工作,打造温暖校园。两校区推行食堂每月学生民意测评,用心建立学生满意,整洁卫生,营养丰富的优质食堂;完成两校区暖水工程,创建平安校园。学校致力于加强后勤队伍建设且先后被评为年度西湖区教育系统工会先进集体。
4.统筹财务工作,打造高效校园。利用多校区办学优势,统筹协调两校区经费、设备等,实现共享运用,协同发展;做好做实学校资产管理,及时进行资产添置入账和资产处理销账工作,完成*校区资产独立建账以及资产调拨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管理灵活能动性,有待激发。*校区与*校区由于空间和信息技术差异,在工作上要更规范化,流程化,切实做好协调工作。
2.教学前瞻性思维,有待加强。高级教师,骨干教师以及学科示范教师比例有待提升;课程改革和数字化建设亟需推进;
3.教研专业获得感,有待构建。学校需要拓宽培训渠道,提升教师经验提炼的能力和专业论文发表的途径与级别;学校省级立项课题上报三项,但都未获批。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