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中心”让理念机构机制全面融合
二、“两个前置”柔性解纷巧断“家务事”
三、“三个延伸”开启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法院青少年审判工作典型材料
近年来,**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利用少年审判与家事审判“理念相通”“程序相近”的特点,创新探索少年审判与家事审判融合发展的改革模式,有力促进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家庭幸福安宁,维护了社会和谐与稳定。县法院少审庭获评“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央视《家事如天》栏目深度报道我县法院家事审判典型案例;打造“少年+家事”审判新模式被《人民法院报》专题报道。
一、“一个中心”让理念机构机制全面融合。一是理念融合。利用少年审判与家事审判“理念相通”“程序相近”的特点,将少年审判“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的工作理念纳入涉少年民事及家事审判维权范畴;在涉少年刑事审判中,把家事审判的公益性、人伦性、关联性、修复性理念引入其中,从而实现了审判效果的最大化,全新构筑起“特殊保护、多元解纷、修复感化、立体帮教”四维工作格局,形成“少年—家庭—社会”靶向诊疗式司法模式。二是机构合并。将少年审判庭和家事综合服务中心合并,挂牌成立“少年家事综合中心”,中心配备3名法官、3名法官助理、6名专职少年家事调查调解员,以专业化、专门化司法力量为保障,延伸拓展多元化、立体化、社会化职能作用。同步设置圆桌式少年法庭、“客厅式”家事法庭、少年家事调解室、儿童观察室等,帮助少年家事纠纷当事人舒缓身心,消除心理上的抵触情绪,充分彰显司法人文关怀。三是机制重组。为确保少年与家事审判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协调发展,制定《关于深入推进少年家事审判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司法导向,突出重点任务,综合运用圆桌审判、社会调查、情感修复、调解前置、档案封存、心理辅导、判后回访等审理机制,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二、“两个前置”柔性解纷巧断“家务事”。一是坚持亲情修复前置,拓展“全过程”调解。探索婚前培训、婚前测试、誓言颁证“幸福三步走”工作法,上好家庭家教家风“第一课”,从源头预防家庭矛盾隐患。着重做好诉前诉中调解工作,设立10个公益性岗位,在镇村公开选聘149名家事调查调解员,建立覆盖全县乡镇的调解网格,实现由“群众上门”到“送调解到家”,把调解工作直接做到“炕头”。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