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二、目标任务
三、主要措施
(一)实施“红色阵地”工程
1.抓基础建设
2.抓规范管理
3.抓作用发挥
(二)实施“红色品牌”工程
1.明确目标定位
2.把准创建内容
3.突出品牌特色
(三)实施“红色基地”工程
1.建好开放基地
2.制定特色菜单
3.推广优秀案例
(四)实施“红色网络”工程
1.构建服务网络
2.延伸服务内容
3.健全服务体系
4.完善服务机制
(五)实施“红色爱心”工程
1.认清重要意义
2.搭建三个平台
3.丰富活动内容
(六)实施“红色保障”工程
1.落实人员保障
2.落实经费保障
3.落实制度保障
四、实施步骤
(一)创建提升(X至X月)
(二)自检中报(X月)
(三)考核验收(X月)
五、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
(二)注重工作实效
(三)强化督促检查
关于实施“红色工程”助推“红旗社区”创建实施方案
关于实施“红色工程”助推“红旗社区”创建实施方案
为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全区社区党建工作水平,为XX区实现“一创两高六提升”目标奠定坚强的组织保障。按照《关于实施社区党建示范化工程的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就实施“红色工程”助推“红旗社区”创建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实施党建示范化工程为统领,以创建“红旗社区”为抓手,按照“一街一品牌,一社一特色”的工作思路,培树先进典型,彰显自身特色,打造党建品牌,充分发挥先进基层党组织典型示范及辐射带动作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目标任务
巩固提升社区“达标创优”活动成果,进一步规范社区党组织管理,加大联系服务群众力度,以“红旗社区”创建活动为主要载体,打造出引领作用好、标杆效应强、数量比例多的社区党建示范点,以点带面,促进全区社区党组织晋位升级,整体功能持续提升。按照《关于推进实施社区党建示范化工程的工作方案》要求,“红旗社区”创建共分三年推进,2020年、2021年、2022年全区红旗社区覆盖率要分别达到30%、60%、100%。
三、主要措施
(一)实施“红色阵地”工程
1.抓基础建设。把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作为“书记工程”来抓,全面加强服务阵地建设和提高服务阵地的配置,按照“三室两栏”的标准,统一设置社区党组织办公室、会议室、党员活动室和社区“三务”公开栏、党建宣传栏,每年至少对20%以上的社区活动场所进行规范提升,为社区党组织开展活动、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加强村改居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确保所有社区都有能够满足需求的便民服务平台,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和水平。
2.抓规范管理。按照便民、惠民、实用的原则,按照场所标准化、办公正常化、培训常态化、居务公开化、管理规范化要求,统一门牌标识、统一图板专栏、统一悬挂旗帜、统一工作制度的要求,规范软件资料,配齐办公设备,加强远程教育站点建设管理,全面提升阵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3.抓作用发挥。坚持建管并重,加强规范化管理,同时将社区服务设施、活动场所向自管、在职、流动等各类党员和群众开放,打破地域范围和身份界限,实现共同使用、共同负责、共同服务,把社区党组织建设成为社区党员之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实施“红色品牌”工程
1.明确目标定位。通过实施“一街一品牌,一社一特色”红色品牌工程,切实抓好社区党建工作的创新,力求达到四个增强:即增强党的基层组织活力,扩大党组织影响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自觉性,提升党组织工作水平;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本单位的工作;增强党员意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设和谐美好家园。
2.把准创建内容。围绕探索新形势下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方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新途径和提升为民服务的新渠道,按照重实效、创特色、促服务的要求,结合街道、社区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制宜、凸显特色、打造品牌、形式多样的原则,开展“一街一品牌,一社一特色”创建活动,使每个街道、社区都拥有一个叫得响、有活力、上档次的党建特色品牌。
3.突出品牌特色。一是名称简短有力。用10个字以内的短语精炼概括出品牌名称,要求形象贴切,朗朗上口。二是内涵丰富深刻。能够充分反映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的服务宗旨、工作精神、核心价值观,以及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三是理念先进精辟。特色品牌创建工作与新时期、新形势下党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相一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四是内容突出特色。围绕本街道、社区日常工作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活动内容,要求突出单位特色、党建特色、时代特色。五是培育突出品牌。以党的建设某个方面或某一个点为主,找准方向和着力点,创党建工作特色品牌,求精求实,不搞大而全。
(三)实施“红色基地”工程
1.建好开放基地。利用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区党员领导干部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建立XX区示范性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同时,各街道党工委也要充分利用辖区资源,积极探索建立示范性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要健全服务功能,提供服务菜单,设计活动流程,为全区各基层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提供便捷服务。
2.制定特色菜单。开放式组织生活要突破传统模式,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关注民生等重大问题纳入组织生活菜单,提升组织生活的实效:一是理论教育。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采用论坛交流、精品党课、党内竞赛、案例分析、参观学习、党员轮流上党课等形式,使党员理论教育收到实效。二是实践锻炼。采取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调查研究、扶贫帮困等形式,服务发展,构建和谐,使党员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三是素质提升。结合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开展党员创业就业培训、辩论赛、演讲赛、故事会、朗诵会、书画赛、文艺表演等文化活动,通过活动不断提升党员综合素质。四是监督管理。通过召开开放式组织生活会、开放式民主生活会等,党员领导干部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会议,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重在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明确方向。各级党组织可以根据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因地制宜地设置、创新和确定开放式组织生活具体活动内容和形式。
3.推广优秀案例。各街道党工委要按照内容上有突破、形式上有特点、效果上有亮点的要求,总结一批可学管用的优秀组织生活案例。区委组织部将适时评选一批优秀组织生活案例,通过媒体宣传、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大力推广优秀组织生活案例,进一步增强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的吸引力。
(四)实施“红色网络”工程
1.构建服务网络。“红色网络”以普通党员为主体、党员干部为骨干、党支部为堡垒,每名党员根据就近就熟原则结对联系15—25户群众,每名街道和社区干部分别联系8—15名党员,实现服务群众和服务党员的全覆盖,充分发挥党员服务、凝聚、引领群众的作用。
2.延伸服务内容。党组织为党员“红色网络”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