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VIP免费

提纲: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总体目标

二、重点任务

  (一)构建广泛覆盖、优质高效的农村公路网络

1.优化路网结构

2.提升建设品质

3.实施“消危”行动

4.加强项目管理

  (二)健全责权明确、共治共享的农村公路管理机制

1.强化治理能力

2.提升智慧化水平

3.加强路域综合治理

4.加强安全监管

  (三)完善科学规范、长效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模式

1.健全养护机制

2.增强养护能力

  (四)构建服务均等、便民惠民的农村运输服务网络

1.城乡客运均等化

2.农村物流便捷化

3.产业运输融合化

  (五)建立支持有力、主体多元的资金保障体系

1.加大财政投入

2.改进投资方式

3.社会广泛参与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二)强化考核评价

  (三)发挥示范引领

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促进城乡融合,服务乡村振兴。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按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聚焦服务“三农”,坚持乡村振兴、交通先行,扎实推进巩固拓展交通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推动我县农村公路高品质建设、高效能管理、高质量养护、高水平运营,助力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示范点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总体目标。2025年,农村交通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行业治理体系基本完善,长效管养体制机制基本建立,支撑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大数据应用水平大幅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实现运输通道产业化、农村公路畅通化、养护管理精细化、运输场站品质化、城乡服务一体化、行业管理智能化、安全应急高效化,打造“四好农村路”交通强国试点,有力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2035年,高标准建成“便捷舒适、安全可靠、智慧高效、优质多样”的农村交通运输体系,率先实现农村交通现代化。农村交通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与生态环境和乡村产业互动协调,农村公路实现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管理,按需获取的即时出行服务广泛应用,基本实现农村地区“出行无忧、畅行无阻,人享其行、物优其流”,助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农村公路交通运输体系更加安全便捷、智能高效、绿色低碳,充分满足广大群众对美好出行的需求,有力支撑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

二、重点任务

()构建广泛覆盖、优质高效的农村公路网络

1.优化路网结构。建成“广覆盖、深通达、提品质”的交通运输网络,实现“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政,100%的乡镇通二级及以上公路。全力实施通村入组、窄路加宽、乡村联网、产业融合,优化农村公路网络。推进农村公路窄路基路面拓宽改造,推进乡镇、村庄之间联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推进乡镇之间、村庄之间联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道路网络化水平,促进“农村公路+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产业路建设。推进有条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广度。“十四五”期,县乡道提档升级里程248公里;村道提档升级里程670公里。

2.提升建设品质。按照“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绿色生态”原则,依据相关技术要求,合理确定技术标准,宜宽则宽、宜窄则窄,充分利用旧路资源,节约集约用地,避免大拆大建、高填深挖,注重排水和绿化设计,全面提升建设品质。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一体发展,实现县道互通、县道与乡道相连、乡道与村道相接,形成城乡贯通、干支相连的农村公路网络;推进农村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提升,统筹公路管养示范工程、水系连通工程、廊道绿化工程和城乡物流体系建设、路域文化及服务功能提升;开展文旅特色示范带、产业示范带、美丽乡村示范带创建,以路为轴、辐射提升,打造“四好农村路”升级版,形成“路河相伴、路林相依”的生态彩链,实现“路田分家产业兴、路宅分家出行安”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全县所有自然村通硬化路,行政村通4.5米以上硬化路的比例达到100%

3.实施“消危”行动。推进平安乡村建设,集中开展农村公路危桥改造行动配套建设必要桥梁。到2021年底基本完成四、五类桥梁改造,农村公路新发现的五类桥梁及时处治。加强农村公路急弯陡坡、临水、跨铁跨渠桥梁、平交路口、事故易发多发等重点路段安全隐患整治,重点完善通客车路线标志、标线、防护等安全设施,打造放心路、放心桥。落实农村公路安全防护、排水、公交站()、停车港湾等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交付使用的“三同时”制度。到2025年,县道、乡道和通客车村道安全隐患治理达标率达到100%

4.加强项目管理。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统一验收”要求配合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水利等相关部门统筹推进项目实施。严格规范基本建设程序,落实建设项目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和“七公开”制度,健全完善工程质量监督机制,实行质量责任终身制。引导农民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工程监督,将群众满意度纳入农村公路考评体系。

()健全责权明确、共治共享的农村公路管理机制

1.强化治理能力。全面落实《县关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要求,加快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按照“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的原则,2021年出台《县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全面建立健全覆盖县、乡、村的三级路长体系。2021年出台《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明确相关部门和乡级人民政府的管理养护权力和责任,建立中心养护站、乡镇管养站考核机制,确保机构运转良好。2021年出台《县农村公路管理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考核对象乡镇政府、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将群众满意度纳入考核体系,加强对养护工程资金、日常养护资金考核,保障资金使用方向、效益。充分发挥乡镇政府、村委会作用,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完善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的共治共享体系。强化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及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2.提升智慧化水平。推动农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养护、运营全过程管理和道路资产全要素数字化。推动农村公路重点路段以及涵洞、桥梁等重要节点的交通感知网络覆盖,加快建立云端互联的农村公路感知网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村公路快速自动化路况检测。建立全县农村公路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大数据运用水平,实现农村公路信息化、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实现县道和重要乡道数字化管理、路况自动化检测,管理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3.加强路域综合治理。健全“政府负责、联合执法、群众参与”的农村公路路域综合治理体系,完善交通运输、公安交警、城市管理、乡镇政府等联合执法机制。依法规范设置限高限宽设施,在车流量较大的主要县乡公路设置超限超载流动检测点,加强对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和各类破坏、损坏农村公路等违法行为的治理。严格查处农村公路两侧违法建筑,严禁堆物占路,加快取缔“马路市场”。建立县有执法队、乡有执法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积极推进路田分家、路宅分家,基本实现县乡道路域环境治理“八个无”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