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1.织密织牢防返贫防线
2.多渠道促进农户增收
3.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4.坚持示范引领推进
二、强化发展动力支撑
5.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6.增强谋划争跑能力
7.扩大招引融资实效
8.拓展人才供给渠道
9.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三、全链培育壮大产业
10.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11.力促工业加快转型
12.大力发展旅游三产
13.积极发展数字经济
四、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14.加快补齐硬件短板
15.打造“中央会客厅”
16.提升城镇治理能力
五、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17.建设生态环境最严执法区
18.提升经济发展“含绿量”
19.加强矿山修复治理
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20.促进教育卫生事业发展
21.做好基本民生保障工作
22.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23.着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
24.持续加强社会综合治理
七、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25.加强政府系统政治建设
26.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27.数字赋能提升治理效能
28.提升能力作风抓落实
29.扛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
2022年县政府工作要点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第一年,也是XX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绿色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县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XX届历次全会,中央经济工作、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市全委会暨经济工作会、县十六次党代会部署,紧盯绿色循环、转型发展定位,实施好“一县一策”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一立四振兴”战略,不断谱写XX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1.发展目标:生产总值增长X%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XX%,固定资产投资增长XX%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X%以上,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XX%、XX%。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XX%。2.推进目标:生产总值增长XX%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XX%,固定资产投资增长XX%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XX%,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XX%、XX%。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XX%。
一、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1.织密织牢防返贫防线。持续开展“六查六问”“一看一听”,完善预警监测、干预帮扶机制,落实好行业巩固帮扶政策,探索推进“防贫保”,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整合财政涉农资金X亿元以上,重点支持产业发展。建立乡村振兴考核评价、工作年度报告和监督检查制度。加强扶贫资产管理和基础设施管护。落实好易地扶贫搬迁“1+7”扶持举措。
2.多渠道促进农户增收。持续加大乡村振兴产业投入,坚持壮企业、富农户齐抓,建立更加紧密科学的利益联结和双向激励机制,强化小额信贷、互助资金和“富民贷”运行管理,大力推广农业商业保险,培育联农带农经营主体XX个。深化苏陕劳务协作,统筹发挥公益岗位、扶贫车间、社区工厂、消费帮扶等作用,多层次、多渠道促农增收。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
3.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措施。编制41个村的“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积极推进自然村道路硬化、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安全饮水提升工程。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继续推进入户路硬化、庭院美化行动,因地制宜改厕治污,新增改厕XXX座、新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XX处。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快5G普及和场景应用。
4.坚持示范引领推进。高质量建设徐家坪乡村振兴楷模,在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产业增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每镇办选择1-2个村打造乡村振兴整村推进示范样板。出台村干部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激励考核制度。坚持“富口袋”“富脑袋”齐抓,深化“五治”融合和“网格化”治理,着力增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综合治理水平。
二、强化发展动力支撑
5.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紧盯“四个一批”,建立包抓项目述责述效制度,逐月梳理问题、下沉指导服务、限时协调解决,缩短项目周期、压茬推进实施、保障投资额度。全年实施重点建设项目XX个、年度投资XX亿元以上。发挥好中央投资撬动作用,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XX%以上。
6.增强谋划争跑能力。深度论证“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做实做细前期工作,提高项目谋划质量和申报成功率。健全完善项目争跑落实奖惩考核机制,争取更多项目列入上级投资计划。强化政策指导、考核调度、评审反馈机制,动态完善“谋划、储备、招引、在建、新开、投产”六张清单。全年谋划储备XXX万元以上项目XXX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XX个。
7.扩大招引融资实效。不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坚持全员抓招商引资,突出以商招商,建强专兼职招商队伍,建立后备招商资源、招商项目储备库;完善招引项目行业政策联审、签约审查机制。积极推进“市带县”模式,增强县城投公司投融建能力。全面完成工业园区改革。落实好延期还本付息、信用贷款等政策,支持普惠小微企业发展,力争存贷比达到XX%以上。
8.拓展人才供给渠道。支持县职教中心对接用人市场、拓展办学思路,与市场主体深化校企合作,整合师资和培训资源,订单培养城乡富余劳动力。开展好“企业家东部行、干部高校行”活动。加大乡村振兴、科教文卫、经济管理等领域紧缺人才自主培养力度。落实落细人才引进激励政策,加快落实事业单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加大干部关心关爱力度,充分激发各类人才活力。
9.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建立健全“产业出题、科技答题”机制,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加快建立完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统筹配置各类创新资源,成立固废综合利用研究院,有效发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孵化载体作用。鼓励企业参与科技创新,加快延链补链强链。强化科技金融服务,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全年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XX家,实施科技项目X个。
三、全链培育壮大产业
10.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健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新建高标准农田X万亩,建成县级粮食储备库。坚持科技兴农、品牌强农,建设标准化基地,健全农产品质量溯源和冷链物流体系。围绕“一县三品”,出台种源补贴政策,大力实施“三品一标”行动,运用好五个地理标志品牌,加快壮大加工带动型龙头企业,新培育农业龙头企业X个。提升野猪危害防控试点县工作成效。稳步推进乌鸡、食用菌、中药材等产业扩面提质,一产增加值增长X%。
11.力促工业加快转型。落实好新一轮减税降费和常态化助企纾困政策。大力支持略钢加快转型、高质量发展,推进传统企业提质增效。积极推进人造无机石项目,建成XXX万平方米人造岗石、工业固废循环利用等项目。加快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打造白家坝食品医药园区“标准地”,建成现代中药产业示范园一期、荷叶坝乌鸡产业园二期。支持略电发展抽水蓄能、光伏发电项目。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XX亿元以上。二产增加值增长XX%。
12.大力发展旅游三产。以打造“健康养生地·秦岭会客厅”为统揽,加快文旅农旅等融合发展,做精做优乡村休闲农业。大力推广“十大养生菜”“十大名小吃”,打响“味见汉中·吃在XX”品牌。实施郙阁田园综合体二期项目,加快灵岩寺4A景区创建,启动驼梁窖生态健康旅游产业园项目。大力培育“品兴州”区域公共品牌,做活做新农村电商。加快培育发展新型业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
13.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实施我县《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推进数字强基、转型赋能、产业兴业、治理融合四大行动。统筹布局数字基础设施,开通中国绿色食药网(总网)和华夏天麻网、乌鸡网、杜仲网,加快构建综合性数字平台。积极推进“数字+”智慧系统建设。启动数字城市会客厅暨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全年投资XX亿元,实施数字经济项目XX个。
四、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14.加快补齐硬件短板。实施三河坝至灵岩寺段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