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城乡人才资源共享
1.坚持城乡人才一体引进
2.坚持城乡人才一体配置
3.坚持城乡人才一体使用
二、加强城乡人才队伍互建
4.开展党政人才互派挂职
5.创新村企人才交流实训
6.推行治理人才结对共育
三、推进城乡人才回引聚能
7.引导专技人才返乡创业
8.推进送智送技下乡行动
9.实施涉农企业带培计划
10.鼓励乡贤能人返乡助农
四、突出城乡人才夯基蓄势
11.实施现代农民“提能计划”
12.实施乡村人才“头雁计划”
13.实施城乡社工“雨露计划”
五、保障城乡人才政策融通
14.融通城乡人才评选表彰政策
15.融通职业农民职称评审政策
16.融通城乡社工奖励补助政策
17.融通城乡人才服务保障政策
18.融通镇村干部选拔使用政策
区2022年加快推进城乡人才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
为深入实施**区城乡融合发展突破行动,盘活城乡两端人才资源,带动产业、资本等要素在城乡之间良性循环,现就推进2022年全区城乡人才融合发展提出以下措施:
一、坚持城乡人才资源共享
1.坚持城乡人才一体引进。统筹考虑城乡人才差异化需求,一体制定招录计划,年内通过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人才引进、选调生和民生项目等方式引进40名左右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区直部门和镇(村)、街道(社区)工作。依托xx人才“归雁工程”,同步为乡村引进一批急需紧缺党政人才和教育、卫生等领域学科带头人、成熟业务骨干
2.坚持城乡人才一体配置。按照省市部署,探索实行从上往下跨层级调剂行政事业编制,及时为镇(街道)补充“新鲜血液”,推进编制资源向基层倾斜。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及时调整编制配置,加强教师交流轮岗,推动人员编制在城乡学校之间、学段之间动态调整。
3.坚持城乡人才一体使用。试点开展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实行共同体学校人事统一管理,推动城乡师资共享、有序流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加强全区卫生人才一体化配备和管理,在卫生编制总量内统一配备各类卫生人才,加快推行“区聘镇用”和“镇聘村用”。
二、加强城乡人才队伍互建
4.开展党政人才互派挂职。选派40名左右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镇挂任副镇长、内设机构负责人,到村挂任第一书记、村主任助理。从镇村选派10名左右优秀年轻干部到市、区两级对口部门或重点专项工作专班挂职锻炼,优化年轻干部成长路径,培育城乡优秀党政人才。
5.创新村企人才交流实训。选派10名左右优秀村干部到xx集团公司所属经营单位、区属国有企业跟班实训,补齐企业管理、市场经济、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短板弱项。积极选聘各级各类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或管理人员到村担任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职业经理。
6.推行治理人才结对共育。从城乡融合发展示范村、“村改居”试点村选拔优秀村干部到城市社区挂职锻炼,明确一名社区党委委员或居委会委员与挂职村干部结成帮带对子,传授社区工作方法和经验,增强村干部社区基层治理能力,为“村改居”工作衔接打好基础。
三、推进城乡人才回引聚能
7.引导专技人才返乡创业。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按照离岗创业政策到村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企业、家庭农场、农产品加工企业或担任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职业经理人,期满返岗后,表现优秀的,优先晋升职级、职称评聘,未入编干部优先纳入事业编制管理,
8.推进送智送技下乡行动。采取顾问指导、兼职服务、项目合作、技术入股等多种模式,全年至少柔性引进3个以上推动乡村重点产业发展的专家顾问和创新团队。大力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20名左右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通过“科技特派员+项目+服务”模式,到村开展“保姆式”服务。采取一般干部包村、科级干部连村包片方式,选派40名左右农技人员下乡包村开展技术指导服务,解决农民生产技术难题。
9.实施涉农企业带培计划。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鼓励区内食品生产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种养殖企业依托原料基地、产业园区等建设实训基地,培训本地农民应用新技术。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订单带动、保底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