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守牢责任田
1.落实重大生产安全挂牌督办制度
2.开展电镀企业专项治理
3.强化执法检查
4.开展危化企业全面排查整治
5.实施重大危险源企业风险评估
6.强化高危行业、工艺隐患治理
7.全面推广企业安全晨会制度
8.强化村级工业园安全管理
二、统筹大安全
9.加强风险研判分析
10.统筹开展风险评估
11.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督导检查和暗查暗访
12.依法依规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三、强化应急救援
13.加强值班值守标准化建设
14.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15.加强应急物资储备
16.统筹全区地面坍塌防治工作
17.加强台风暴雨防御和人员转移安置工作
18.开展深圳市综合减灾社区创建工作
四、夯实基层基础
19.持续推进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工作
20.推进街道应急管理机构规范化达标创建
21.推进企业应急管理服务站建设
22.开展“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
23.加强安全教育基地建设
五、强化科技赋能
24.深化区应急管理监测预警指挥体系建设
25.落实深圳市应急管理信息化2023年度区级建设任务书
26.完成区森林消防战训教育基地智慧管控指挥中心(森林防火分中心)建设
六、打好自身铁
27.创建一批星级党支部
28.修订局采购管理办法
区应急管理局2023年工作要点
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将习近平总书记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去。全局上下延续良好态势,以更加坚定的信心,防风险、保稳定、建制度、补短板,坚决守住安全生产稳定向好局面,坚决防范自然灾害导致的伤亡事故,真正守护好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和高质量发展的红线底线。
一、守牢责任田,保持监管执法高压态势
1.落实重大生产安全挂牌督办制度。2023年在全区范围挂牌督办30-50家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企业,制定整治方案,明确整治措施、标准和整治工作完成时限,切实消除一批重大安全隐患,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2.开展电镀企业专项治理。强化源头治理和责任落实,通过全面梳理和排查整治电镀企业存在的重点隐患问题,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综合采取制度、技术、管理等措施加强电镀企业事故风险管控、有效消除事故隐患,建立电镀企业安全生产常态化监管的长效机制,切实有效防范和遏制电镀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3.强化执法检查,严厉查处有限空间违法违规行为。对全区涉及有限空间的企业开展全面隐患排查工作,严格检查有限空间“七个不”走过场,作业审批和外包作业安全管理流于形式等突出问题。对检查发现“七个不”落实不到位、外包作业管理责任不落实等突出违法违规问题的,依法立案查处,通过严格执法形成震慑力,推动有限空间隐患排查整治取得实效,有效防范事故发生。
4.开展危化企业全面排查整治。对全区涉及危化品重大危险源、危化品生产、带仓储经营、加油站等重点企业开展全面排查整治。重点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监控监测的设施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排查;确保危化品生产、经营(含加油站)及重大危险源企业平稳运行。
5.实施重大危险源企业风险评估。在油气库集中区开展一次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估,加强重大危险源监管,严防重特大危险化学品事故。
6.强化高危行业、工艺隐患治理,保持执法高压态势。紧盯生产安全事故易发、多发重点行业领域和环节,聚焦粉尘涉爆、金属熔融、有限空间、动火作业等高风险行业领域及作业环节,深入推进专项治理和执法检查。持续保持执法高压态势,全面贯彻实施执法“三度”(执法有深度、执法有力度、执法有温度)原则。
7.全面推广企业安全晨会制度。在铝、镁金属粉尘、木粉尘、面粉、棉麻纤维粉尘涉爆企业,锂电池生产、仓储企业、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高温金属熔融压铸企业,推行安全生产晨会工作,以班组或车间等一线生产经营单位为单元,由带班负责人或班组长主持召开,常态化分析查找、防范化解企业安全隐患,督促企业员工时刻绷紧安全弦,最大限度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8.强化村级工业园安全管理。对照省应急管理厅“园八条”、“七查”工作要求,以及《深圳市工业园区安全管理指引(试行)》“十二条”内容,对村级工业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重点突出排查工业园区安全管理工作落实情况。
二、统筹大安全,做大做强区街两级安委办
9.加强风险研判分析。按照周调度、月研判、季部署工作机制,每周召开安全生产调度会,每月做好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每季提请区委、区政府每季度召开一次区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安全生产工作。
10.统筹开展风险评估。落实《深圳市安全风险管控暂行办法》有关规定要求,在2023年开展新一轮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动态形成区风险类别、点位、管控措施及应急处置措施清单,完善安全风险电子地图。
11.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督导检查和暗查暗访。坚持综合督导检查和专项督导检查相结合,通过“四不两直”、查阅台账资料等方式,围绕重要节假日、岁末年终等重点时段领导交办、上级部门安全生产工作部署,重点督导检查各街道、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情况,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有关要求,成立暗访组对发现的隐患问题跟踪拍摄曝光,督促各街道行业部门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及行业监管责任,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的精准性和系统性。
12.依法依规开展事故调查工作。按照“四不放过”和依法依规、实事求是、科学严谨、注重实效的原则,及时、准确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健全事故调查协作机制,加强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纪委监委等单位的协同联动。
三、强化应急救援,调动社会力量全面参与
13.加强值班值守标准化建设。加强值班值守标准化、规范化、一体化建设,形成上下统一、功能完善、业务规范的区、街道、社区三级应急值守网络,提升应急值守工作水平。
14.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升应急救援处置能力。督促各行业部门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推动建成街道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和社区兼职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实现全区10个街道全覆盖,探索建立区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加强社会救援队伍、危化应急救援队伍、驻区央企救援队指导培育,提升专业化能力水平。组织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开展涉及危化品、供水等多种类型的综合性应急演练活动,提升应急救援队伍救援处置能力。强化与驻区央企应急救援队伍联动联训工作,优化落实“资源共享”“联调联训”“临灾转移等各项工作机制。推进应急救援指挥调度规范化建设,实现可视化指挥调度连通率、30分钟响应率和连线质量达标率稳步提升。
15.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完善管理机制建设。制定《深圳市区应急物资储备指引》。督促各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