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严抓“政治引领”
1.突出政治引领
2.强化思想理论武装
3.抓牢意识形态工作
4.扛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
5.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二、严抓“粮食安全”
6.夯实粮食稳产增产基础
7.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护
8.提升菜果茶供给能力
9.推动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10.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
11.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12.提高农业依法行政水平
三、严抓“科技支撑”
13.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14.深化数字农业建设
15.提升农机装备水平
16.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四、严抓“三农经济”
17.强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
18.持续培育壮大农业产业
19.深入推进品牌强农战略
20.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五、聚力“和美乡村”
21.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22.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23.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
24.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
六、聚力“强村富民”
25.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26.稳慎探索农村宅基地改革
27.深化金融支农改革
28.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29.建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30.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七、聚力“有效衔接”
31.健全衔接推进机制
32.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33.深化东西部协作和省内协作
八、聚力“创新突破”
34.强化党领导农村工作责任
35.加强经济运行调度
36.加强农业农村安全生产
37.强化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农业农村局党组2024年工作要点
2024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工委、管委部署安排,落实“打头阵当先锋”工作要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围绕“四抓四聚八个全面”工作思路,守住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致富举措,奋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加快建设农业强区,形成陆海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一、严抓“政治引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1.突出政治引领。旗帜鲜明讲政治,持续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依托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学习载体,积极开展交流研讨,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责任单位:机关党委)
2.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用新思想、新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学习省委、市委、区委全会精神,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深化“三农”事业发展,提升为民服务能力的思路和举措。严格落实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及第一议题制度,充分发挥中心组领学促学作用,以新时代创新理论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责任单位:机关党委)
3.抓牢意识形态工作。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及时传达上级指示精神,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涉农舆情监测、预警、处置,维持农业领域信访和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牵头抓好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推动巡视整改成果转化。抓好精神文明、统一战线、宗教事务管理工作,强化党对群团工作的指导,以坚强的思想引领,凝聚起乡村振兴的磅礴合力。(责任单位:机关党委、办公室、安全生产保障科)
4.扛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扛牢局党组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落实局党组主体责任、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开展理想信念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落实廉政谈话制度,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自觉性,营造崇廉尚实、奋发进取的政治生态。(责任单位:机关党委)
5.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扎实推进新一轮机构改革,科学编制“三定”方案,优化机构设置和力量配置,推动局系统高效规范运行。拓宽干部教育培训渠道,加强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完善职称评聘工作流程,做好农业技术初中级评审和局内专业技术岗位空岗竞聘工作。创新开展“青蓝计划”,加大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培养力度,优化提升干部队伍结构。加大干部监督力度,建立干部“能下”常态化机制,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性局面,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责任单位:人事和科教科)
二、严抓“粮食安全”,全面提高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
6.夯实粮食稳产增产基础。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加大责任制考核力度。加快推广“五良”机制,完善提升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建设,打造一批百亩“样板田”、千亩“示范方”、万亩“产业带”,提高粮食规模化生产水平。进一步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做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粮食作物种植补贴,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提高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在72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6万吨。(责任单位:种植业和农机管理科、农技推广服务科)
7.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护。利用高标准农田奖惩机制,评定勘查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工作成效,倒排工期,按周调度,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年内新建高标准农田2.8万亩、改造提升2.8万亩。建立高标准农田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健全管护机制,强化全程监管,实施高标准农田损毁工程保险,破解管护难题。(责任单位:农田建设保护科)
8.提升菜果茶供给能力。全力保障新区“菜篮子”稳定供给,加强重要农产品和蔬果供应保障基地建设,抓好品种结构优化、设施设备升级、农技指导服务等重点工作,引进蔬菜新品种10个。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推进老旧设施改造升级,推行大田蔬菜轮作种植技术,确保全年蔬菜种植面积不低于12.2万亩,产量稳定在58万吨以上。推动黄岛蓝莓、海青茶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确保果茶总产量稳定在11.8万吨以上。(责任单位:农技推广服务科、果茶花卉技术指导科)
9.推动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重要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提高“亩均产能”,确保全年肉蛋奶产量持续稳定在12万吨以上,推动畜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年内新创建市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1个以上,市级以上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智慧畜牧业应用基地、种养结合样板基地各1处。推动大型仔猪繁育场建设、运营,确保能繁母猪稳定在1.77万头以上。继续实施肉牛增量提质行动,推进隆铭牛业项目建设,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畜牧发展科)
10.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科学做好农业、畜牧业防灾减灾、疫情防控工作,加强灾情、疫情预警和技术指导。抓好小麦条锈病、草地贪夜蛾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实现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5%以上。开展动物防疫“双基”建设,提升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在编在岗率,完成疫控中心负压生物安全二级兽医实验室和标准化基层动质站建设,年内创建省级、国家级动物疫病净化场1处以上,推进全区动物疫病净化工作再上新台阶。(责任单位:植物保护科、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科、各动物卫生与产品质量工作站)
11.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围绕主导品种,建设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新修订发布地方标准或技术规范2个。持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行动,打好“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收官战,完成农业投入品监测40批次,定性定量监测1600批次以上,快速检测5万批次,确保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9.5%以上。持续开展“质量兴农牵手行动”,为有需求的农户、合作社探索开展免费公益检测服务。开展星级农资经营门店创建三年行动,年内创建星级农资经营门店3家。持续做好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开展农业投入品“利剑”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蓝盾”行动等,加大对投入品生产经营、种植、养殖、屠宰等环节的巡查执法力度,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单位: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投入品科、动物卫生检疫科、执法大队)
12.提高农业依法行政水平。贯彻落实上级法律法规,有序推进种业、动物防疫、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涉农领域地方立法工作。搭建农村法治教育基地,开展农村学法用法微视频征集活动,常态化开展普法学法活动。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坚持日常执法与集中执法结合、教育与处罚结合、处罚与服务结合,打造规范公正的法治环境。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持续推行“中队每周一学、大队每月一讲、队员每季一考”培训模式,加强执法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执法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责任单位:农业法规科、种业发展科、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投入品科、动物卫生检疫科、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科、执法大队)
三、严抓“科技支撑”,全面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13.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多维度促进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国际种都高新技术示范区、清原种业等重点项目建设,年内引进和发展种业企业3家,引进试验示范品种126个。开展重点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进茶叶、食用菌、畜禽、蔬菜等种业基地建设。协助办好青岛首届种业博览会。抓好小麦统一供种工作,加强技术指导,夯实小麦增产增收基础。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开展重要农作物种子质量抽检,推行“黑名单制度”,持续净化种子市场。(责任单位:种业发展科)
14.深化数字农业建设。全力做好数字三农管理平台的应用、推广和优化提升工作,培育智慧农业应用基地,加快数字赋能步伐,探索打造数字农业“西海岸”路径。积极争取市级以上农业数字示范园项目,推进张家楼街道数治达尼项目、大场镇智慧农业创新示范项目、大场镇数字乡村云脑平台等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农业农村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水平。(责任单位:市场配置促进和信息化科)
15.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实施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推进行动,加快农机装备补短板,争创国家级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加快北斗终端及辅助驾驶系统应用,推广新装备50台(套)以上,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91%以上。支持九方泰禾等企业加快高端智能农机研发推广。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优化补贴兑付方式,实现农机购置补贴机具数300台(套)以上、农机总动力达到85万千瓦。严格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持续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和教育培训工作。(责任单位:农机发展科、农机安全指导科)
16.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依托部级实验室和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力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建设市级农业、畜牧业科技示范基地。依托航天蔬菜育种育苗生产基地,试验示范新品种10个,推广新技术、新模式20项。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提质增效行动,培育高素质农民500人。畅通乡村人才评价渠道,开展“齐鲁乡村之星”评选和农民职称评审活动,激发乡村人才活力。(责任单位:种植业和农机管理科、农技推广服务科、畜牧发展科、科技教育科)
四、严抓“三农经济”,全面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
17.强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制定农业重点项目清单,加强重点项目服务、管理、督导,提档升级12处乡村产业集聚区,持续培育提升蓝莓、肉兔等10亿级和苹果、葡萄等亿级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全力推进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省级现代农业强县、省级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等项目建设,分类、高效、精准服务项目,以项目建设提升新区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现代化水平。(责任单位:发展和改革科、种植业和农机管理科、市场配置促进和信息化科、农技推广服务科、果茶花卉技术指导科、种业发展科、畜牧发展科)
18.持续培育壮大农业产业。鼓励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实施乡村产业振兴鼓励政策奖补项目申报工作,高水平推动设施种植和畜禽园区建设。实施农业龙头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农业金花企业5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