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机关青年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在政治站位上
(二)在政治定力上
(三)在政治担当上
(四)在政治自律上
二、加强机关青年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需要把握的几个重点环节
(一)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历练相结合
(二)注重传统管理与信息手段相结合
(三)注重正向激励与反向倒逼相结合
(四)注重当前提升与长远巩固相结合
三、加强机关青年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科学有效的政治能力教育培训机制
(二)完善符合青年干部特征的党内政治生活执行机制
(三)建立常态化的分层分领域的一线历练机制
(四)建立精准深入的政治表现专项考察办法
(五)建立系统全面的政治能力监督检查机制
机关青年党员干部政治能力调查研究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能力就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就是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这一重要论述,既是对政治能力内涵的深刻阐述,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明确要求。机关青年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后备骨干,政治能力过硬,就能更加坚定为事业持续奋斗的信仰信念,就能更有力地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青春力量。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政治建设面临的形势和环境随之发生深刻变化,对加强机关青年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当前机关青年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问卷调查结果看,各界对机关青年党员干部政治能力的评价整体是好的,但同时,在调研中也发现部分青年党员干部在政治能力方面仍有不足,补短板依然迫切。
(一)在政治站位上,大局观念不强、自觉意识不够。当前部分机关青年党员干部政治站位不高,格局和眼界还需提升,缺乏“舍我其谁、功不在我”的大情怀、大格局。有3种现象需要重视:一是边界不清的工作相互推诿。一些青年干部还有担心“一朝揽责一世担责”心态,特别是在责任重大、难抓难管的工作上,互相推脱,主动担当意识不足。二是多方协同的工作配合不够。在涉及多部门的综合性工作中,有的青年干部站位不高,缺乏“一盘棋”思想,上下协同、左右联络不够。三是需要牵头的工作不愿出头。有基层干部反映,少数年轻领导干部遇事不够果断,不敢拍板、不愿牵头,导致一些要紧事项议而不决。
(二)在政治定力上,斗争精神不足、鉴别能力不强。斗争精神强不强,是衡量政治定力的重要标尺。调查发现,一些青年干部圆滑世故,年纪轻轻就养成“老好人”心态,在小事、小节面前原则立场不够坚定。一些青年干部面对负面观点和不实言论不敢主动发声。一些青年干部在明文规定不可为的情况下,习惯以“你说的好像也对”“我再帮你问问看”口气回复,导致一些矛盾未能及时化解。
(三)在政治担当上,攻坚本领不高、担责意识不足。调查发现,“在急难险重岗位和大事要事面前存在畏难情绪”是机关青年党员干部的一大通病。一些青年干部在为基层分忧解难的大事上担当意识不够,有的甚至以制度、程序做“挡箭牌”。问卷调查反映,目前一些机关青年党员干部还存在“畏难避责、怕挑重担”的心态,在面对一些“烫手山芋”时,怕影响“政治前途”,往往满足于依照程序、按部就班地去做,影响了工作质量。
(四)在政治自律上,自我约束不严、作风表现不实。调研中不少受访者反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存在年轻化趋势,一些机关青年干部年纪不大就有“官架子”,在基层同志面前心存优越感,表现得“官气袭人”,这种现象在“实权部门”尤为明显;一些机关青年干部作风不实,把自己定位成“文件中转站”“工作传声筒”,不走基层不调研,动辄让下面填表格报数据,增加了基层负担。
分析上述情况,调研组认为,部分机关青年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上之所以出现相关问题,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原因。
一是实践历练先天不足。初步统计,全市机关青年党员干部中“三门”干部比例偏高,有的单位甚至达到80%,对基层情况的了解和群众工作能力存在天生短板。同时,市直部门、区县(市)、开发园区、高校国企之间的干部有序交流不足,导致青年干部岗位锻炼机会相对有限,经历阅历欠缺,高学历没有充分转化为高能力。
二是政治教育存在短板。尽管近年来搭建了不少教育培训平台,但针对性、生动性还不够,一套方案教一班人,没能很好地从机关青年党员干部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出发来优化内容、创新载体,未能起到直抵人心的效果。一些年轻同志反映,党校教育互动式、体验式特点不够明显,真正管用的内容还不够充分。
三是管理监督有盲点误区。一些制度规定精准性系统性有欠缺,影响了实操性。有的规定缺乏定量描述,标准相对模糊,难以“一把尺子量到底”。有同志反映,负面言行大多表现在“八小时外”,有一定隐蔽性,即时了解难度较大。此外,各部门干部信息的“壁垒”,也导致一些苗头性问题难以及时纠正。
四是考核评价约束乏力。现在干部选拔对政治标准提出很高要求,但实际考核中还缺乏看得见、摸得着、可操作的具体指标,相比于年龄、学历、经历、实绩等“硬杠杠”,对干部政治表现的考核评价相对原则,一定程度上停留在“一票否决”的层面,具体问题具体考察还要更加精准。
二、加强机关青年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需要把握的几个重点环节
加强机关青年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重点要在5个维度上下功夫,即把握全局能力,拓展跳出局部看整体的视野;政治鉴别能力,磨炼从偶然中看必然、从个案中找共性的眼界;理性思维能力,具备从细微变化研判发展动态趋势的头脑;风险处置能力,增强沉着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水平;抵抗邪气能力,守牢自警自醒自律的底线。从路径和方法上看,需要注重“四个结合”。
(一)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历练相结合。全面把握政治能力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针对机关青年党员干部学历高经验少、学得快钻研少、接收强消化弱等问题,在强化创新理论武装、党内生活锤炼、工作实践锻炼和严于修身律己中积累政治经验、增长政治智慧。一方面,着力提升政治理论素养,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另一方面,要系统强化实践历练,通过岗位历练、政治生活历练,把政治能力建设贯穿到成长成才全过程。
(二)注重传统管理与信息手段相结合。与其他年龄层次的干部比,机关青年干部富有朝气、劲头更足、思维活跃。强化教育管理,要在手段上跟进适应,既要用好“面对面”批评和自我批评、谈心谈话、教育提醒等传统手段,也要运用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化方式,形成全方位、无死角的管理。比如,宁波市近年来发挥12380热线和信访平台作用,及时掌握青年干部政治表现和作风言行方面的问题线索,发现在前、纠正在前,实现了教育批评和整改提升两不误。
(三)注重正向激励与反向倒逼相结合。在机关青年干部政治能力建设问题上,要旗帜鲜明树好导向,列明政治表现“正反清单”,把政治素质考察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对那些符合“五个过硬”要求的干部,要打破“论资历”“搞平衡”,该用的坚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