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时政资源在高中思政课中的运用情况调查报告VIP免费

提纲:

一、时政资源在高中思政课中运用的现状

  (一)时政资源在高中思政课运用中已取得的成绩

1.教师开发和利用时政资源的意识有所增强

2.教师开发和利用时政资源的形式多样

3.学生对时政资源的接受度明显增强

  (二)时政资源在高中思政课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时政资源的挖掘和利用缺乏深度

2.选取的时政资源与学情和教材内容贴合度不强

3.未坚持以生为本

二、时政资源在高中思政课运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运用时政资源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二)学生对时政资源的学习缺乏正确认识

  (三)时政资源自身的复杂性

三、在高中思政课中有效运用时政资源的措施

  (一)提升教师运用时政资源的专业素养

1.发挥教师时政资源开发的主体作用

2.提高教师处理时政资源的能力

  (二)合理筛选时政资源

1.结合教材内容选取时政资源

2.以“生”为本选取时政资源

  (三)适时校正学生错误的认知观念与态度

1.深化学生对时政资源的认识

2.鼓励指导学生参与时政资源的开发

时政资源在高中思政课中的运用情况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中学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课关注度的不断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要坚持反映时代要求,还要贴近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的需求,不断提升其核心素养。纯粹的理论灌输极易使学生陷入疲惫状态,课堂效率下降,也会让学科素养的培养失去现实这块厚实的土壤,更会让立德树人这一目标实现起来更加困难。

一、时政资源在高中思政课中运用的现状

(一)时政资源在高中思政课运用中已取得的成绩

1.教师开发和利用时政资源的意识有所增强

中学思想政治课能否经常利用现有的时政资源并将其成功地融入教学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师普遍认可在课堂上适当地运用时政资源具有一定价值,时政资源以其综合性成为课堂上有力的辅助。调查还发现,超过一半的学生提及政治课上出现时政资源是常有之事,教师将课本内容与时政热点相结合,使所讲知识通俗易懂。由此可见,广大教师不仅重视时政资源的教育价值,而且在实践教学中能够打破固有藩篱,做到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

2.教师开发和利用时政资源的形式多样

现今教师讲授时政知识的方法趋向于多样化,时政资源的使用不再仅是文字和口头语言的描述,图表、漫画、视频等多种形式百花齐放,其内容有时以专题的形式出现,有时以知识点的得力助手身份亮相“,时政专题讲座”“时政专题演讲”和“时政专题讨论”活动也频繁开展。除此之外,我校也开展了其他形式的活动,如“时政主题班会”“时政主题板报”“时政主题征文”等。总之,学校和教师对现存的教育教学方式都有所改进,二者认真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不断寻求教育新契机,逐渐远离“填鸭式”教育的窠臼。

3.学生对时政资源的接受度明显增强

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会主动通过各种方式关心国内外大事,具备一定政治素养。同时我们还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教师借助时政资源讲解课程内容持肯定态度,他们对其也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对在走廊张贴的时政专栏、课下布置的时政调查作业、课上分析的时政案例等反映都很积极。教师把时政资源引入政治课堂,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就时政材料进行讨论时,学生参与度高,思考角度新颖,课堂气氛活跃,同时课堂中的部分沉默者在互动讨论环节也不再保持沉默。

(二)时政资源在高中思政课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时政资源的挖掘和利用缺乏深度

高中教师认为运用时政资源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高成绩。这表明教师缺乏筛选时政资源的意识,对时政资源的挖掘和利用缺乏深度,片面强调其知识性价值,忽视其运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然而,时政资源不仅是表面上帮助学生强化对知识内容的掌握,还是内在地让学生了解时事政治,正确认识国情、世情,强化政治认同,升华情感,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落到实处。另外,高中生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需要有足够广泛、多元的信息来引发其学习内动力和锻炼其思维辨别能力。但教师拘泥于时政资源所包含的理论知识,注重学生是否知晓此项政治事件和能否运用教材知识答题,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诉求,不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

2.选取的时政资源与学情和教材内容贴合度不强

有些教师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目标,过度重视时政材料的新颖度和趣味性,忽视与教学内容的相关度,最终偏离教学内容。有一些教师对时政信息比较迟钝,选中的材料较为过时,缺乏新思想。学生很快在深奥的理论与枯燥乏味的时政资源的双重攻势下疲惫不堪,听课也是无目的地被动接受,没有自己的思考,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也有一些教师不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仅凭自己的喜好将与教材内容关联性不大的热点问题穿插在教学中,容易与理论知识相脱离。

选择时政资源过于随意:选择过难,超出学生认知范围,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过于简单的资源也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探索和利用的价值就低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3.未坚持以生为本,学生互动少

在时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教师与学生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说学生就不重要了。高中生思维灵活,应发挥主体作用,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相互配合才能使时政资源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在政治课上,即使教师试图把课堂交给学生,但有的学生已产生惰性,依赖教师的课堂讲授。有些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较低,学习时政资源的主动性不足,也会阻碍时政资源顺利融入教学过程。大多数学生表示自己的时政信息是在课堂上获得的,有的学生透露只有老师要求才会进行课后学习,也有一些学生说自己不会课后主动搜集时政材料进行学习,他们只学习老师讲过的时政内容。

二、时政资源在高中思政课运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运用时政资源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时政资源的运用有较高的关联性。首先时政资源内容过于丰富,涉及多个学科,对教师的知识素养提出挑战。教师不仅需要全面掌握本专业内容,而且要涉猎其他学科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其次运用时政资源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能力。比如,选择符合学生实际并对学习有帮助的资源就要求教师有一定的敏锐度;将所选取的资源与内容相结合,并很好地向学生分析现象之下的本质,这就需要教师拥有较好的分析力,又或是能创新教育方法,利用多元的教育方式开展教学,最大化地发挥时政资源的作用。现实中,能够满足这些条件的教师并不多,许多教师在某些方面还有欠缺,这就导致在工作中常常感到困难重重,逃避心理凸显。

(二)学生对时政资源的学习缺乏正确认识

被局限于课本和考试中的高中生甚少参与辩论会、专题讲座等活动,他们了解信息的机会和途径有限。相比之前,现在很多学校开始转变。学校会组织学生集体看新闻、参与辩论赛和专题活动。与学校的积极态度相反,很多学生并不珍惜这些机会,反而是利用这些时间补习作业。与此同时,学生对时政信息的理解也存在偏差。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借助手机携卷着信息洪流向学生涌来。学生没有较强的意志力,会流连于五花八门的信息中,对那些有益于学习的内容是不屑一顾。最后,很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时政资源在高中思政课中的运用情况调查报告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