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二、对策和建议
(一)打造“向心”工程
1.夯基础筑底板
2.强弱项补短板
3.强保障固优势
(二)打造“示范”工程
1.当好“监督员”
2.当好“信息员”
3.当好“宣传员”
4.当好“协助员”
(三)打造“亮剑”工程
1.“三单一图”亮剑违纪违法行为
2.“三必听”模式深挖村情民意
3.“四必访”行动解决群众诉求
4.“五必查”机制强化日常监督
关于充分发挥村(社区) 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作用的实践与思考
为推进纪检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精神,打通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纪律监督和监察监督全覆盖。近期,张湾区纪委监委成立调研小组,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充分发挥村(社区)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作用进行深入调研,积极探索一些有效做法和经验供参考。
一、基本情况
现阶段,全区村(社区)党组织按照“择优选配、培训赋能、健全制度、强化监督”的原则,配齐配强村(社区)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XX名,已在区纪委监委及属地乡镇街道(开发区)党委完成备案,落实了每人XX元/月的纪检津贴。同时,监察信息员的聘任一般与村(社区)党组织委员会和村(居)委员会(简称“两委”)换届同期举行,聘期与本届“两委”班子任期相同。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是聚力提升纪法水平锻造纪检监察铁军。在选好管好队伍的基础上,健全保障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约束其苦练内功。辅之以“精准滴灌”式宣教培训,通过理论与实践并行,提升村(社区)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对监督制约小微权力的工作认识,提升履职能力和业务水平,从基层做起,层层压实责任,锻造纪检监察铁军队伍。
二是聚力监督检查“回头看”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清醒认识疫情防控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发挥村(社区)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神经末梢”作用,持续加强对落实中央省市区最新疫情防控措施情况的专项检查,聚焦常态化疫情防控、落实“六稳六保”、基本民生保障等监督重点,以经常性“回头看”保障执行落实,从群众身边着手践行“两个维护”。
三是聚力“日常监督清单”提出“精准建议”。聚焦区委“一心三区五城”建设目标,列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巩固提升、重大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文明城市创建、党委及村社区“两委”换届等重点工作清单,为村(社区)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开展日常监督提供方向和重点,对群众身边的问题早发现、早解决,为根源性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提出接地气的“精准建议”。
四是聚力纪律作风建设实时开展监督提醒。从扶贫、民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及即将开始的村社区换届工作入手,持续纠治“四风”,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百姓宣讲员、“一村一法律顾问”等资源,结合正在实施的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网格微治理等机制,发挥村(社区)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作用,以廉政宣教防微杜渐,以监督提醒强化监督,确保基层工作风清气正。
二、对策和建议
(一)打造“向心”工程
1.夯基础筑底板,强化思想政治建设。一是落实岗前培训制度。坚持凡进必训,新选任的村(社区)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必须参加委机关组织的岗前培训,通过委机关组织的“入学”考试后才能正式参与纪检监察工作;二是健全定期培训制度。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新区)纪(工)委每季度组织一期专题培训、区纪委监委每半年举办一次实战练兵,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搭建交流业务知识、分享经验做法的“大舞台”;三是组织开展“月学纪法”。将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全年培训内容,利用主题党日、场院会、业主代表会、网格长会等载体开展“月学纪法”活动,强化思想政治建设。
2.强弱项补短板,营造清廉村居文化。一是强化廉政教育,深入挖掘身边的勤廉典型,将廉政典型示范教育和腐败案例警示教育结合起来,让广大党员学有标杆、行有底线。二是开展“立家训、树家风”活动。培育和挖掘优秀家风家训文化,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在文化生活中感受传统家教,营造积极、乐观、向上的廉政家庭文化和良好家风。并将清廉文化融入“清廉家庭、文明家庭、美丽庭院”评选工作,以清廉家风促清廉民风。三是建立健全村居干部清廉档案。按照“一人一档”要求,将村(居)主要干部的基本情况及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从业情况,家庭财产以及出国(境)情况,生儿育女、婚丧喜庆、建房乔迁等家庭重大事项,全面详细核查报备,并实施动态跟踪监管。
3.强保障固优势,提供坚强组织保障。把村(社区)纪检监察工作纳入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畴,激励与约束并重,严管与厚爱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