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10*2=10分
1.村官和乡村扶贫不属于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
2.就业困难人员是指因身体状况、技能水平、家庭因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习就业
3.用人单位自行宣布破产
4.因心理、学业、综合素质方面处于劣势而无法顺利就业的毕业生
5.毕业生自主创业
6.毕业生因协议书丢失需再次领取的
7.户口原则上随报到证迁移
8.择业代理最长时间为一年
9.毕业生落实工作办理派遣手续后
10.就业报到证遗失补办手续需至就业网下载就业报到证补办申请表并到所在学院由党总支副书记签署意见并加盖学院公章
二、单项选择题20*2=40分
1、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2、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
3、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
4、()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5、某高校司法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处于大城市“陌生人社会”的人群会更多地强调程序公正
6、古人云:“吏不畏吾严
7、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如果普通人违法犯罪是污染了水流的话
8、()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
9、在行政诉讼中
10、在行政诉讼中
11、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
12、公务员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是()
13、行政复议机关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
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公务员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是()
15、行政机关对于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时
16、部门规章可以创设行政处罚的范围是下列哪个选项?()
17、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的罚款
18、根据正式实施的《人民调解法》的规定
19、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所称政府信息
20、、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
三、多项选择题10*3=30分
1、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规定
2、党员领导干部要遵守公共财物管理和使用的规定
3、对党员的纪律处分有:警告、严重警告、()
4、
5.职业素质包括哪些内容?()
6.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有哪些心理调试方法?()
7.毕业生如何获取就业信息?()
8.社会保险基金的主要特征包括()
9.社会保险基金现场监督的对象包括(_)
10.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四、填空题10*2=20分
1、《廉政准则》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规范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的一项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分为、记功、记大功、授予荣誉称号
4.“三支一扶”是指、、和
5.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在某用人单位工作连续年以上
6.毕业生在大学生一年级入学时将户口迁移到学校来了
7.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办听证会时
8.根据《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规定
9.用人单位自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10.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未满1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1.(×)2.(√)
3.(×)4.(×)
5.(√)6.(×)
7.(√)8.(×)
9.(√)10.(×)
2.嘉奖开除
3.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4.支农、支医、支教和扶贫
5.10年
6.常住人口登记表
7.7日
8.养老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
9.用工之日
10.2
就业岗位法律知识竞赛测试题
就业岗位法律知识竞赛测试题
姓名:_______ 成绩:______
一、判断题10*2=10分
1.村官和乡村扶贫不属于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
2.就业困难人员是指因身体状况、技能水平、家庭因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习就业,以及连续失业一定时间仍未能实现就业的人员。
3.用人单位自行宣布破产,劳动合同终止。
4.因心理、学业、综合素质方面处于劣势而无法顺利就业的毕业生,不属于就业困难毕业生。
5.毕业生自主创业,须向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提供工商部门的证明,毕业生出国出境,也须向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提供相关证明,学校将按规定纳入就业计划。
6.毕业生因协议书丢失需再次领取的,须在市级报纸登报声明作废,凭登报报纸办理补领手续。
7.户口原则上随报到证迁移,有特殊情况应向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书面说明情况。
8.择业代理最长时间为一年,超过时间的毕业生不再办理派遣。
9.毕业生落实工作办理派遣手续后,需凭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办理户口迁移证。
10.就业报到证遗失补办手续需至就业网下载就业报到证补办申请表并到所在学院由党总支副书记签署意见并加盖学院公章。
二、单项选择题20*2=40分
1、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A.民主思维和民主方式B.辩证思维和辩证方式
C.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D.政治思维和行政方式
2、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A.完整、尊严、权益B.统一、尊严、权威
C.统一、准确、威严D.完整、准确、权益
3、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有机统一,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A.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执政
B.党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人民依法办事
C.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D.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4、()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A依法治国____B党的领导____C执法为民____D公平正义
5、某高校司法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处于大城市“陌生人社会”的人群会更多地强调程序公正,选择诉诸法律解决纠纷;处于乡村“熟人社会”的人群则会更看重实体公正,倾向以调解、和解等中国传统方式解决纠纷。据此,关于人们对“公平正义”的理解与接受方式,下列哪一说法是不准确的?()
A、对公平正义的理解具有一定的文化相对性、社会差异性
B、实现公平正义的方式既应符合法律规定,又要合于情理
C、程序公正只适用于“陌生人社会”,实体公正只适用于“熟人社会”
D、程序公正以实体公正为目标,实体公正以程序公正为基础
6、古人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所以,作为人民的公仆,执法人员必须做到()。
A勤奋敬业____B勤政为民___C文明执法____D清正廉洁
7、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如果普通人违法犯罪是污染了水流的话,那么,执法者违法犯罪就是污染了水源。”因此要建立()机制,以清洁“水源”。
A职权由法定__B有权必有责期___C用权受监督___D违法受追究
8、()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
A司法独立____________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__D严格依法办事
9、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认为规章之间不一致的,应报请()作出解释或者裁决。
A.最高人民法院__________B.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最高人民检察院________D.国务院
10、在行政诉讼中,对被诉讼具体行政行为承担举证责任的是()。
A.原告_____B.被告C.谁主张谁举证____D.人民法院
11、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相对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内提起,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15日_B.30日C.2个月____D.3个月
12、公务员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是()。
A.原告__B.被告C.第三人D.不具有诉讼当事人的地位
13、行政复议机关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
A.合法性________________B.合理性
C.合法性与合理性________D.以上都不对
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公务员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是()。A.行政处分____B.赔偿损失
C.行政拘留______________D.通报批评
15、行政机关对于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时,在证据可能灭失的情况下,下列选项哪个是正确的?()
A.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封存证据
B.经行政机关集体讨论决定,可以先行扣押证据
C.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证据
D.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