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备春耕生产经验交流材料汇编(10篇)VIP免费

提纲:

1.备春耕生产经验交流材料1

2.备春耕生产经验交流材料2

3.备春耕生产经验交流材料3

4.备春耕生产经验交流材料4

5.备春耕生产经验交流材料5

6.备春耕生产经验交流材料6

7.备春耕生产经验交流材料7

8.备春耕生产经验交流材料8

9.备春耕生产经验交流材料9

10.备春耕生产经验交流材料10

一、部署有力

二、补贴发力

三、科技助力

四、基础给力

一、摸清底数“稳面积”

二、科学指导“稳产量”

三、储备农资“稳保障”

四、落实政策“稳效益”

五、提升良田“稳基础”

一、精心谋划抓部署

二、紧抓项目夯基础

三、强化指导优服务

四、聚焦农资保供应

一、立足于“早”

二、立足于“实”

三、立足于“好”

一、提高政治站位

二、落实惠农政策

三、抓好物资储备

四、提供技术指导

一、农资供应保春耕“底”气十足

二、农机领航助春耕“活”力四射

三、科技助农促春耕“智”力满满

四、品质提标强春耕“精”益求精

一、高度重视

二、全力以赴

三、多措并举

四、精准发力

一、粮油任务“早”部署

二、高产竞赛“早”谋划

三、深入指导“早”行动

四、惠农资金“早”落地

一、抓好谋划生产部署线

二、抓好政策帮扶服务线

三、抓好物资储备保障线

备春耕生产经验交流材料汇编
10篇)

目录


1.备春耕生产经验交流材料1

2.备春耕生产经验交流材料2

3.备春耕生产经验交流材料3

4.备春耕生产经验交流材料4

5.备春耕生产经验交流材料5

6.备春耕生产经验交流材料6

7.备春耕生产经验交流材料7

8.备春耕生产经验交流材料8

9.备春耕生产经验交流材料9

10.备春耕生产经验交流材料10

















备春耕生产经验交流材料1


风吹绿草,布谷唤春耕。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X县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和“一号”文件精神,抢抓时机谋划粮食生产,不误农时做好春耕备耕,全力以赴打好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开好局、起好步。

一、部署有力,任务分解到位。一是强统筹。为确保粮食生产工作有序开展,X县将春耕备耕作为当前重点工作来抓,成立由县委、县政府分管同志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和各乡镇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出台《X2025年粮食生产工作意见》,按照“稳面积、提产量”的目标,逐级压实属地乡镇责任,层层传递重农强农、抓粮稳粮的强烈信号。二是定任务。紧盯全年粮食生产面积76万亩、总产5.25亿斤任务,结合全县粮食生产实际,明确了粮食播种面积不减少、粮食产量不降低的目标要求。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定粮食生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确定了各乡镇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将全县粮食种植面积、产量任务分配到乡镇、规划到村组、细化到地块,建立粮食生产工作台账,确保完成全年面积产量硬任务。三是抓考核。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突出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指挥棒”作用,县委、县政府将粮食生产工作列为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和高质量发展考核细则,提高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考核比重,强化对稳定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的硬约束。对粮食生产工作落实不力或未完成目标任务的乡镇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并对有关责任人进行约谈。

二、补贴发力,政策落实到位。一是强化奖补政策。加大国家惠农政策的执行力度,严格执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粮食保护价等强农惠农政策,给农民吃上“定心丸”。用足用活本级财政各项惠农政策,全力统筹整合相关涉农资金和农业项目,加大种粮大户的奖励,对全县种植100亩以上的大户进行奖励,每种植100亩水稻奖励2000元,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愿意多种粮、种好粮。二是提供金融保障。加大涉农贷款信贷投放力度,积极为种粮大户、种粮合作社、粮食生产企业等粮食生产主体提供“财农信贷通”等信贷产品,着力解决种粮主体资金短缺问题。截至目前,“财农信贷通”等惠农信贷为种粮大户放贷3700万元。三是加强保险覆盖。组织各保险公司积极主动下到乡镇村组,为种粮大户上门办理水稻完全成本保险等服务,在承保过程中,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保险公司在承保、理赔、服务等环节监管,优化承保理赔服务,推动水稻、棉花等农业保险精准承保、精准理赔,降低农民种粮风险,确保大户种粮保险全覆盖。

三、科技助力,效益提升到位。一是示范化引领。坚持把农业技术推广作为粮食高产的关键,大力开展示范引领工程,全力创建吨粮片、高产片,带动提升全县粮食单产水平,提高农民种粮效益。以多点示范辐射全域,推进“55115”粮食生产示范引领工程项目,统筹建好510000亩示范片、501000亩示范方、100050亩示范点。以多类模式覆盖品类,重点实施再生稻双十一工程、稻油双千工程、富硒稻米工程、香薯丰产工程,再生稻亩产量全省领先。以多种技术提升效益,示范推广“水稻三增两减”等集成技术,建立酸化耕地治理千亩示范片10个、绿肥种植示范区40个、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5个。二是机械化作业。以提高农机利用效率与经营效益为目标,大力推进粮食产业全程机械化,全面实现“耕、种、防、收”等机械化一条龙服务,不断推进机械化作业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保驾护航”。截至目前,全县农机总动力73.9万千瓦,具有大中型拖拉机849台,旋耕机1049台,插秧机482台,确保春耕生产农机需求。三是社会化服务。大力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农业生产托管,为种粮农民提供代耕、代育、代种以及统防统治等服务。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785个,主要服务环节为集中育秧、机插、机防、烘干四个环节。水稻生产托管项目承接主体有119家,申报实施水稻生产托管项目的农机数量300台,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

四、基础给力,要素保障到位。一是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抢抓国家政策机遇,积极谋划争取国债高标准农田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村民小组长、党员、人大代表监督作用,因地制宜建立健全群众监督小组或村民监督机构,代表项目区群众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督。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9.89万亩,2023年度4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完成田间工程,确保不误春耕。二是加强农资供应监管。全力做好水稻、棉花等种子、肥料的农资储备调运,据市场调查,已储备春耕种子约200万斤(其中常规种子约159万斤、杂交种子约42万斤)、化肥6400吨、农药120吨、农膜58吨,粮食生产物资充足。同时,于224日起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资打假执法检查,严防假冒伪劣农资流入我县市场,保证农资市场“不出现一斤假种、一包假肥、一瓶假药、一例坑农事件”,有效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三是加大技术指导力度。成立由7个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副科级干部为组长的春耕生产技术指导小组,包片包乡镇开展“一对一”技术指导,对冬油菜、春粮、绿肥等作物的田间管理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并做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努力夺取春收作物丰收,为全年农业增产增收奠定基础。




备春耕生产经验交流材料2


 一年之计在于春。X区多点发力、多措并举,全力以赴备战春耕,为顺利完成生产任务打下基础,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一、摸清底数“稳面积”。2025年上级下达X区粮食面积6.47万亩、粮食产量0.42亿斤、早稻面积0.1万亩、大豆面积0.48万亩、油料面积2.85万亩的粮食油料生产目标任务,其中今年早稻生产任务1000亩。对此,X区认真开展调查摸底,力求精准施策发力。一方面,加强日常基层走访,深入乡镇、基地和农民家中,了解农户特别是大户生产意向,搜集意见建议,宣传农业政策,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细化分解全年粮油生产目标任务,确保全年粮油生产特别是早稻生产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经摸底,今年早稻种植意向面积约2500亩,其中新港镇约500亩,主要种植主体是鑫发家庭农场和美胜家庭农场,九派农垦实业有限公司在高垅、姑塘镇、威家镇意向种植面积约2000亩。另一方面,鼓励支持推广早稻集中育秧,320日,新港杨家场村和太平桥村两个集中育秧点已经播种完成,预计育秧可栽插面积700亩。

二、科学指导“稳产量”。坚持工作关口和重心前移,针对近期倒春严重影响以及雨水较多的情况,安排农技人员在春管关键环节,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大户及时清沟排水,加强病虫防治,适时科学施肥,加强机械化农具使用,对育秧、机插、机抛等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指导,帮助解决农户种植问题,夯实春耕备耕基础。今年以来,印发《X区病虫情报》2期。

三、储备农资“稳保障”。春耕备耕,农资先行。X区积极组建由农业、发改、供销等部门组成的农资保障工作队伍,加强农资市场价格和供求数量监测工作,积极引导农资经营户做好调度,多渠道增加货源,全力保障化肥、农药、种子等各类春耕所需物资的供应,打牢春耕生产根基。前期根据生产计划,已与大型农资商沟通协调,确保我区农资供应通畅。

四、落实政策“稳效益”。在吃透国家政策的基础上,细化优化工作流程,全面落实国家相关惠农支农政策。全面完善农机购置于应用补贴政策,提高机械化农耕水平,大力推广宣传政策性农业保险,优化理赔办理程序,做到应保尽保,降低农民种植风险。整合上级和区本级财政资金,完善优化区级农业生产扶持政策,持续加大对种粮农户尤其是早稻种植农户奖补力度,进一步调动保护农民种粮产粮积极性,有效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增强农业抗灾减灾能力,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比如,大力推广集中育秧机插(抛)模式,减少早稻直播,对集中育秧主体进行补助,补助标准2万元/个;对早稻机插(抛)给予一定补助,补助标准100元/亩,力争全区早稻机插(抛)面积占五成以上。

五、提升良田“稳基础”。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良田才能高产,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利于机械化设备操作和灌溉排涝,大大提升生产效率,让小而散的低产田变成规模经营的高产田吨粮田。X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0.3万亩,项目涉及7个乡镇21个行政村。区高标办积极加强与乡镇、村及施工方的沟通协作,努力克服时间紧天气差作业难等各种不利因素影响,按“田成方、沟成渠、路成网、小改大”的要求,加大机械人力投入,修建沟渠道路等设施,千方百计加快施工进度,田间工程预计今年3月底全面完成。




备春耕生产经验交流材料3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今年以来,X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一号文件精神,坚决扛起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紧盯关键节点,及早谋划,抢抓农时,唱好春耕“四重奏”,全力打好春耕备耕主动仗。

一、精心谋划抓部署,唱好凝聚合力的交响乐

一是下好春耕生产“一盘棋”。为确保春耕备耕工作有序开展,将春耕备耕生产作为年初重点工作来抓,按照省、市分配的粮食任务和要求,制定《X县积极做好春耕备耕稳定粮油生产实施方案》,按照“保面积、优结构、攻单产、提效益”的目标,将粮食播种任务层层落实到乡镇、村组、田块,建立县乡村三级粮食面积落实工作台账,确保全年落实粮食播种面积不少于20.12万亩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1.43亿斤以上,其中早稻面积0.6万亩、大豆面积0.4万亩、油料面积8.3万亩。二是打好政策奖补“一张牌”。统筹整合资金,对于种植早稻的主体,机插、抛秧、移栽每亩补助标准150元,直播每亩补助标准50元,待后期核实完早稻种植面积后立即下发补贴资金,着力提振农户种粮积极性,让粮农吃上“定心丸”。同时,严把申报关,加大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使用核查力度,对撂荒一年以上的取消次年补贴资格。三是守好耕地保护“一条线”。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一般耕地主要用于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坚持“以补定占”,以区域内稳定利用耕地净增加量作为下年度非农建设允许占用耕地规模上限。

二、紧抓项目夯基础,唱好设施建设的进行曲

一是补齐农业基础设施。为加强春耕备耕所需水资源管理,X县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动,扎实推进水利设施建设,完成林泉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整治山塘378座,小型水库清淤71座。启动千座山塘整治二期、三期项目建设,加快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推进现代化灌区试点县建设,推动湖塘中型灌区新建工程,打通灌区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切实保障农业生产用水需求。二是夯实粮食安全“耕”基。加快2023年度1.4万亩在建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其中新建面积0.7万亩,改造提升0.7万亩,确保春播前保质保量完成田间主体工程建设。科学统筹2025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健全长效机制,提升建设质量,同时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引导解决抛荒地不能种、不易种的问题,稳步提升规模化种植水平。三是狠抓耕地抛荒治理。坚决遏制耕地抛荒,防止耕地“非粮化”倾向,通过上年度“非粮化”、撂荒耕地图斑摸排核查,加大对问题图斑整改力度,累计完成抛荒整改面积1803亩,“非粮化”整改面积190亩。明确整改责任主体,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做好弃耕撂荒地复耕复种,鼓励和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统一流转抛荒地给龙头企业、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耕种,通过代耕代种、托管服务、股份合作等方式积极开发利用撂荒耕地。

三、强化指导优服务,唱好春耕生产的主旋律

一是机械作业提效率。启动农事服务中心集中育秧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粮食产业全程机械化,加快水稻机播、机抛、机插、机防、机烘等农业化集成技术运用,打通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卡脖子”环节。根据农业春耕生产需求做好农机具检修与保养、农机零配件储备供应、农机具的摸底与调度工作,提高农机具的使用水平和效益,春耕期间,累计投入春耕生产农机具数量286台。二是技术推广提质量。积极推进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建设,加大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力度,加快推广一批优质高产、品质好、抗性强、耐贮藏、产销对路、适宜机械作业的粮食优良品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完成取土化验302个,开展田间肥效试验3个,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5%以上,建设1个以上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示范片,累计示范面积1万亩,示范片化肥用量减少3%以上、化肥利用率达42%以上,带动县域化肥用量实现零增长。三是专业指导提技能。组建县、乡、村三级农技指导组,深入乡村田间地头“把脉问诊”,为当前春耕备耕、早稻生产、集中育秧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共开展春季田间管理和春耕备耕技术服务30余次。整合“土专家”“田秀才”人才资源力量,下沉春耕生产一线,送技术“上门”,切实增强农户的春耕备耕生产技能。组织开展农技指导、农机检修100余人次,确保春耕不误农时。

四、聚焦农资保供应,唱好护航春耕的协奏曲

一是储备农资保春耕。充分发挥农资储备在春耕生产中的保障作用,提前谋划、合理安排,加强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春耕生产农用物资的储备和调运,确保春耕期间农资供应充足、质量得到保障。截至目前,全县已储备尿素400吨,45%复合肥1800吨;种子储备7.6万斤,其中早稻种子3万斤,中稻种子3.6万斤;农药折纯160吨,完全满足春季农业生产需求。二是农资监管护春耕。加大对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的监管力度,重点查处进销货台账、经营假冒伪劣农资、过期农资等行为,进一步规范农资经营市场秩序,打击非法销售农资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截至目前,共出动检查人员32人次,检查农资市场经营主体门店11家,未发现不合格农资流入市场。三是宣传服务助春耕。开展农业春耕生产工作推进会暨水稻种植培训班,安排专业农技人员向种粮大户进行水稻种植技术培训,介绍机收再生稻丰产关键技术和管理方法。组织工作组以“三到三访三送三落实”下基层活动,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宣讲惠农强农富农政策和农业法规,让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农机补贴等生产惠农政策入脑入心,提升政策覆盖率和群众知晓率,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




备春耕生产经验交流材料4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春耕春管,是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关键,而顺利推进春耕备耕,充足的农资供应不可或缺。全市供销系统作为保障春耕备耕期间化肥供应的生力军,自去年冬季以来,立足于“早”“实”“好”加紧储备化肥,严控产品质量,确保春耕期间化肥供应量足、质优、价稳及服务到位,开足马力备战春耕生产。

一、立足于“早”,打好储备提前量

储备需求早摸底。市供销联社积极指导系统内春耕保供工作,早在去年9月份就提前谋划化肥淡储,以县域为单位组织系统农资企业提前摸清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化肥需求,经各地摸排反馈,制定出2023—2025年度4.9万吨化肥淡储计划。

货源订购早协调。根据系统对用肥需求摸排,印发《关于做好全市20232025年度化肥淡季储备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加紧对接化肥生产厂家,加强资金筹措力度,按照春耕化肥品类、品种需求做好储备计划,扎实做好春耕农资货源组织和采购工作。

结构优化早引导。积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实施“绿色农资”行动,引导各地逐步加强在春耕期间的有机肥料使用率,推动化肥使用“减量增效”,逐步增加绿色高效、适销对路化肥产品的采购供应,在保障土壤肥力的同时逐步减少化肥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努力满足我市春耕农业生产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二、立足于“实”,供应量质有保障

实时对接稳货源。近年来,由于国际环境、原油价格等因素影响,化肥市场波动变化多,应急保供能力是供销系统必须练就的又一本领。为应对市场风险,系统农资企业密切关注市场行情变化,与订货厂家实时保持沟通对接,做到预订货物随时发,短缺货物及时补,既在保障货源的同时防止因价格倒挂造成经营企业损失,还避免出现货源短缺造成的供应不足问题。

市县联动有保障。为应对化肥供应断档、缺货等突发紧急状况,市供销联社指导各地建立了农资应急保供机制,加强市、县两级和县与县之间的联动,做到信息互通有无,以便及时调运补给邻近需求地区,实现货源调运和调剂调运的双重保障。如市本级除在城区建立化肥储备中心,还在柴桑区、X市、X县等地建立分储点,对相邻县区起到了较好统筹补充作用。

保障质量出实招。春耕化肥货源保量更要保质,才能真正实现粮食安全。全市供销系统在工作中严把化肥进货、调运、检测等各环节关口,避免假冒伪劣农资商品经由供销系统经营渠道流入市场。同时,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农业综合执法部门等做好农资打假、督察检查等工作,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树立“供销农资、放心农资”良好品牌形象。

当前,化肥淡季储备即将进入收官阶段,全市供销系统通过前期准备,储备了足量货源,截至2月底,全市供销系统储备、调运化肥4.2万吨,已完成储备计划的85%,为春耕期间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为方便基层农资网点、种粮大户采购到放心肥,34日,市供销联社通过网络公示形式向社会公布系统8家重点农资企业名单,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三、立足于“好”,农户满意放心用

现在服务是越来越好了,打个电话你们就能直接给送到,不需要我们再到店里买,真是节省了很多时间。”近日,在武宁县农资公司一处经营网点,电话那头的订肥农户高兴地说道。近年来,九江各县(市、区)供销社农资企业在化肥销售、配送等服务方式上努力探索创新,切实将为农服务落到实处,武宁县农资公司就是其中的先行探索者,各地通过创新配送方式、健全服务网络、优化配套服务等,努力提高终端储运配送能力,不断提升销售覆盖范围,取得了积极地经济和社会效益。

配送方式更灵活。在减少化肥流通环节上下功夫,降低运输成本,切实让利于民。充分利用社有企业仓库、乡镇基层社、惠农服务中心以及自有经销网点等场所进行化肥储备,综合考虑减少存储成本和方便调运销售等因素,合理安排储备布局。根据需求,直接将化肥从县城调运到村级零售网点和种粮大户,甚至帮助种植大户从厂家直接订购货源,减少中间装卸、配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将减少成本让利于农民。

服务网络更健全。农资网络布局全面,才能真正方便农户。系统农资企业在依托原有配送中心和经营网点基础上,通过开设直营店、加盟店等开放办社形式,加快布局和拓展农资网点。同时,通过进一步健全农资配送体系,立足于农业生产及农户对化肥的多样化需求,通过团购优惠、订单销售、化整为零等方式,有针对性的提供“订单式”服务、“点对点”配送,将农资商品配送到田间地头,不断缩短与农户间的空间距离。

配套服务更优化。现在的化肥销售,不仅是要买得好,关键还要提供配套服务,近年来,各地农资经营企业积极拓展化肥供应相关配套业务,有的根据种植作物需求和土地特性,为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服务;有的组织有经验的种植专家为农户科普化肥施用科学方法;有的将化肥厂家用肥使用指南向购买者宣传讲解,积极引导农户更加科学、合理、精准、有效使用化肥,有效助推各地在春耕农业生产期间实现化肥减量不减效。




备春耕生产经验交流材料5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为确保春耕生产顺利推进,X新区组织“红色助力春耕,服务三农发展”活动,动员广大党员深入田间地头抢农时、助生产、强服务、扩宣传,示范带动群众提高耕种积极性,守牢粮食安全生产底线,扎实推进粮食生产工作,用党建品牌赋能中心城区“三农”工作。

第一,组织统筹“聚力”,当好春耕备耕“主心骨”

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坚持把抓好春耕备耕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对粮食种植、产业布局进行细化优化。区社会发展局牵头召开春耕备耕工作动员会,为春耕生产工作定调子、明路子,细化推进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全面部署各项工作。二是压实责任,纵深推进。采取“区级领导抓街道、街道干部联村、农技干部包片、村干部包组到户”的方式,将春耕生产任务细化到村、落实到人,积极引导群众抢抓农时、因地制宜做好春耕备耕。三是德法融治,凝聚合力。以网格为依托,开创纠纷快调快处新局面。建立健全“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的管理服务体系,大力推行警网融合并定期开展普法宣讲。针对春耕期间农村土地权属、土地承包、水源使用、债务纠纷、水资源纠纷等矛盾问题,整合动员司法、行政、社会等各方力量积极排查化解。

第二,支部引领“发力”,争做春耕备耕“贴心人”

一是组队伍、送服务。充分发挥党组织春耕备耕“一线指挥部”作用,积极整合驻村干部、科技特派员、“田秀才、土专家”等优秀人才资源,开展“送农资、送技术、送劳力”服务,让鲜红党旗在春耕一线高高飘扬。二是破难题、克险关。细化服务春耕生产措施,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制定有效应对灾害性天气预案,2025年以来,发布预警信息和安全提示10余条,积极指导帮助农户做好灾害性天气应对工作,确保春耕备耕安全平稳有序。三是强宣传、促春耕。各党支部党员志愿者、驻村干部及村“两委”组成宣传小队,通过进村入户和群众会等方式,宣传粮食安全和耕地地力补贴、农机作业与安全操作等知识,争做群众“贴心人”。

第三,党员下沉“增力”,织密春耕备耕“保障网”

一是严要求、做表率。动员广大党员走在前、当表率,结合开展“三抓三促”行动,成立党员先锋服务志愿队,开展“村村到、户户进、人人访”春耕备耕大走访活动,详细了解种子、化肥、农药等春耕物资储备、购买需求,积极做好物资调配供应工作。二是行其实、践其责。相关农口部门和各村(社区)党支部,把“主题党日”搬到“田间地头”,积极推行“代办帮办”服务机制,组织党员志愿者面对面解决农户需求,全方位护航春耕生产。三是重监管、强保障。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社会发展局等部门深入市场一线,以种子、农药、化肥等为重点全面排查风险隐患,从源头上保障人民群众农资产品消费安全,确保春耕生产有序进行。




备春耕生产经验交流材料6


今年以来,X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和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执行省、市保障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抓好春耕备耕是确保全年粮食稳产保供的关键一环,采取多项举措同步推进,全力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确保农业丰产丰收。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

一是明确生产任务。X县压实种植面积,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确保全县粮食播种面积23.83万亩以上(其中早稻2.8万亩、大豆0.96万亩、油料作物18.9万亩以上),粮食总产1.6亿斤以上,积极调优种植结构,因地制宜扩大特色旱粮作物如玉米、豆类、薯类等种植面积。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深刻落实粮食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职能部门合力落实的工作机制,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常委和副县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和乡镇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三是压实工作责任。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分解粮食种植任务,逐级压实责任,将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到田块。各乡(镇)切实用好责任包干、兜底种植、驻点帮扶、督促指导等有效工作机制,形成党政主责、大户主体、多方协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备春耕生产经验交流材料汇编(10篇)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